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来源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777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7年10月到医院行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3426例,均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并总结并发症的成因及防治措施。结果:所选3426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38例,发生率为1.11%。其中输卵管系膜撕裂36.84%(14/38),膀胱損伤及切口感染31.58%(12/38),腹壁切口血肿出血21.05%(8/38),慢性盆腔炎10.53%(4/38)。结论: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较多,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在临床治疗中应加以注意,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以减少患者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成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2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在节育手术中,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将输卵管切断结扎,阻断精子和卵细胞的相遇,进而达到绝育的效果。改术式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应用和改进,可靠性、安全性均比较理想。经腹输卵管结扎术虽然属于小手术,但对手术操作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操作当中,应当做到细致熟练,如果某个环节出现疏忽,不但会影响手术效果,还可能增加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1]。基于此,本文选择2012年10月-2017年10月到医院行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3426例,研究了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7年10月到医院行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3426例,年龄在28-44岁,平均年龄为(35.6±2.7)岁。纳入标准:均为自愿接受绝育手术的患者,均符合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手术指征,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的患者。
  1.2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局部浸润麻醉,根据子宫大小做切口,通常为耻骨联合上两横指位置,如患者子宫较大,则取宫底下一横指位置。如果选择了过高的切口,输卵管提取和子宫复位将比较困难;如果选择了过低的切口,可能对膀胱造成损伤。做切口后,逐层切开并做好止血操作,腹膜切开时注意避免对肠管、大网膜造成损伤。进入腹膜后,使用小直角拉钩将腹膜拉开,找到输卵管。选择输卵管峡部无血管的区域,行近端抽心包埋法结扎术。术后5-7d拆线[2]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并总结并发症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选3426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38例,发生率为1.11%。其中输卵管系膜撕裂36.84%(14/38),膀胱损伤及切口感染31.58%(12/38),腹壁切口血肿出血21.05%(8/38),慢性盆腔炎10.53%(4/38)。
  3讨论
  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结局手术,如果操作熟练细致,发生并发症的机率相对较低。不够,在技术力量、手术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下,仍有一定机率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本文研究表明,所选3426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38例,发生率为1.11%。其中输卵管系膜撕裂36.84%(14/38),膀胱损伤及切口感染31.58%(12/38),腹壁切口血肿出血21.05%(8/38),慢性盆腔炎10.53%(4/38)。
  分析原因,输卵管系膜撕裂原因,可能由于盆腔慢性炎症未彻底治疗,哺乳期输卵管组织脆弱,术中患者配合不佳,术中取管用力过大,提管困难损伤等。膀胱损伤及切口感染原因,可能是由于忽视术前排尿,切口偏低,将膀胱误认为腹膜前脂肪切开,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原有盆腔炎未治愈,术中操作不当,损伤周围组织,术中无菌操作不严进而研发炎症。腹壁切口血肿出血,是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皮下出血向切口外渗透,或皮下脂肪层出血形成皮下血肿[3]
  针对各种并发症成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手术前加强节育知识宣传,消除患者心里顾虑,使其良好的配合手术。术前合并盆腔炎、急性宫颈炎、急性阴道炎的患者,应治愈后再行手术。积极提高手术技巧,手术中严格规范操作,解剖层次分明,彻底止血,切口缝合严谨,预防切口感染、出血、硬结。腹膜提夹剪开要准确,避免误伤肠管或膀胱。输卵管提取要轻,可使用指板,尽量1次提取,避免多次反复提取造成损伤。术中结扎位置要合理选择,以壶腹部、峡部交界无血管区域为宜,减少术中出血。
  综上所述,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较多,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在临床治疗中应加以注意,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以减少患者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彩霞. 输卵管结扎术中并发症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护理体会[J]. 当代医学, 2016, 22(2):97-98.
  [2]刘长恩. 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尿潴留诊治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0):34-34.
  [3]宋有波, 李顺. 改良经腹横切口输卵管结扎术1260例临床观察与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4):39-4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黄芪固本泄浊方与血液净化联合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方法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纳入120例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每组均纳入60例病人。常规治疗组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方案,联合治疗组选用黄芪固本泄浊方联合血液净化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结果常规治疗组与
摘要: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这一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汤剂、针刺、中药熏洗及洗浴法)治疗方法,比较各组治疗14d的临床疗效、疼痛与腰椎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中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给药、病情观察、血尿淀粉酶监测等。教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 护理后,教育组患者心理知识(24.14±0.03)分、饮食知识(23.65±0.05)分、疼痛知识(23.66±1.10)分、疾病知识(24.08±0.34)分、治疗有效率9
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狭窄及其心肌功能。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评价476支(580段)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别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及心肌功能。结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共检出232段狭窄,其中,轻度狭窄172段,中度狭窄46段,重度狭窄1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彩超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选取在本院就诊的乳腺结节患者321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基于自愿原则将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均可配合临床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与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统计比较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穿刺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321例患者中有261例良性、60例恶性。彩超的结节增生、乳头状瘤
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方法差异分组,对照组(40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ADL评分、NIHS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ADL评分升高、NIHSS评分更低,相较对照
摘要: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轻度(观察组B)及重度(观察组A)患者及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样本,分别检测肠道菌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率5.56%,与观察组A及观察组B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伴随肠道菌群失调症状,随病情的进展,肠道菌群失调症状加重,患者IgA、IgG水平逐渐
摘要:目的 探究牙列缺失应用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对美观度、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8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牙列缺失患者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常规修复治疗)、研究组(n=51,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及美观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6.08%,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2.35%,有统计学差异性(2=4.993,P0.05),相比
摘要: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5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治疗、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碘131用于甲亢治疗,疗效显著,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碘131;甲亢;甲减  【中图
摘要:目的:探究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于2017年2月份至2018年2月份在本院接受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的患者共86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采用以胎膜引导骨再生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以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的1周骨厚度及植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修复成功率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