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跃起来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yuan3660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繁体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应着力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司和思考。”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感阅读
  一、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内推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爱好,一种乐趣,从中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提高课堂语文阅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对阅读的兴趣,就会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阅读欲望和能力。
  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很好的兴趣方法。如教学《春到梅花山》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放映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让学生做小解说员朗读课文,唤起了学生朗读兴趣。又如一老师在教学《荷花》一文的4、5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观看荷花图,欣赏轻音乐,调动学生的情感和阅读兴趣后,学生就会充满遐想地朗读:“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真正做到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课文,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动力,使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形成积极向上的气氛。
  二、熟读文本,培养阅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犹如“尸体解剖”,采用“解题——识字、解词、折句——分段归纳段意——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总结写作方法”的僵化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课堂阅读变得枯燥乏味,更有一节课下来,不少学生还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着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也认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因而,阅读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读的策略,以读为主线,但不是那种单调、枯燥地死读、傻读,要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示范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对音的正误、音调的流畅,词义的内涵,表达的恰切,语势的磅礴,语法的运用,条理的连贯,意境的优美,直到弦外之音都能够有所体会。如读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看到不仅是天门山、长江、旋涡,还有从“断”想到天门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从“回”想到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翻滚抛掷,变化无穷的境界,也可联想到祖国山河壯丽,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生读得多了,不知不觉就理解了内容,懂得了理法。
  再如《泊船瓜洲》一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的“绿”字,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当,可要求学生用“到、过、入、满”等字放入诗句中读,再和“绿”字作比较,从而让学生在读中领悟“绿”字的妙用:春风给江南带来绿色;“绿”字给读者以鲜明的色彩感和生机感;“绿”字和“还”字有内在的联系,明媚的春天更引发诗人想回家看看的念头。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阅读教学灵活多样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生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们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阅读时应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使他们潜心读书,促使他们主动地读,专心地读,兴致勃勃地读,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可以给学生一定时间,组织学生分组合作、阅读。
  2、要为学生在文本言语与主体直接经验之间架起“桥梁”。在学生认为文本所反映的生活是间接的,学生对此没有直觉的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去解读文本的内容。如《生命桥》一文中,那生命的可贵,那种悲壮的气氛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在教学时,可利用视频播放山羊排着队伍一对一对地跳崖的情境,让学生随着视频和悲壮的音乐读课文,自然而然地就能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及当时的悲壮气氛。学生在听觉、视觉、情感等方面进行了一次立体的熏陶。
  3、教师在教学中倾听学生的意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的想法,在这种宽松民主各谐的氛围中来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都充分发挥,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总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他们的语感,使其乐读爱读,发挥他们主体作用,使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跃起来。
其他文献
1保险利益的概1.1法律上的利保险利益应定义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合法的经济利益.如此定义着重强调的是合法性.我国《保险法》从1995年制定到2002、2009年修改
期刊
摘要: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中国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教学 兴趣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部提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从本质的定义上说,广告场是指由广告信息交换所引起的各种关系的总和。根据信息承受程度不同,广告场可以分为单体广告场、群体广告场。广告场关系三个要素,分别是场时、场强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提问 创设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问中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一、最低价中标在物资采购方面普遍应用的原因rn1.虽然我国在最低价中标方面的体系不够完善,但是还是有相关法律来保障“最低价中标法”.比如2000年1月1日《招标投标法》正式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厚的阅读资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具有稳固、持久的学习经验,进而把经验学习与创新学习紧密结合,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在此,尝试对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浅谈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方法  一、了解学生阅读心理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代各行各业进步的时代背景,互联网作为各行各业不断进步的技术背景,两方面的因素特别合理地提升了行业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在“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管
期刊
期刊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比较新闻学才开始发展。比较新闻学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萌芽期;成长与初步成熟期;繁荣与深化期。但总的来看,比较新闻学的研究在中国仍显薄弱、稚嫩,无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