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240例慢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社会技能训练,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 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会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根据每一个患者的精神症状加以对症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病情,促进患者自力能力的提高,确保患者的快速康复。
  【关键词】 社会技能训练;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康复;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01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15-02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长期住院生活,常常会表现为生活懒散、木然、眼神发呆、情感淡漠,多数情况下被动参加康复活动,饮食上存在着被动控制,导致体重增加,长期下去,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若是出院,很难适应现在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为此,在这里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1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240例慢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均源于我院2012年1月到21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240例患者,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5岁,男126例,女1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②患者均反复住院;③病程8年以上;④自知力丧失、不伴有严重的躯体性疾病和其他精神障碍,检查被动合作。
  1.3 研究方法 以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240例慢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社会技能训练,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
  1.4 药物治疗 采用利培酮治疗,每日1次或每日2次,起始剂量1-2mg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逐渐将剂量加大到每日1-2mg,第2周内可逐渐加量到每日4-6mg,此后可维持此剂量不变或根据个人情况进一步调整,一般情况下最适剂量为每日2-6mg,每日剂量一般不超过10mg。
  1.5 社会技能训练的应用 患者均由床位医生和康复员按照生活技能逐渐训练:①训练方法,对患者分组集体训练,各组10人,每周训练3课,一次60-90分钟;②训练内容:工具性日常生活的训练、躯体生活自理训练、管弦乐队音乐治疗、日托训练等;③入组1年后对患者随访,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科学评价;④实施过程:在训练前,对患者病情做出全面的评估,并且与患者家属签订协议书,给患者科学安排正规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职业治疗;对患者各种资料进行了解,根据患者家属意见,年龄,合理组织躯体功能训练,文娱活动训练和工作劳动习惯训练,指导患者自己吃药、做家务、行走、梳头、购物、打电话或者是处理钱财,以提升患者正常的生活能力;在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次对患者病情加以评估,并且对患者进行精神健康知识宣教,在护士的指导下,由家属办理离职,签订知情同意书;让患者在会客时多与其他患者家属接触,定期开展一次家属心理教育和干预措施,以减少患者精神分裂症的复发,通过指导家属的配合,提升治疗效果,不仅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而且为患者尽早回归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1.5 监测指标 行走、打电话、洗澡、购物、服药、使用交通工具、做家务;焦虑忧郁、思维障碍、缺乏活力、激惹性。
  1.6 评分标准 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为标准,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给予评定,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一是躯体生活自理表。
  1.7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是X2检验,计量资料用χ ±s来表示,方法为t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0.05。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兩组患者治疗前后ADL量平均分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ADL量表平均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ADL量表平均分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ADL量表平均分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PRS评分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BPR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BPRS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ADL量表平均分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3。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旧不明确,患者由于长期住院生活,常常会表现为生活懒散、木然、眼神发呆、情感淡漠,多数情况上被动参加康复活动,饮食上存在着被动控制,导致体重增加,长期下去,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若是出院,很难适应现在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若是不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患者的生活能力自然下降,社会功能接着受到损害,从而影响到患者的回归,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虽然药物治疗十分重要,但是却只是其中一部分,而精神病患者的疾病原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心理因素、社会环境等,而通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患者精神疾病症状的改善,提高患者在情感、人际交往、个人卫生方面的处理能力,防止患者精神的衰退,增强患者家庭和社会适应能力,比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社会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治疗有效率达95.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有79.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了社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有效作用,同时,这也与吴建杰,王晓珺等在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技能训练效果评价中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总而言之,社会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根据每一个患者的精神症状加以对症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病情,促进患者自力能力的提高,确保患者的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 樊献丽,李晋华,刘世兴.两种技能训练程式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2,23:2906-2907+2932.
  [2] 吴建杰,段媛卿,张建萍,张俊江,张佩燕,王晓珺.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技能训练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9,03:214-216.
  [3] 康建华,张帆.社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0,08:1488-1490+1506.
  [4] 吴建杰,段媛卿,张建萍,张俊江,张佩燕,王晓珺.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技能训练效果评价[A].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全国精神疾病新进展高级论坛资料汇编[C].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2009.6.
  [5] 王妙妙,周玉英,丁皎,陈洁.开放式管理及社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J].中国康复,2012,03:232-234.
  [6] 杨秋兰,侯峰,李荣琴.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4,09:1632-1634.
  [7] 郑文领,徐文惠.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生活技能训练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05:1077-1078.
其他文献
【摘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中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预后较差,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且疗效不一[1],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气促,劳动耐力下降。我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于2009年至2012年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63例,取得很好疗效。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63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56至83岁。由高血压心脏病引起者2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 给予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3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规临床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等,观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等。 结果 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后,显效16例,有效13例,死亡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3.3%。 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系统优质
【摘要】目的归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从脾论治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52例住院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中药归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4.6%,有效率57.7%;对照组显效率30.7%,有效率46.2%,治疗组改善胃纳差、乏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及减轻胸闷、气促、水肿等心衰症状总
期刊
【关键词】 结核病控制项目;经济效益  1 项目背景  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结核病控制项目,下拨项目资金,引导各地配套结核病防治经费,推动各地实施DOTS策略,实现“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目标,整体促进结核病防治工作。本文对十年来盐城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的投入情况与结核病防治工作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投入后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探索
【摘要】 目的 探讨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UrRBP)了解肾脏病患者肾小管功能是否有损害以及其在肾脏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应用ELISA法对正常对照组和不同肾脏病组进行UrRBP测定。 结果 肾脏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各肾脏病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通过对UrRBP的测定,发现其结果与肾小管损害程度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也说明在临床早期进行UrRBP检测
目的:观察载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酰乙酸(HRZ/PLGA)涂层的自体髂骨修复兔脊柱结核骨缺损的病理学特点,以及材料对外周脏器的组织毒性.方法:将60只新西兰兔脊柱结核模
人参的使用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具有十分悠久的药用历史,对多种疾病均有疗效.人参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肿瘤、增强人体免疫力、保护心脑血管的健康、抗衰老等多重作用.人参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