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沟战神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kyo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蛇沟是一条在大别山深处十多里长的长沟,沟里沟外水草肥美,适合蛇生长。蛇沟究竟有多少条蛇,恐怕没人计算过,也无法去猜测。据上了年纪的人讲,相传这里有人见过水桶粗的大蛇。没有人敢轻易靠近蛇沟。不过,被称为蛇王的石浩生一家,居然住在蛇沟深处,经常来往于蛇沟之间,与蛇结下了不解之缘。
  话说石浩生的大女儿石玉秀,出生在这山清水秀之地,是方圆几百里出名的大美人,可这样的美人儿却没人敢上门来提亲,因为人们都怕死于蛇口。
  故事发生在1941年夏天,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想要娶石玉秀的人,还真有两个胆大的,这就是陈无根和刘树文。两人也分别闯过蛇沟,可蛇王和玉秀对这两人没同意,也没有立即拒绝,觉得两个小伙子都不错,得看看他们的德行再定。陈无根仗着他留学日本的优势,以找棵大树好乘凉为幌子,很快当了日军军团长山本武夫的翻译官。他多次传信玉秀不能答应别人,迟早他陈无根会来娶人,气得石玉秀对天大骂:“中国人中怎么出了这么个杂种?”而刘树文呢,早已暗中参加了八路军,首长见他有勇有谋,是个可培养的料子,马上派他回来组织了蛇沟游击队,很快就发展到了30多人,但只有七八条枪。
  再说山本武夫听人讲玉秀十分漂亮,日军驻地离蛇沟只有30多里,就暗中定了个夺人之美的计。当陈无根提出清剿蛇沟的游击队时,他答应了,明的是帮陈无根娶妻子,实际上是为他强占玉秀作准备。他马上派了一个小队的10多个日本兵和20多个伪军同他一道去了蛇沟。谁知,陈无根带人进入蛇沟没二里路,被四周成千上万条的蛇围住,拼杀一番,只剩下陈无根和小队长带伤逃了回来。原来,日本小队长和陈无根出发前都在身上抹了雄黄,喝了灵芝草汤,这才捡回两条性命。山本武夫气火了,他不甘心失败,决定带上大批的人马,血洗蛇沟。
  刘树文担心周围十里八乡的老百姓会遭殃,他想起首长指示他们要用计杀敌,他便去找蛇王石浩生讨教杀敌高招。
  再说山本武夫的计划也很周密,他让兵分三路向蛇沟出发。一路担任主攻,两旁包抄,想一举将蛇沟游击队彻底消灭掉。一大队日军和伪军跑步前进,两个多小时后就来到了蛇沟。可是,一到蛇沟,前面的伪军早已吓得四肢打颤,谁也不敢向前走一步了。
  山本武夫大怒,又让日军押着伪军向蛇沟深处前进。伪军一步一停,摸索着前进,眼睛不停地观看四周,生怕毒蛇一下子钻出来咬伤了自已。可慢慢走了一个时辰,却没有发现一条蛇,伪军们心想难道蛇也怕带枪的人吗?又走了一里路,还是没看到一条蛇,伪军们又想:蛇沟可能只是个名字而已,没有蛇。山本武夫见他的部队已全部进了蛇沟,忙命令部队停止前进。
  命令才传出不久,蛇沟前200米拐弯处,游击队员出现了,他们排枪向日寇射击,枪响过之后,立刻死了10多个日伪军。陈无根一见游击队,马上向山本武夫说:“太君,你的不要惊慌,这游击队就10多个人。”
  山本武夫怕其中有诈,仍不敢发令进攻,两人比划着说了好一会儿。突然,一颗子弹打飞了山本武夫头上的军帽,他大吃一惊,立刻跳了起来。这一下激怒他了,将军刀一挥,发出了向游击队冲锋的命令。300多个日伪军,边射击边向蛇沟深处追赶过去,跑了二里多路,进入了蛇沟的中心,这时哪里还有游击队的踪影?正在山本武夫拿望远镜寻找游击队时,突然听到一声呼哨,好怪好怪的一声,让人汗毛也竖起来了。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蛇沟深处传来,“嗖──嗖──!”
  几百个日伪军呆了,一动不动站着,心里在想:难道是索命的人来了?
