阿姆斯特朗与现代无线电技术

来源 :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sc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姆斯特朗是无线电领域的开拓者和创新者。他在反馈电路和振荡真空管电路方面的开拓性工作,标志着现代无线电技术的诞生。由于超外差电路、超反馈方面的贡献以及宽幅调频系统的发明,他成为现代无线电技术的创始人之一。
  1901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G.Marconi)用大功率的庞大天线向大西洋彼岸发出了不连贯的无线电报脉冲,实现了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随后,弗莱明(J.A.Fleming)、费森登(R.A.Fessenden)和德福雷斯特(L.De Forest)相继在连续传声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无线电广播技术中做出里程碑贡献的还有阿姆斯特朗(E.H.Armstrong)。他不仅利用三极管实现了放大器和发生器的双重功能,而且发明了超外差电路、超反馈电路以及宽幅调频系统,这使总统对国民演讲、宇航员与地面控制人员交谈、手机用户之间清晰而频繁地交流成为可能。
  早年经历
  阿姆斯特朗,1890年12月18日生于纽约州纽约市曼哈顿上城。在他9岁那年,因一次风湿热而染上了风湿性舞蹈病,为此父母让他整整休学两年。1904年,父亲从伦敦带回一本美国著名记者贝克(H.S.Baker)的作品《男孩的发明故事集》,书中叙述了1901年12月12日马可尼从英国康沃尔横跨大西洋传送莫尔斯电码到加拿大纽芬兰的惊人壮举,这激发了阿姆斯特朗的探索激情。
  阿姆斯特朗心目中的英雄是意大利的马可尼和英国的法拉第(M.Faraday)。马可尼并没有预见到现代无线电广播的前景,充满朝气而乐观的阿姆斯特朗决心把语言和音乐传送给全世界所有听众。
  无线电信号是在空中传递的电磁波,马可尼等无线电研究先驱们设计出了初级电路来产生和探测这些电磁波。阿姆斯特朗是个痴迷的无线电爱好者——在他房间里满是晶体、莱顿瓶、线圈、检波器和电容器等。为建天线,他沿河堤铺设了几千英尺的电线。他不分昼夜把耳机戴在头上,专注地接听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或者美国小岛基韦斯特发送来的电报信号,自己也给扬克斯市的朋友们敲击莫尔斯电码。阿姆斯特朗的生命轨迹从少年时代便可窥见一斑,后来他做了无数实验,在这些实验中试图做每个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先驱们的工作
  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是一位学识渊博、特立独行的人。他起初在普渡大学和宾夕法尼亚两部大学(后更名为匹兹堡大学)任职,后任职于美国气象局。他花了好几年时间来思考两个问题,并展开相关实验。第一,如何制造承载声音所需的高频振动的连续电波;第二,在接收端把这些高频电波转变成可以听见的声音时会产生什么结果。高频振动的连续电波于1906年由费森登的合作者施泰因梅茨(C.P.Steinmetz)和亚历山德松(E.Alexanderson)具体实现。同年,费森登使用外差法把高频电波转换成低音频,在布兰特罗克镇电台播放了圣诞歌曲《平安夜》,并通过高频无线电载波把声音传送出去,这是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间进行的第一次音乐和人声的无线电广播。
  同样在1906年,德福雷斯特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具创造性的成就,即在电子管中添加了一段被弯成“之”字形的金属线,德福雷斯特称之为“栅极”。“栅极”上只需一点微弱的信号便能控制更强大的电子流在正、负极间流过。德福雷斯特称这种改进后的电子管为三极真空电子管。三极真空电子管虽然只是稍微改善了无线电接收器里发出的声音,却为现代电子学、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播下了种子。到1912年为止,99.9%的无线电通讯依旧是采用电报接触式发送器、检波器或磁性检波器来传送,直到1940年代晶体管的出现,三极真空管才成为所有电子设备的“核”。
  黄金岁月
