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好奇心理,推动“悦读”教学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e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切都在发生巨大的变迁。21世纪以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我国政府把科教兴国战略列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基本国策之一。素质教育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国民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水平。而阅读,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中,对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
  中学生阅读悦读素质教育阅读,即是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基础上,从客观世界提取获得新的知识的过程。阅读,不仅仅是麻木地看着那些文字,而要经过大脑的加工,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构筑新的知识塔,挖掘未知世界内部的意义,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为此,利用中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理,提倡“悦读”教学,培养中学生语言文学的素质,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关系重大。
  一、“悦读”的教育背景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留下了无数的古籍名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瑰宝。古诗的语言精炼、含蓄,唯有经过反复阅读、推敲,才能真正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意蕴。如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诗的内容简单明了,深刻抒发了诗人久别还乡时的内心感受。终于要回到无数个日夜都在思念着的故乡,心里非常复杂。高兴?激动?迫切?还是不安?这简简单单的20个字,不仅交代了写作背景,还把近乡时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临近家乡,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天灾人祸,是祸是福,吉凶未知,诗人心中的“怯”更为凝重,才有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真实而自然的感觉。
  阅读旨在提高效率,培养阅读习惯,营造读书氛围,不断吸收人类先进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获得自学能力,学会终身学习。阅读,不仅让我们得以传承古典文献的先进思想和文化成果,更是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有效途径。在阅读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得以全方面地发展,提升了综合素质,突显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具有重大意义。
  网络技术带来的时代大变革,使得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变得尤为重要。网络时代,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的强烈冲击,逐渐使一些中国古典文化被替代,甚至,有的古典文化已经淡出我们的视野,变得岌岌可危。当下的中学生对“名著”越来越“无动于衷”,武侠奇幻小说、漫画、流行杂志才是他们眼中的“瑰宝”,阅读古典名著,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折磨。即使是老师、家长们要求,学生也不愿意。
  作为教师,完全有义务积极地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还要培养学生的“悦读”兴趣。悦者,喜爱也。韩非子在《五蠹》中提到:“而民悦之,使王天下。”“悦”即作“喜爱”解。“悦读”,喜爱阅读也。让学生喜爱阅读,积极主动地阅读,形成喜爱阅读的习惯。唯有发自内心的那份真实渴求,学生才会有无穷的动力去阅读,去掌握新的知识,探索未知的世界。
  以下是笔者对清远市某校高中部部分学生关于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数据:受客观条件限制,本次调查并不完善,仅调查特定学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多选题)。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120名学生,大部分都忽略了对文学名著的品读,而对卡通漫画和网络小说有较大的阅读兴趣。尽管比较粗略,但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我国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正确的导向,对文学著作不够重视。
  因此,积极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尤其是培养学生的“悦读”兴趣,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传承五千年历史积淀的文化经典,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悦读”的素质培养
  就国家而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理念。其中的“高中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列有20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包括《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谈美书简》《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尼·葛朗台》《匹克威克外传》《复活》《普希金诗选》《老人与海》《泰戈尔诗选》等。因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悦读”环境,就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进行古代文化与文明的探索式“悦读”,激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浓厚兴趣。《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经典语录流传千古,比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但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还传授了为人处事的正确态度。当我们有贵客光临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总是脱口而出。
  又如,教师在进行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的教学前,可以进行这样一种提问:“许多同学都知道古代女性是要裹小脚的,还有一些文人写过很多关于‘三寸金莲’的作品,那么大家知道‘三寸金莲’是从哪里来的吗?”从“三寸金莲”导入,然后探索“亡国之君”李煜的生平(包括他推动的女性裹小脚的运动)、思想、作品风格等,让学生始终带着探索的意识和猎奇的心理,完成整个教学内容。
  其次,进行西方文学与文化的猎奇式教学。教学者要改进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变“教本位”为“学本位”,不再一味地“传经诵道”,独自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要让下面的学生主动探索,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自由地畅所欲言,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各自的观点,活跃课堂氛围。在阅读后进行分享,在分享中成长,才有动力继续进行阅读。
  例如,在进行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提前收集关于19世纪法国社会的人文风情,尤其是贵族妇女的典型装束、舞会习俗等,揭示法国“浪漫之国”的文化韵味,以及在这种文化潮流遮蔽下的贫困和等级制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空间,加强了人文素质的教育。   可见,找准课程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悦读”兴趣,是改变应试教育的枯燥性、繁琐性和强迫性的关键。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三、“悦读”教学的意义
  自科举制形成后,中国就形成了学而优则仕传统。“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成为古代读书人的必然选择。虽然科举制早已废除,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仍然在持续着,演变为“应试教育”。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以考试为目标,为了升学考试而读书!传统的教育理念早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于是,素质教育应运而生。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到:“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对教学者而言,责任更是重大。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引领祖国未来的花朵成长的导师。以学生的兴趣为选择教学内容的标准。如果教师传授的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形式呆板,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只会遭到学生的排斥,更不用说引导学生的阅读了。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而又符合客观实际,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喜爱阅读。
  教育部指定中学生必读的书目,无一不是古今中外闻名的经典著作。是文学史上的宝贵精华,需要人类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强制性地要求高中生仔细地阅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由学校教育完成。而应该靠自我。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处于21世纪,终身教育是必须的。只有在不断的阅读中学习,在阅读中思考,及时获得新的知识,完善自身技能,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大流中生存,走在时代潮流的前端。
  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悦读”兴趣,才能充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深化我国的“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培育出新世纪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外,国家还应尽可能地为广大学子创造更为广泛的阅读环境。如:兴建更多的图书馆,提供优秀的文学著作;加大教育经费支出,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扩大学术奖励,鼓励广大学者创作更为优秀的作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等。
  总之,要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注入新的血脉,新的力量,就必须抓好学生的阅读。积极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文学著作,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悦读”兴趣,深化教育改革。这是时代赋予国家和教育者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金振邦.文章解读论[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郭守运.《大学语文》与高校和谐人文环境关系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08,(4).
  [3]李明伟.浅析高中语文阅读的拓展[N].科学导报,2010-05-03.
  [4]黄建中.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其他文献
近日,富士施乐打印机新品全国巡展在成都正式启动。市场热销的“畅打神器”、最新上市的“畅打神器无线版”以及“无线彩打王”等系列产品悉数亮相。“皱纸打印”、“无线打印
[摘要]:多媒体教学有利有弊,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对各种教学手段进行优化组合,以充分发挥其效能,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合理使用 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应用于化学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因此,我们要合理运用好这一先进的教学辅助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处于被忽略的境地。为落实好这一教学环节,可采用多种方法强化落实这一环节。教学实践证明,互批、精批、自批、反思四步骤是行之有效的强化落实办法,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作文批改互批精批自批反思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就一直存在着重写作轻批改的现象,众所周知,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其质量直接反映语文教师的教
当前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学校教育,电脑网络的运用拓宽了知识获得的途径,必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网络环境自主学习学习模式2001年,国家教育部提出要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在随后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压力日渐增大,各种心理问题也逐步暴露,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心理学,在语文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方面对传统语文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教育的三种途径。  健康的心理是人生幸福之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对青少年日后的成长发展与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中学阶段是人生重要的心理发育时期,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