  这呼哨声,只有陈无根知道,是蛇王的命令。陈无根心惊了。山本武夫这时也大惊,他知道蛇不会放过他们,马上命令左右包抄的部队来蛇沟救他,又命令日伪军赶快撤退,以最快的速度跑出蛇沟。
  这样一下令,就乱套了,日本兵在后面,撤退成了前锋,伪军要逃命,纷纷拔腿就跑,众人挤在一起,反而更慢了。而这时,从石缝里、草丛中爬出了成千上万条蛇,都张着口,吐着舌,迅速向日伪军逼来。一场惊心动魄的人蛇大战开始了。
  这些蛇似乎不怕死,不放过日伪军,将退路也堵死了。蛇死了一大排后,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将日伪军围在中心,不放过他们一步。正在僵持之时,突然又传来洪亮的呼哨声:“嗖──嗖嗖嗖──!”
  顿时,原先与日伪军战斗的小蛇一下子撤退走了,很快钻入了草丛石缝中,眨眼间就不见了。而更奇怪的事出现了,马上又爬出无数条大蛇,张着血盆大口,高昂着头,这些蛇小的也有四五尺长,大的差不多水桶般粗。吓得山本武夫也呆住了,拍腿大骂:“这真他妈的叫蛇沟,大大的蛇在后头,蛇大大的厉害呀!”
  日伪军一见这阵势,吓得人也站不稳,好像死亡降到了头上。山本武夫马上命令射击,谁知,命令还来不及下达,陈无根突然“啊”的一声惊叫,待山本武夫看时,他早被一条大蛇吞进了肚里,眼睁睁看着陈无根双脚在蛇口乱抖。山本武夫大怒,他跳起来挥着战刀砍蛇,一条5尺多长的蛇被拦腰砍断了,可蛇头仍咬着山本武夫不放,他杀了正面攻击的蛇,可后面的蛇都上来缠绕他,活活将山本武夫缠死。300多个日伪军这时已大部成了蛇的食物,只剩下10多人逃回县城。
  这一仗,蛇也死了好几千条。在蛇王石浩生的帶领下,蛇沟游击队将死蛇一条条埋在沟前,并且竖了一块大碑,以纪念这批蛇勇士。
  那么,为啥蛇沟的蛇不咬游击队和蛇王一家人呢?原来,除了身上涂有雄黄,又喝了灵芝草水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蛇沟的老百姓,从来不打蛇,蛇与人成了好朋友。这里的蛇极有灵气,很通人性,有时夜间行路人踩到蛇,蛇只是拍打一下人,让你快拿脚,也不会咬你一口。
  蛇沟后来成了八路军的一块根据地,刘树文也成了八路军一位高级将领。而石玉秀一直跟着刘树文在抗日前线,用她父亲传授的绝招为子弟兵看病。
  选自《山海经》
其他文献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也是娘做年糕的日子。  这天,我是不会出门玩的,尽管二唤趴我家院墙上喊我几次了,可我就是不挪窝。我爱吃现炸出锅的年糕,黄灿灿淌着油,皮子脆脆的,咬一口,“咔嚓咔嚓”响,那个香啊……我不出门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得看着娘,防止她给干姥姥送年糕。  干姥姥是个要饭的,六十来岁,弓腰缩背,常年在我们这一带乞讨。她带着一只豁了边儿的破碗、一根磨得乌黑油亮的打狗棍,晃晃悠悠来,晃晃悠悠去。今年
期刊
山坡上。  残阳如血。  一头老水牛和一个老人,一前一后,在水田里缓缓行进。  像是一道会移动的风景。  老人一手扶犁,一手执鞭。  鞭子在空中接連炸响,但绝不舍得碰那头老水牛的身子半点儿。老人一直用疼爱的目光,注视着那头老水牛。  那牛四蹄蹬地,肌肉紧绷,深深地低下头去,用力,用力,再用力。  牛屁股后面,犁铧下绽放开一朵朵浑浊的浪花,翻出来阵阵泥土的清香……  也有牛拉不动的地方。老人就使劲儿
期刊