  1909年,阿姆斯特朗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习。哥伦比亚大学有几位老师很欣赏他那种充满理智的固执创见。发明家浦品(M.Pupin)和阿伦特(M.Arendt)教授都意识到阿姆斯特朗知道的比他们自己要多,并鼓励他继续探索下去。1912年8月,阿姆斯特朗在佛蒙特州的一座山上产生突破性想法。“无线电的基本原理是‘只要有高频振荡,电路频率就可以调谐’,阿姆斯特朗的这个想法正是受到这一原理的启发而形成的。”他急忙赶回家,探究如果通过感应的方法调谐三极管的板极电路,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他的妹妹埃塞尔·阿姆斯特朗(Aesir Armstrong)回忆了发生在1912年9月22日晚上的事:“妈妈、爸爸和朋友们玩牌去了,我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突然霍华德拿着一个小盒子冲进了我的房间,他在屋里蹦来蹦去地大声叫着:‘我成功了!我成功了!’”他让埃塞尔通过耳机聆听,电码声响亮而又清晰。他改造的电路使电子一秒钟来回穿梭好几千次,把信号强度提高了几百倍,对于微弱信号来说有1000倍。他用一个很小的天线来演示是怎样从太平洋海岸的海军海岸电台和爱尔兰的马可尼电台接收到可靠信号而不戴耳机就能听到被扬声器放大的声音的。
  可是当声音放大到一定程度时,电码声就会消失。“……是一种嘶嘶的声音,不可否认的是,那是同一个电台,从那声音仅通过特有的振荡传送以及传送的信息来看又是可识别的。”这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它并不是一种干扰,这嘶嘶声来自于设备本身。阿姆斯特朗决心要和这种全新的现象较量一番。回到实验室,他有了更多的时间使用仪器。几个月后,他确定自己已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实用操作领域。除了放大功能以外,三极管开始自激振荡,这意味着产生了高频无线电波。那嘶嘶的声音标志着设备系统从简单的放大声音进展到无线电电路自身产生能传送声音的连续性电磁波,这是之前的发电机所做不到的。他现在拥有的这个三极管,不仅可以作为无线电波的检波器和放大器,关键的是还可以作为无线电波发生器。这是一个简单的回路,可以用来替代马可尼那笨拙的冒着火花的发电机和费森登又大又重的交流发电机。虽然还有许多需要改进,但他的第一位传记作者莱辛(L.Lessing)认为:“随着这种具有双重作用的电路出现,现代无线电技术由此诞生了。”
其他文献
本文着重指出密码设计中的常见安全隐患,阐明即使强中密算法,也可以采取绕过算法及利用设计、实现和设备上的羝错使算法失败;描述针地通行字、硬件、信任模型、故障恢复系统和用
[本刊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立东教授等利用硒化锡独有的特殊电子能带结构和多谷效应,大幅提高其在300~773开宽温区范围内的热电性能,硒化锡在新能源领域的实际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相关研究成果2015年11月26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热电转换技术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直接将热能与电能进行相互转换
通过对民国期刊中力学类论文的总体情况、所在期刊的分布特征及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做简要统计,并从期刊发文量、创刊时间、发刊地区、内容主题四个方面对民国期刊中力学类论文
期刊
<正>当我们身处异地他乡,难免要学会几句方言或外语,才能和当地人搭话。好在语言不通的时候可以借助手势或者图画表明意思。但要是我们进入了大脑,那怎么跟这里的主人——神
关键词:《科学》 战争 战争与科学 科学救国  百年前,《科学》诞生之际,正值欧战爆发。创办《科学》的留美学生,发刊“战争号”,论述科学与战争的关系,他们的视野宽泛,最终目标依然在于“科学救国”。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立即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事,自然也成为中国留美学生学业之外的焦点。战争爆发仅仅几日之后的8月5日,胡适日记即有《记欧洲大战祸》的记载。此时正筹备创刊的《科学》,作为当日
期刊
杜亚泉的学行和志业留在了商务印书馆,留在了近代中国,成为中国人走出中世纪历程中一份十分珍贵的学思资源。  杜亚泉生于1873年,卒于1933年,活了整整60个春秋。在中国近代史上,这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动荡年代。在这个年代里,杜亚泉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论,但他是那个时代最清醒的智者之一,他知道沉沦中的中国最缺乏什么,最需要什么,并在“最缺乏”与“最需要”中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为
法国:实验科学的复兴与启蒙运动 法国全称为法兰西,即法兰克人的王国。法兰克人属于日耳曼人的一支,公元4世纪初他们以联邦成员的身份定居于罗马帝国境内的高卢东北一隅。克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