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来源 :历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f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近代中国经济史的人,都会面临下述这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它们就像那个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一样,既使人们感到困惑不解,也激发人们的研究兴趣。人们力图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理论功底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随之也就出现了对同一事物的纷纭歧议和相反褒贬,直接影响到对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的认识和把握。本文也想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其他文献
一、缘起一百年前,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理论,即"游牧部落从其余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又具体论述道:"在野蛮时代中级阶段,我们看到游牧民族已有牲畜作为财产,这种财产,到了成为相当数量的畜群的时候,就可以经常提供超出自身消费的若干余剩;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游牧民族和没有畜群的落后部落之间的分工,从而看到了两个并列的不同的生产阶段,也就是看到了进行经常交换的条件","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即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
过去对我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史的研究,往往偏重大城市里的大型企业,这是必要的.可是忽视中小城市和乡镇里的中小型民族工业和工场手工业,就很难反映出历史上形成的多层次工业结构的全貌.苏南地区历来是商品经济繁盛、手工业生产发达的地方,又是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在我国工业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探讨它在历史上形成的工业结构特点,对于加深认识国情,有着参考价值.
清代前期恰值西方国家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时期.西方殖民主义者一方面对东方国家进行不等价交换的贸易,要求居留地和领事裁判权,甚至侵犯东方国家领土;另一方面又给东方国家带来了科学技术,显示其科技威力,使东方国家屈服于他们.面对这种殖民渗透,东方国家有着双重任务:一是遏制殖民主义侵略,捍卫国家独立与民族尊严;一是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以便抵制殖民主义.在执行这双重任务方面,日本比较成功,它用锁国清除了殖民主义势力,保护
纲盐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实行的一种盐业制度.它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是由"开中法"演变而来.清代"因明制而损益之",达到成熟的地步.同时,清代纲盐制度是历代封建政府实行盐业制度的最后形态,对它的剖析,有助于对中国历代盐业制度的理解.本文的目的是要通过对清代纲盐制度的分析,揭示纲盐制度的实质和它所体现的各社会集团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是战略防御阶段的主要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后,其地位与作用下降了,但仍然是一个重要战场.然而,正面战场除少数战役获得胜利外,更多的战役却遭到了失败.当然,这是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讨的,而军事战略则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就正面战场的军事战略及其演变、一般战略方针和具体战略方针等问题作一探讨.
1933年5月签订的棉麦借款,是南京国民政府举借的数目最大的一笔外债,借款签订之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加强军事入侵之日.因此,深入地研究棉麦借款的背景、内容、作用及中、日、美三国对借款的态度,有助于了解三十年代前期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及错综复杂的远东国际关系.
一、自立会的创始长期以来,讲到自立会的历史,论者几乎都遵循唐才质和张伯桢等的旧说,认为自立会创始于己亥冬或庚子春,前身是正气会.汤志钧同志的《戊戌政变以后的唐才常和自立军》一文,根据旧说断定:"1899年冬,唐才常在上海组织自立会的前身——正气会",皮明庥同志的《唐才常和自立军》一书,同样认为"正气会于1900年春建于上海.""不久(大约在1900年3月间)便改为自立会."实际上,自立会和正气会是并不完全相同的两个组织,自立会有其自身创立的历
十月革命胜利至今已七十一年了.人们对它进行研究至今也有七十余年了.历史研究向来是无止境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新的材料不断地被发现,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不断地产生和使用;另一方面,人们的认识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断进步.所以,十月革命的历史同往古一切影响过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事变一样,至今仍为广大政治家和史学家所重视、所乐道,仍然是人们不断探索的领域.笔者想从一个新角度对十月革命史做些分析.
由于中国文化在唐朝深远地影响了日本,唐朝的中日关系在两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过日本并不是唐朝的重要邻邦,所以唐朝数百年间派出访日的使者,除了631年(贞观五年)的高表仁外,似乎只有779年(大历十四年)在到日途中因风浪而去世的赵宝英。日本正式派遣往唐的使者则多达15次,其中虽然不乏政治动机,文化输入却是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日本对唐文化吸收的饱和,情形出现改变:9世纪的"遣唐使"只有804年和838年两次,比8世纪的6次(除去"迎送使")大为减少,更值得注意的则是商人在两国交往中所起的作用。本世纪3
一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认知对象,经济伦理应该属于一门正在诞生的交叉学科——经济伦理学。大体说来,最先使用"经济伦理"概念的是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1864-1920),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中六次使用"经济伦理"一词。遗憾的是,韦伯不曾给经济伦理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他只是模糊地提及,所谓宗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