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特殊的辩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wudai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学期我任教赣榆县青口镇黄海路小学六(2)班语文,兼班主任。对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我来讲已全然不陌生了。即将面对几十张新的面孔,给予我更多的是喜悦。 开学第一天,我和往常一样,迈着轻快的步子进了教室,教室里出奇的安静,几十双充满好奇与新鲜感的眼睛看着我。我看看这个也可爱,看看那个也喜欢。环视之后,我兴致勃勃地做了自我介绍,我自以为水平发挥得不错,话音一落我便等着学生们的掌声,我想“掌声不大热烈至少也有个小热烈吧。”谁知一瓢冷水泼了我一个透心凉,学生们无动于衷,一双双眼睛仍旧出神地盯视着我,顿时我有一种被人当作猴看的感觉,一种无以言状的痛触涌上心头,直觉告诉我——这个班的学生难缠。 果不其然,下午第二节课,我还没进教室,老远就听到教室里声音嘈杂,仿佛很热闹。我三步并作两步快步走进教室,一眼看到教室西南角拥着一堆学生。我在讲台前默默地站了足足3分钟,学生才稀稀拉拉地各自退回去。一个女生哭着告诉我,她过生日时舅舅送的电子手表刚刚丢了,我的精神猛一抖搂,一个念头立刻产生——机会来了!十几年班主任的磨砺已练就了我的“火眼金睛”,侦破工作马上展开。我仍然用沉默的方式静场,待学生鸦雀无声的时候,我说:“同学们相信我能将电子表找到吗?”教室里仍然安静。我接着说:“如果相信我,就请同学们保持现在这样的安静。另外,如果在找电子表过程中需要谁发言或需要谁帮助搜查,请你主动点。如果同学们愿意配合请继续保持沉默。”我首先询问了女孩的名字,她说她叫仲妮(注:学生真名略去,用化名表示),接着我请她叙述她丢电子表的前后情况。仲妮说:“下课时,我同位和前面位上的两个同学拿着我的电子表玩,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按响上音乐。上课铃一打响,最后玩的王楠同学将手表给了我,我顺手将手表放到了桌洞里。我坐下后一摸没摸到,我到处找。”呜呜……她哭了起来。我马上说:“这么短的时间不可能丢呀!你再找找。”她又找了一遍没找到。我接着说:“不要哭,丢手表前后有人出去过吗?”她说:“别人围着,我没看见。”我问坐在门口的学生。他说:“上课铃一打学生都进来了,听到她手表丢了大家都过去看,没有人出去。”我想:“还好,手表没有转移。”我又问那女孩:“玩你手表的还有别人吗?”她说:“还有两个男生唐兵和张涛。”排除了那两个男生唐兵和张涛后,我让班长刘明搜三个男同学的书包和桌洞。当班长搜到学生吴亮的桌洞时,班长磨蹭了一会,脸有些不自然。我马上意识到有戏,就问“搜到了吗?”班长答:“没有。”我让班长起来,我从桌洞里拿出了一个废纸袋,袋里露出了手表的一角,那女生惊喜地说:“我的手表,我的!”我将手表给了那个女生辨认后说:“你能确认吗?”女生说:“表上有我刻的记号”。我松了一口气说:“吴亮是你拿的吗?请你讲讲为什么要拿人家的手表?”吴亮说:“我没偷。”抑制不住兴奋的我马上说:“铁证如山,在证据面前你怎能狡辩?要知错就改!”吴亮坚持说:“不是我偷的。”不知是我语气太强硬了还是什么原因,唿地站起来一个学生,他很不客气地说:“老师,你太武断了!我认为不是吴亮,而是仲妮的同桌李娜。”我马上来了兴趣问:“你叫什么名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答:“我叫王强。我认为偷电子表的是李娜,因为吴亮和王楠坐在仲妮的前排,上课铃响时王楠将电子表给了仲妮就上位了。仲妮把电子表放在桌洞里后就坐位上等待上课,这时她同桌李娜悄悄地将手伸过去把电子表拿走了。”我紧接着问“那手表怎么会在吴亮的桌洞里翻到呢?”王强说:“在班长刘明搜书包的时候,李娜将手表给了班长,班长在搜桌洞时,将手表送到吴亮的桌洞里”。我问:“为什么班长会这样做呢?”王强说:“平时班长和李娜关系很好。”班长马上辩解:“我没有,我没有。”吴亮低着的头马上高昂起来说:“老师,不是我偷的,王强说的对。”邻座的一个女生站起来说:“班长搜书包时手里什么也没拿,我看得一清二楚。”王强说:“只有李娜有时间。”后来又有几个学生旁证。通过察颜观色、调查和分析,我断定吴亮就是偷手表的人。我总结说:“拿手表的一定是吴亮我有三条理由:①打上课铃时,只有他们三个人围在仲妮桌边玩电子表。②班长搜书包时我就站在他身边,他手里什么也没拿,我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不可能将手表装到吴亮的废纸袋里,另外他完全没有必要将电子表装在废纸袋里,他可以说没搜到,一句话了事。③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电子表是在吴亮的废纸袋里搜到的。”我接着说:“同学们说我说的对吗?认为对的请举手!”举手的人了了无几,又是沉默,我多么需要学生支持呀!我的心里堵得实在难受,头翁的一下,大脑一片空白。定了定神之后,我强压怒火问班长:“刘明,你是一班之长,你认为老师说的对吗?”刘明涨红了脸不说话。我问吴亮:“你认为老师说的对吗?”吴亮少了那么些理直气壮,无力地说:“不是我。”王强还要为吴亮辩解,肺都快气炸了的我再也忍受不住了!压低声音阻止了他。 为了让吴亮彻底认输,我走出教室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我换了一张笑脸走进教室,为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起《花瓶碎了》、《负荆请罪》的故事,紧张的气氛慢慢淡出了课堂。接着我趁热打铁,用应珍视同学之间的友谊去打动吴亮,终于情感的钥匙打动了吴亮。他承认并讲了偷的经过:“王楠将电子表放到仲妮桌洞时,电子表正好在桌洞边上,那时我正趴在王楠身上,我说了一句‘老师来了’他们向窗外看时我一伸手就将电子表拿走了。” 不知是谁带头鼓的掌,这次我听到的掌声是那么持久,那么热烈。是对吴亮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表扬,还是对我能言善断的嘉奖?但愿二者都有吧!唉!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简单了,教师若没有个三拳两脚,要够呛! 事情并没有完,我将班长、吴亮、王强分别叫到办公室谈话。 我单口直入地问班长:“你为什么发现废纸袋里的手表,而不将它拿出来呢?你身为班长,为什么在老师最需要你支持时而沉默不语呢?”刘明说:“我怕他报复。”我说:“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德才兼备,有德无才还可用,有才无德是万万不可用的,请你三思而后行……” 我对王强说:“你的辩才令老师佩服,但你在事实面前仍然狡辩的过错老师不赞同,如果你能既尊重事实又能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你以后会成为一名令人尊敬的法官……” 我对吴亮说:“你自尊心很强,但要自尊首先要自律、自爱。
  作者简介: 叶景户,男,40岁,本科。赣榆县青口镇黄海路小学,语文。市骨干教师、县教学先进个人、赣榆县文明人。