奶奶点燃一炷香,叫五月和八月跟她一起跪下,朝神龛磕头。嘴里说,先人老子要宽恕,你们晓得没男人在屋哦。磕了三次头,奶奶把香插进香炉里,回头说,好了起来了。  八月不起来。八月嘟着嘴巴说,我不是个男人么!  奶奶就笑了,扶抱八月站起来,一面拿手抹八月膝头上粘的地灰,一面说,我们八月当然是男人呐,是奶奶说错了。  八月站着不动,黑眼珠子紧盯着神龛。那意思,是要奶奶向先人老子解说清白呢。  奶奶朝向神龛说
期刊
老夏走进301包间时,酒菜已经上齐了。佩佩面颊晶亮,握住老夏的手,说:“好久不见。”  老夏笑着说:“瞎忙,怎么其他同学还没到?”  佩佩说:“没叫其他同学,就你和我。”  老夏挠头,说:“两个人整一桌菜,太浪费了,有些不像话。”  佩佩盯着老夏说:“快二十年没见了,得隆重些,你喝白的还是红的?”  老夏说:“呵呵,我已经把烟和酒都戒了。”  “戒了?”佩佩站起身说,“高中毕业那会儿,你多能喝呀,
期刊
我去镇上念初中,伯伯邀我去他家住。这样也好,我可以不当寄宿生。只是开学之初,人生地不熟的我难免生出孤独的感觉。  一天早上,我背起書包去上学。从伯伯家里屋走到前院门口时,冷不丁看见一只大黄狗蹲在墙角看着我。伯伯说,这狗是他好朋友家的,挺和善,不咬人。  我这才壮着胆子,往学校走去,在弄堂口转弯时,我猛然发现那只大黄狗正亦步亦趋地跟随着我,我强作镇定往前走,没想到狗一直跟我到学校门口。  第二天上学
期刊
清朝咸丰年间,山东青州府一个上京赶考的秀才被杀了。凶手不但杀了人,还抢走了死者身上所有的钱物。  这事发生在离府台衙门不远的地方,而且死者的一个远房亲戚还是京城刑部里管事的。消息传出,这还得了,知府大人立即把捕快招来,说:“限你二十天破案,不然拿你是问!”  那捕快名叫鲁大,四十多岁,长得五大三粗,脾气暴躁。  鲁大虽说干捕快多年,经验丰富,大案小案破过不少,案犯们对他简直是闻风丧胆,但这次不知怎
期刊
小镇西街口有座古桥,桥堍有家点心店,店主任是个矮矮胖胖的中年妇女,人称阿蔡,阿蔡在这里土生土长,从学徒时就在点心店,后来当上了主任,于是人们就习惯叫这里为阿蔡面店了。  阿呆从小在西街长大,阿蔡面店是他上学的必经之地。读书时经常来这里吃面条。每天出门,阿呆会向母亲要一角的点心钱。阿蔡面店附近有家小吃店,这里的大饼油条是阿呆的最爱,这一角钱刚好能买两副大饼油条,当然大饼只能是咸大饼,甜大饼就不够了。
期刊
宋人王齐叟是个诗词发烧友,在太原做官时曾作《青玉案》《望江南》嘲讽上级监司。监司闻之大怒,训斥王齐叟:“你胆敢作词讽刺领导?”王齐叟此刻词兴大发,整整衣袖说:“居下位,常恐被人谗。只是曾填青玉案,何曾敢作望江南。請问马督监。”当时马督监就坐在旁边,一听这话,吓得惶恐不安,一个劲儿向上级辩解此事自己并不知情。监司哭笑不得,只好挥挥手把他们打发走了事。王齐叟同马督监退出后,马督监一把扯住他,让他解释清
期刊
在餐厅里偶遇一个初中女同学,但是,她不记得我了,我便提醒她说:“你还记得初中的时候,因为和你在小树林里亲吻被处分的那个男生吗?”  她小脸一红,有些激动地说:“难道你就是当时那个……”  我惭愧一笑,说:“没错,我就是当时那个告密的人!”  选自《金故事》  我们阵管连司务长大雨在接菜的路上,捡回了一条狗。  连队离德令哈的大部队很远。每周四,大部队的供给车和连队的司务长的马车都要对着跑。交接粮油
期刊
又在阳台上给女儿读宋词。三个月大的她是否能听懂,我不太在意。我在意的,是我散发的淡淡油烟和奶香,和著阳光透过摇篮车纱网洒在她脸上时的安详。渐读渐困。然后,被阳光一拉,我老了,她长大了。  又一冬日暖阳,任她一手抚摸我粗糙的手背,一手拿本宋词,读给我听。  妈,你眼角的皱纹真美。她放下书突然说。  我笑了,一个老太婆罢了。但我没说出来,对她,我有时喜欢用笑来表达。  我能从你的皱纹里读出每一个与我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