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制度自信的理解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xu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继十八大提出制度自信以来,我国又相继提出了重视顶层设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路,越来越重视制度建设。因此,本文将在探讨制度自信的基本内涵、意义和来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制度自信建设的阻碍因素,并提出提升我国制度自信的对策,以期能改善我国的制度建设,充分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自信。
  关键词 制度 制度自信 来源
  作者简介:陈露,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7-157-02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依法治国,制度建设对我国发展越来越重要,其中制度自信又对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不得不提升制度自信,从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制度自信概述
  (一)制度自信的基本内涵
  制度自信是一种客观内容和主观感觉的复合体,其中制度是客观内容,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而自信则是一种主观感觉,即一种积极肯定的心理状态。
  总之,从整体来看,制度自信是社会群体对自身制度绩效进行的一种积极评价。 它主要取决于客观的制度绩效与主观的制度评价两个方面的因素。因此,制度自信建设既要重视制度绩效又要重视社会群体的心理感觉。
  (二)制度自信的意义
  制度自信既具有重要的国内意义,又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化解社会矛盾,迎接挑战。随着全球治理的不断深化,各国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化,社会矛盾和社会挑战也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因此,制度自信有利于人们形成对社会矛盾和挑战的正确认知,并勇敢地接受挑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迎接挑战。
  2.加强制度认同,实现社会整合。制度自信有利于人们形成对制度的强烈认同,进而积极主动地遵守制度,这就有利于实现社会整合,更好地凝聚社会力量,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3.达成共识,促进社会变革。制度自信是相对于制度他信所说的,只有对自己国家的制度怀有信心,在面对改革时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更好地达成共识,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变革。中国目前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时期,所以,制度自信至关重要。
  4.矫正崇洋心理。这主要是针对当前的中国来说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乏有很多人具有崇洋心理,认为外国的制度都是好的,外国的制度优于本国的制度,对此,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国家都具有自己特殊的国情,每种制度都有自己产生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因此,制度自信对于矫正这种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5.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制度自信有利于一个国家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并使国际社会增强对该国家的信心,从而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二、制度自信的来源分析
  制度自信既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制度自信的来源是什么?从总体上来看,制度自信来源于制度绩效、制度合法性和制度比较。具体来说,主要是:
  1.制度绩效。一项制度要想得到社会群体的认同,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制度绩效。制度绩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的经济绩效。制度能够合理地分配资源,实现机会平等、程序平等和结果平等等,而且制度能够建立并维持一种良好的市场秩序,能够有效引导市场经济的发展,防止市场失灵,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使每个个体都能得到经济上的利益。二是制度的政治绩效。制度能够实现民主参与,不论是参与的广度还是参与的深度都能够得到保障,而且制度要处理好权利与权力的关系,能够规范权力的行使,充分保障人们的权利,实现依法治国。此外,制度绩效还包括制度创新,制度能够顺应制度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总之,制度绩效就是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并带来一定的绩效。例如,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等就是一种制度绩效的体现。
  2.制度合法性。制度合法性主要是关于社会成员对制度忠诚的问题,制度能够得到人们的心理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制度自信。需要注意的是制度合法性不仅仅是合法律性,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内化的结果,人们自觉地认可并拥护一项制度。这也解释了当代西方一些国家实行高社会福利的原因,只有实行社会福利,才能够平衡社会利益和阶层利益,才能够使更多的人拥护社会制度。这也充分印证了制度自信是客观内容与主观感觉的一种复合体。因此,制度合法性也是制度自信的一项重要来源。
  3.制度比较。一项制度的优劣可以通过制度对比来体现,通过比较之后人们才会看出自己国家制度的优劣,才能够增强制度自信。制度比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的历时性比较。通过将一项制度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人们能够在对比中增强制度自信。例如,行政审批制度,过去行政审批程序繁杂,现在行政审批程序相对合理,国家通过简政放权,使人们办事效率越来越高,这就是一种制度的进步,是一种制度自信的来源。二是制度的共时性比较。通过对比历史背景和基本国情相似的国家之间的制度,能够增强制度自信。例如,中国和印度的对比,中国在经济规模、外贸总额、原油产量和发电量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就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制度自信。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比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时应该将发展中国家的当前阶段与发达国家的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进行对比,否则,就不具有可比性。
  综上所述,制度自信即源于制度绩效、制度合法性,又源于制度比较。因此,我们不得不在这几个方面加强制度自信建设。
  三、中国制度自信建设的阻碍因素
  既然制度自信建设对一国的制度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阻碍我国制度自信的因素就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些因素主要有:
  1.制度自身的因素。当前我国的制度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领域的制度尚不健全。例如,在经济领域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处理,生活中出现了区域不协调、城乡二元体制和阶层收入差距悬殊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就是在政治领域中的权力滥用问题,很多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腐败,危害社会,这就需要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从而使权力的行使规范化、科学化和透明化。总之,我国目前制度自身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制度自信建设。   2.制度环境的因素。阿尔蒙德等人指出“如果我们要对政治作出合理判断,就必须把政治制度置于其周围环境之中,看出这些环境如何对政治选择施加限制,又如何给政治选择提供机会。” 由此可见,阿尔蒙德等注重制度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而目前中国随着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制度建设有些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影响着制度自信的提升。此外,由于不同的国家制度之间的竞争,导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总是以人权等为借口批评中国的制度,影响中国的制度自信。
  3.制度实施的因素。一项好的制度只有得到有效执行才能够带来绩效,如果只是一味地注重制度设计而不注重制度执行,就会使制度成为空头文件。目前中国在制度建设方面明显存在着制度制定与制度实施之间的脱节,很多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只是被选择性执行,并没有完全贯彻实施,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影响制度自信的提升。而且如果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会影响制度的权威性,致使制度只是成为一种形式,并没有实际效力,这又会影响制度的合法性建设,进而影响制度自信。