其他文献
一、原文: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
摘要: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也应当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他们对现行的阅读测试题感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阅读能力的核心元素是理解。面对学生阅读的现状,当前迫在眉睫的并不是“进一步强化”阅读能力的考查,而是首先要淡化考查,要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接受阅读的熏陶,使阅读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小学阅读 测评 调查分析  现行的语文高考试卷,阅读测试已经占据了显著的版面。有专家评说,在
摘要: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助于更快、更好地提升听说读写能力。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所谓习惯,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经过长期坚持而最终自动化的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一旦养成,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繁重的学习将会转换成一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内在需要。  关键词: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 培养  语文的学习,并不仅是写会几
【摘要】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现状来看,学习的效益不高这是为什么?笔者认为:若解此惑,须对学生的  语文学习心理做出正确的心理诊断和深入剖析,"对症下药",从而采取正确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 心理障碍和谐环境  一、学习心理障碍分析  所谓心理障碍,是指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及其倾向,也就是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异常表现。语文学习  的心理障碍主要是识记、阅读、写作学习困难。他们不能把印在书上的符号,
摘要: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情境教学可以有效的实现这一目标。为此,本人就如何巧设教学情境,让小学品德课教学绽放新的精彩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了几点个总结的教学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 教学情境 创设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学生的内在需求是促使他们主动学习
摘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和提高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通过多年的教学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的积累,拟就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分层教学  在一个教学班,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个性素质的不同,从而决定了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结果也不相同,便形成了“好、中、差”三类生,后者在学习中出现困难,通称为“学困生”。  一
语文教学一般就是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其中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位比是很重的,测试时分值比例也很高。因此搞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水平,变得极为重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作文教学规律,改革作文教学,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注意解决下面五个问题。  一、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矛盾  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经历、认知
【摘要】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创新。"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
今天,学校举行家长会,昨天我打电话通知您,让您今天一点钟从家赶来,您轻描淡写的答应我,总是唠叨着让我晚上别掀被子,多穿点衣服,我总嫌您唠叨。  今天下午两点钟,家长已经会开始。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到了,找好了自己的坐位,我远远的凝望着校门口,却总不见您的身影,我心急如焚,我以为您来不了了,我无比的焦虑。  校长开始讲话,学校的大铁门已经被锁住,只剩下小铁门了,全体学生几乎都坐下,只有我远远的用焦急的目
[摘要]问题设置和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本文在强调认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探讨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以及课堂提问艺术的多种技巧或途径,认为问题设置的质量和课堂提问的艺术可以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认真研究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问题,能够有效地推进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艺术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