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成了时代“宠儿”,传统媒体开始以此为契机抢占舆论阵地。本文选择了浙报集团新媒体核心产品——浙江新闻客户端作为分析对象,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媒介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其时代必然性,并对其优势和局限展开研究。
【关键词】移动互联时代;省级媒体;新闻客户端;浙江新闻
2014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核心产品浙江新闻客户端(以下简称“客户端”)问世,其定位是浙江政经新闻第一平台。2015年,客户端上线一周年,以“浙就是我”的品牌宣言发布了新版本。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客户端注册用户逾9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6%。”[1]客户端改变了浙江人获取新闻资讯和接受服务的方式,它如何做到用户的稳定增长,有哪些优势和局限?体现了浙报集团怎样的运营策略?
一、基于PEST模型的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良好的大环境促进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使媒体融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
1990年前后,传媒的“产业”概念被正式提出,但由于体制和政策等方面原因,传媒单位如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都属于事业单位,距“产业”概念还很遥远。直到21世纪,传媒产业集团化重组的趋势才开始明显。所以,浙报集团组建数字采编中心,运营浙江新闻客户端这一策略,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选择。
(二)经济环境:经济发达地区新媒体先行发展产生示范效应
浙江省面积虽小,但经济发展活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江经济模式,良好的经济环境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保障。经济发达地区新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助于带动其他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浙江新闻客户端的成功运营,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其他地区也可灵活调整移动互联媒体的运营模式,走出适合自己的道路。
(三)社会环境:青年人群的新媒体诉求明显
作为聚焦本地新闻的媒体,客户端的使命是关注浙江,弘扬“美丽浙江”,让每一个浙江人都感到骄傲和自豪。数据显示:“客户端主力用户为35~45岁浙江本地中青年群体,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潜在用户为正在从娱乐兴趣向家庭责任过渡的25~35岁青年群体。而且,用户的‘刚需’不仅限于阅读新闻,而且对‘功能性服务’有巨大诉求。”[2]
如图1所示,页脚工具栏第一项是“新闻”,第二项是“服务”。“新闻”包含了国际国内重大新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活动,各地市新闻,涵盖了时政、生活、视觉等多个板块。如图2所示,在“服务”这一栏里,客户端提供了水电煤气缴费、天气、台风、医学报告等生活服务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便利。
(四)技术环境:运营团队掌握成熟的软硬件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更多人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新闻。据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使用手机阅读新闻的人群进一步扩大。”[3]
浙江新闻客户端依托数字采编中心这个“中央厨房”,整合了浙报集团现有的优势力量和骨干,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最终达到牵引媒体融合发展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时政要闻、深度报道、突发新闻等重要事件均可在客户端上体现。
二、浙江新闻客户端的优势
(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浙江新闻资讯
客户端作为浙报集团新媒体核心产品,拥有着采编资源优势。首先,客户端依托浙报集团数字采编系统,涵盖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传统主流媒体,以及浙江在线、腾讯大浙网等新兴媒体,搭建了一个大的信息交融平台,在浙江省内做到全方位覆盖。其次,数字采编中心在浙江省辖11个地市均设有分支机构,有比较健全的信息采集网络,形成了完善的新闻发布体系。
其次,客户端积极打造了时局、人文、生活和视觉等丰富的板块。例如,当季节更替,秋天来临的时候,针对“秋叶黄了”这一新闻点,人文频道会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多以文字的内容,着重报道某棵树背后的故事;而视觉频道则会从摄影和美学角度,多以图片的形式,着重展示秋叶的美。
(二)创新性、互动性、可视化的用户体验
客户端有一个原创可视化读图栏目《话图侠》,提出了“画图,画下纷繁和变数;话图,说透本质和动因”的理念。数字采编中心总编辑檀梅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说:“‘话图侠’三个字虽然简洁,却拥有丰富的内涵,图即形态、形式,也就是从平面可视化到立体可视化的不断演化;侠即有情有义,也就是情感化表达。我们的宗旨就是围绕这三个字,将《话图侠》做大做强。”
目前,《话图侠》原创可视化作品已超过300篇,涵盖可视化信息图表、长篇漫画、连环画、HTML5交互大片、游戏以及系列短视频,逐渐从一个相对单一的信息呈现载体发展成集视、听于一体的全媒体视觉栏目。
(三)实用性、贴近性的频道订阅和生活服务
除了新闻资讯以外,客户端还为浙江本地用户提供了大量实用性、贴近性的生活服务栏目。从天气预报、公交地铁线路、航班时刻表这些常规生活服务,到挂号、医学报告、水电煤气缴费,甚至还包括为浙江人民量身打造的台风实时路径和高速实时路况、易堵塞路段,这些人性化的生活服务项目基本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台风实时路径”服务项目中,用户可以清楚直观地了解近期的台风动向,客户端及时发布台风信息,有利于民众及时应对。在“本地”栏目中,客户端自动更新本地实用信息。杭州频道有杭州吃货、钱报有礼和西湖先锋。主要推送内容如杭州天气、大事件预告、大餐小吃,周边旅游信息等,有利于用户享受“互联网 ”的便利。
【关键词】移动互联时代;省级媒体;新闻客户端;浙江新闻
2014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核心产品浙江新闻客户端(以下简称“客户端”)问世,其定位是浙江政经新闻第一平台。2015年,客户端上线一周年,以“浙就是我”的品牌宣言发布了新版本。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客户端注册用户逾9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6%。”[1]客户端改变了浙江人获取新闻资讯和接受服务的方式,它如何做到用户的稳定增长,有哪些优势和局限?体现了浙报集团怎样的运营策略?
