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女同学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ter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餐厅里偶遇一个初中女同学,但是,她不记得我了,我便提醒她说:“你还记得初中的时候,因为和你在小树林里亲吻被处分的那个男生吗?”
  她小脸一红,有些激动地说:“难道你就是当时那个……”
  我惭愧一笑,说:“没错,我就是当时那个告密的人!”
  选自《金故事》
  我们阵管连司务长大雨在接菜的路上,捡回了一条狗。
  连队离德令哈的大部队很远。每周四,大部队的供给车和连队的司务长的马车都要对着跑。交接粮油菜的供给后,双方话都不敢多说就得掉头往回赶,就这样还得两边都掐着东西日头,才不至于走夜路。
  大雨是连队的第一批兵,第二年接任司务长,八百里荒漠他走得最勤,也最老到,是连队外事活动第一人。他说从路上捡了一条小狗,并带回来养着,连队里几乎没有反对声音。兵们当然喜欢,在这个除了人是主要的活物以外的寂寞区域,有一种较通人性的异物供大家把玩,确是奢望。可连长还是说了一句:“连人都快养不活了,还养狗?”真是这样,那年月,不少人当兵就是为了吃饱饭。大雨没有吭声,下米时朝锅里扔了几粒白砂。正应了“一人吐一口,养条大肥狗”的说法。这条后来称作“贵妃”的小母狗,就是堂而皇之地吃着兵们吐的砂裹饭长大的。
  “贵妃”来时瘦得没有狗形,这批南方兵都说它缺少狗样。可小东西一双眼透亮透亮的,趴在一个地方冷冷地看着每一个兵。对于“贵妃”,大雨不敢专有。这群兵,喜欢“训练”“贵妃”。有时折腾得过点分,只要大雨稍微护着点,大伙就开大雨和“贵妃”的玩笑。大雨气得没有法。
  “贵妃”长得快,几个月下来,就出落得狗模狗样了。“贵妃”还是跟大雨亲,也有眼色,大雨忙的时候,它远远地蹲着;大雨一闲手,它就会过去蹭两下。“贵妃”嘴很紧,不该吃的绝不吃,一块伸口可及的牛骨头,没有兵们的指示,“贵妃”连想头都不生。
  最先发现“贵妃”长处的也是大雨。那天去接菜,马不知咋的惊了,撒开腿,吓得小上司攥着大雨的衣摆一个劲地喊,车颠得快散了。这时,“贵妃”从车上蹿下,箭步飞赶快马,几秒钟,就咬住了马的前蹄,马停了。“贵妃”闪电般的身影一直让大雨不忘,大雨说,“贵妃”肯定是个猎物的好手。自此,连队时常出现人狗赛跑的场景。
  “贵妃”出事是在来队两年后的一个秋天的晚上。那晚,特别冷,兵们穿着内装羊毛皮的棉大衣牙齿都冻得打架。部队从当地牧民手里买了15匹民用马当脚力用,一群狼嗅着味就过来了。半夜里,全连持枪护马抗狼。狼群在对面山坡上驻足干号,不进不退。兵们在临时搭建的马圈四周,时不时地朝天放枪警示。双方对峙到东方放白。意欲收兵之时,“贵妃”一声长啸,那是原汁原味的狼啸。就在大家还没来得及反应,“贵妃”箭一般地冲进了狼群。
  “貴妃”是条狼。兵们咬牙切齿地说。
  大雨这才忆起,茫茫荒漠哪来的狗让他捡。大雨给兵们落下了笑柄。大雨坚信“贵妃”还会浪子回头,可是“贵妃”一去不复返。时间久了,大家便渐渐忘记了“贵妃”,只有大雨未忘记,只是他开始恨它。