  总之,影响当前中国制度自信建设的阻碍因素既有制度自身的内在因素,也有制度环境和制度实施等外在因素,需要我们加强对这几个方面的建设。
  四、增强中国制度自信的路径分析
  当前我国制度自信建设存在的这些阻碍因素,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那么我们不得不加强制度自信建设。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对策:
  1.重视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针对当前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我国要加强制度建设,在各个领域中完善相关制度,尤其是要规范权力的行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专题研究部署依法治国为我国加强制度治国、法律治国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要重视制度的顶层设计,完善各领域中的各项制度。
  2.加强制度创新,适时地进行制度变革。制度要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相适应,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地进行制度变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目标就是一种制度改革的方式,只有及时地进行制度创新,才能更好地处理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问题,才能够加强制度绩效和制度竞争力,从而增强制度自信。而且制度创新既要重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又要重视自下而上的基层推动,实现制度创新的双向互动。
  3.提高制度执行力,保障各项制度得到有效实施。针对上文中存在的制度制定与制度实施相脱节的问题,要提升制度执行力,既要重视制度的制定,又要重视制度的执行与反馈,监督各项制度的实施情况,确保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我国当前正在加强的行政问责机制建设就是一种确保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方式,对此,必须使这种监督机制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强制度绩效和制度合法性,从而增强制度自信。
  4.重视制度合法性建设,提高制度认同度。我国当前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国富民穷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而且,即使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导致人均国民收入并不是很高,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合理的分配制度,使人们基本的经济利益得到满足,从而自觉认可并拥护国家相关制度,提高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此外,针对西方国家的恶意批评,要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树立正确的认知,从而提升制度自信。
  综上所述,加强我国的制度自信建设,既需要加强制度自身的建设,又需要提高制度执行力和认同度。
  五、结论
  制度自信对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针对我国当前制度自信建设存在的阻碍因素,我们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制度创新、提高制度执行力和认同度等增强制度自信,从而促进我国的制度建设,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早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高奇琦.制度自信与中国比较政治学体系的构建.江淮论坛.2015(2).55-62 74 193.
  张明军、易承志.制度绩效: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核心要素.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6).79-86.
  参考文献:
  [1]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本刊记者.谈中国的制度自信与话语自信——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维为.思想教育研究.2013(3).
其他文献
在25±0.1℃,I=0.1mol·dm-3KNO3条件下,采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新型配体,N,N′-二-(2′-羟基)苄基-乙二胺(BEDA)和N,N′-二-(2′-羟基)苄基-二乙烯基三胺(BDTA)的质子化常数以及它们与Cu(Ⅱ)离子的配位平衡常数,并进一步求得了配合物Cu-BEDA和Cu-BDTA中酚羟
我国刑法对故意犯罪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对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并未单列条文,逐条予以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区分直接故意犯罪、间接故意犯罪以及过失犯罪三者之间的层级关系,
[摘 要]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既是我们进行汉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当前进行汉语课程改革的难点。因此,要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口语交际环境,让学生敢说,爱说,逐步培养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情趣 和谐 先听后说 以听促说 语言能力    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偏远农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不好,接触汉语的机会很少,口头表达时生怕说错,被
三峡升船机为齿轮齿条爬升全平衡式垂直升船机,主要由上游引航道、上闸首、船厢室段、下闸首、下游引航道等组成。三峡升船机是目前世界上提升高度最大的升船机,最大提升高度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人们掌握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而先进的技术手段一旦被不法犯罪分子所利用,其所造成的威胁是无法预见的,这时候就需要警务人员与警犬的密切配合。文章从警犬在警务实战中的运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优化运用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对警务工作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警犬;警务工作;实战运用  中图分类号:D6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
摘要:本文结合基层检察院开展普法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对廉洁校园文化建设作出阐述。  关键词:廉洁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目的;培植方式;效果  中图分类号:D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2-0171-02  作者简介:李艳明(1972-),吉林长春人,长春市绿园区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检察部干部。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经历一个渐进的、积累的过程。同样,廉洁为人、廉洁为官
[摘要]目的:探讨城乡差异及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己编制的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分析。结果: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相比对大学有更好的适应性。结论:独生子女对大学生学校适应有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独生子女 大学生 学校适应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136
摘 要 从法律的角度看,人民大会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选任领导人、立法等国家重要权力,但人民大会的权力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受到多重因素的限制。而由于人民大会制度发端于王政时期,于帝国时期影响力有所衰落,因此本文选择罗马共和国时期较为成熟的人民大会制度进行其权力限制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 罗马共和国 人民大会 权力限制  作者简介:钟原,武汉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033 文
摘要:汽车作为现在最普遍的代步工具,越来越多的进入了各个家庭。作为承载汽车的交通枢纽公路却跟不上汽车数量增加的步伐,在加上一些司机的意识达不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速驾驶等等,使得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从而也引发了一系列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纠纷案件。而作为唯一能够为案件定性的法医学临床检验分析就成了重中之重。它不但能够为案件定性,同时也是交通事故损伤结果最直接的证据。  关键词:交通事故
福建省童子岩组含煤岩系的上部及下部常发育有一组滑脱断层,它常常造成地层缺失,并在其滑动断裂带上残留下岩块,这就是所谓的“滑动残留岩体”。通过分析“滑动残留岩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