一、基于PEST模型的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良好的大环境促进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使媒体融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
1990年前后,传媒的“产业”概念被正式提出,但由于体制和政策等方面原因,传媒单位如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都属于事业单位,距“产业”概念还很遥远。直到21世纪,传媒产业集团化重组的趋势才开始明显。所以,浙报集团组建数字采编中心,运营浙江新闻客户端这一策略,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选择。
(二)经济环境:经济发达地区新媒体先行发展产生示范效应
浙江省面积虽小,但经济发展活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江经济模式,良好的经济环境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保障。经济发达地区新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助于带动其他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浙江新闻客户端的成功运营,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其他地区也可灵活调整移动互联媒体的运营模式,走出适合自己的道路。
(三)社会环境:青年人群的新媒体诉求明显
作为聚焦本地新闻的媒体,客户端的使命是关注浙江,弘扬“美丽浙江”,让每一个浙江人都感到骄傲和自豪。数据显示:“客户端主力用户为35~45岁浙江本地中青年群体,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潜在用户为正在从娱乐兴趣向家庭责任过渡的25~35岁青年群体。而且,用户的‘刚需’不仅限于阅读新闻,而且对‘功能性服务’有巨大诉求。”[2]
如图1所示,页脚工具栏第一项是“新闻”,第二项是“服务”。“新闻”包含了国际国内重大新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活动,各地市新闻,涵盖了时政、生活、视觉等多个板块。如图2所示,在“服务”这一栏里,客户端提供了水电煤气缴费、天气、台风、医学报告等生活服务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便利。
(四)技术环境:运营团队掌握成熟的软硬件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更多人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新闻。据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使用手机阅读新闻的人群进一步扩大。”[3]
浙江新闻客户端依托数字采编中心这个“中央厨房”,整合了浙报集团现有的优势力量和骨干,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最终达到牵引媒体融合发展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时政要闻、深度报道、突发新闻等重要事件均可在客户端上体现。
二、浙江新闻客户端的优势
(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浙江新闻资讯
客户端作为浙报集团新媒体核心产品,拥有着采编资源优势。首先,客户端依托浙报集团数字采编系统,涵盖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传统主流媒体,以及浙江在线、腾讯大浙网等新兴媒体,搭建了一个大的信息交融平台,在浙江省内做到全方位覆盖。其次,数字采编中心在浙江省辖11个地市均设有分支机构,有比较健全的信息采集网络,形成了完善的新闻发布体系。
其次,客户端积极打造了时局、人文、生活和视觉等丰富的板块。例如,当季节更替,秋天来临的时候,针对“秋叶黄了”这一新闻点,人文频道会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多以文字的内容,着重报道某棵树背后的故事;而视觉频道则会从摄影和美学角度,多以图片的形式,着重展示秋叶的美。
(二)创新性、互动性、可视化的用户体验
客户端有一个原创可视化读图栏目《话图侠》,提出了“画图,画下纷繁和变数;话图,说透本质和动因”的理念。数字采编中心总编辑檀梅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说:“‘话图侠’三个字虽然简洁,却拥有丰富的内涵,图即形态、形式,也就是从平面可视化到立体可视化的不断演化;侠即有情有义,也就是情感化表达。我们的宗旨就是围绕这三个字,将《话图侠》做大做强。”

目前,《话图侠》原创可视化作品已超过300篇,涵盖可视化信息图表、长篇漫画、连环画、HTML5交互大片、游戏以及系列短视频,逐渐从一个相对单一的信息呈现载体发展成集视、听于一体的全媒体视觉栏目。
(三)实用性、贴近性的频道订阅和生活服务
除了新闻资讯以外,客户端还为浙江本地用户提供了大量实用性、贴近性的生活服务栏目。从天气预报、公交地铁线路、航班时刻表这些常规生活服务,到挂号、医学报告、水电煤气缴费,甚至还包括为浙江人民量身打造的台风实时路径和高速实时路况、易堵塞路段,这些人性化的生活服务项目基本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台风实时路径”服务项目中,用户可以清楚直观地了解近期的台风动向,客户端及时发布台风信息,有利于民众及时应对。在“本地”栏目中,客户端自动更新本地实用信息。杭州频道有杭州吃货、钱报有礼和西湖先锋。主要推送内容如杭州天气、大事件预告、大餐小吃,周边旅游信息等,有利于用户享受“互联网 ”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