  又是一个星期四,独自去接供给的大雨没有按时归队。连长带兵找了一宿也没有结果,消息报到上级。领导派来吉普车配合搜救,命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尽管连队生活在这不见人烟的地方,但从来没有出现过“牺牲”的事。
  连队官兵备足干粮,在车辆的引导下,地毯式搜寻。两天后,大雨、马,还有马车都没有踪影。干渴和失望开始笼罩着官兵。连长坚持说,再往前搜半天。跑在前的吉普车翻过了土坡,惊喜地看到了连队的马车。待官兵们跑过去,见到的是马的骨架。连长看了看四周说,大雨遇到了狼群。这时开始有人抽泣。连长黑着脸,又看了看,发现马车边没有人的尸骸,突然大吼道,大家散开去搜,直到找到司务长为止。
  连长跳上吉普车,发疯般地向四周开去,在一簇较高的灌木背阴处,发现了只剩鼻息的大雨。连队卫生员迅速进行抢救。连长从大雨身上闻到了乳香,抬头一看,不远处蹲着的一匹狼艰难地站了起来,开始向荒原深处走去,那狼后边还跟着两匹小狼。连长顿时明白,说,是“贵妃”救了大雨。
  通过大雨遭袭时的经历和可靠性推测,事情的经过大概是:大雨在回来的路上被一群饿狼围赶进到出事点,先是三下五除二啃了马,紧接着攻击了大雨。大雨被拖咬下车后,狼群礼让哺乳期母狼先食时,贵妃认出了大雨。贵妃护住了大雨,将他拖到了安全地带,一直守护并用狼乳奶着大雨,直至部队来人才走开。
  “贵妃”感动了连队。自此,连队每年都有为狼群冬贮食物的计划。也从这以后,再也没有发生狼群侵扰连队的事了。
  可惜,大雨直到转业时都没能再见到一眼“贵妃”,“贵妃”成了一匹真正的青海狼。
  选自《军事故事会》
其他文献
我回到北京,说起这件事,好多人都不相信是真的。但它确实是真的。事情发生在四十八年前的春节,那是我离开北京到北大荒过的第一个春节。  大年初一的中午,队上聚餐。尽管从年三十就开始大雪纷纷,依然阻挡不住大家对这顿年饭的渴盼,很早,全部知青拥挤在知青食堂里。队里杀了一口猪,炖了一锅杀猪菜,为大家打牙祭。队上小卖部的酒,不管是白酒还是果酒,早被买光。  那是我第一次吃杀猪菜,翻滚着沸腾的水花,端将上来,热
期刊
那一晚,李东在家里等老婆戴丽,李东烧了一桌子的菜,就等戴丽回来一起共享晚餐了。一直等到8点半,戴丽还没回来,桌子上的菜都凉了。李东打过好多个电话,都没人接。正担心的时候,李东的电话响了,一看号码,是戴丽的。李东说:“戴丽,你在哪呢,怎么还没回来?”是一个男人浑厚的声音:“你是伤者的家属吗?”李东瞬时警觉了,说:“你是谁?”男人说:“是这样,我是医生,这里有一位女伤者她出了车祸,我们现在正在抢救,情
期刊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也是娘做年糕的日子。  这天,我是不会出门玩的,尽管二唤趴我家院墙上喊我几次了,可我就是不挪窝。我爱吃现炸出锅的年糕,黄灿灿淌着油,皮子脆脆的,咬一口,“咔嚓咔嚓”响,那个香啊……我不出门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得看着娘,防止她给干姥姥送年糕。  干姥姥是个要饭的,六十来岁,弓腰缩背,常年在我们这一带乞讨。她带着一只豁了边儿的破碗、一根磨得乌黑油亮的打狗棍,晃晃悠悠来,晃晃悠悠去。今年
期刊
山坡上。  残阳如血。  一头老水牛和一个老人,一前一后,在水田里缓缓行进。  像是一道会移动的风景。  老人一手扶犁,一手执鞭。  鞭子在空中接連炸响,但绝不舍得碰那头老水牛的身子半点儿。老人一直用疼爱的目光,注视着那头老水牛。  那牛四蹄蹬地,肌肉紧绷,深深地低下头去,用力,用力,再用力。  牛屁股后面,犁铧下绽放开一朵朵浑浊的浪花,翻出来阵阵泥土的清香……  也有牛拉不动的地方。老人就使劲儿
期刊
奶奶点燃一炷香,叫五月和八月跟她一起跪下,朝神龛磕头。嘴里说,先人老子要宽恕,你们晓得没男人在屋哦。磕了三次头,奶奶把香插进香炉里,回头说,好了起来了。  八月不起来。八月嘟着嘴巴说,我不是个男人么!  奶奶就笑了,扶抱八月站起来,一面拿手抹八月膝头上粘的地灰,一面说,我们八月当然是男人呐,是奶奶说错了。  八月站着不动,黑眼珠子紧盯着神龛。那意思,是要奶奶向先人老子解说清白呢。  奶奶朝向神龛说
期刊
老夏走进301包间时,酒菜已经上齐了。佩佩面颊晶亮,握住老夏的手,说:“好久不见。”  老夏笑着说:“瞎忙,怎么其他同学还没到?”  佩佩说:“没叫其他同学,就你和我。”  老夏挠头,说:“两个人整一桌菜,太浪费了,有些不像话。”  佩佩盯着老夏说:“快二十年没见了,得隆重些,你喝白的还是红的?”  老夏说:“呵呵,我已经把烟和酒都戒了。”  “戒了?”佩佩站起身说,“高中毕业那会儿,你多能喝呀,
期刊
我去镇上念初中,伯伯邀我去他家住。这样也好,我可以不当寄宿生。只是开学之初,人生地不熟的我难免生出孤独的感觉。  一天早上,我背起書包去上学。从伯伯家里屋走到前院门口时,冷不丁看见一只大黄狗蹲在墙角看着我。伯伯说,这狗是他好朋友家的,挺和善,不咬人。  我这才壮着胆子,往学校走去,在弄堂口转弯时,我猛然发现那只大黄狗正亦步亦趋地跟随着我,我强作镇定往前走,没想到狗一直跟我到学校门口。  第二天上学
期刊
清朝咸丰年间,山东青州府一个上京赶考的秀才被杀了。凶手不但杀了人,还抢走了死者身上所有的钱物。  这事发生在离府台衙门不远的地方,而且死者的一个远房亲戚还是京城刑部里管事的。消息传出,这还得了,知府大人立即把捕快招来,说:“限你二十天破案,不然拿你是问!”  那捕快名叫鲁大,四十多岁,长得五大三粗,脾气暴躁。  鲁大虽说干捕快多年,经验丰富,大案小案破过不少,案犯们对他简直是闻风丧胆,但这次不知怎
期刊
小镇西街口有座古桥,桥堍有家点心店,店主任是个矮矮胖胖的中年妇女,人称阿蔡,阿蔡在这里土生土长,从学徒时就在点心店,后来当上了主任,于是人们就习惯叫这里为阿蔡面店了。  阿呆从小在西街长大,阿蔡面店是他上学的必经之地。读书时经常来这里吃面条。每天出门,阿呆会向母亲要一角的点心钱。阿蔡面店附近有家小吃店,这里的大饼油条是阿呆的最爱,这一角钱刚好能买两副大饼油条,当然大饼只能是咸大饼,甜大饼就不够了。
期刊
宋人王齐叟是个诗词发烧友,在太原做官时曾作《青玉案》《望江南》嘲讽上级监司。监司闻之大怒,训斥王齐叟:“你胆敢作词讽刺领导?”王齐叟此刻词兴大发,整整衣袖说:“居下位,常恐被人谗。只是曾填青玉案,何曾敢作望江南。請问马督监。”当时马督监就坐在旁边,一听这话,吓得惶恐不安,一个劲儿向上级辩解此事自己并不知情。监司哭笑不得,只好挥挥手把他们打发走了事。王齐叟同马督监退出后,马督监一把扯住他,让他解释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