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活动探究(湘教版)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fy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二节的主要内容。对应课标:“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教材以“正文—活动”的结构呈现,活动是正文阐述内容的补充及探究,其实施过程有助于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地理素养的渗透,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节教材从“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发展中的经济”、“人口与城市”这四部分内容进行阐述,每个框题都配备相应的活动内容。活动内容的设计紧扣课标要求,结构主线清晰,四个活动的开展环环相扣(图1、图2),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建构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理清自然环境各要素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浅出,逐层推进展现区域地理的综合性,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思维方法;而且在活动设置中,独具匠心地采用阅读、计算、数据对比等方式,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令学生从史实、地缘、经济、文缘、血缘各方面深刻感受到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既实现了地理逻辑思维的培养、地理技能的训练,也涵盖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活动一:描述地理位置
  本活动依据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结合“台湾在中国的位置图”、“台湾省位置与范围图”,设计三个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找图、计算、归纳、描述等方式,演绎台湾地理位置特点的获取过程和描述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和描述地理位置特点的能力。
  开展这一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详解地图中能归纳地理位置特点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描述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让学生知其然更知所以然,掌握地理科学方法,渗透地理科学素养。二是引导学生从各方面评价台湾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优势,如对气候、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学会综合看待地理特征。三是在活动过程中,补充板块分布图、台风路径图及近年受灾情况,在探究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同时,意识到不足,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逐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此外,活动中配置“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这一史实材料,以及台湾海峡位于祖国大陆架上这一地理位置特点,结合补充相应的海洋法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令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土意识和海防意识,而且还为学生认识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的归属关系打下基础。
  活动二:探究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特征与联系
  本活动由三部分内容组成,运用地形剖面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图、气候类型图,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本岛地形、气候、河流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首先,从地形特征的描述开始,活动问题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依据主要地形类型—山脉走向—地形分布格局的方式开展,不仅教会读图方法,还让学生掌握描述地形地势特征的一般方法。其次,运用等值线图,通过气温分布的描述、东西部降水的分布差异及原因分析、气候类型界线向南弯曲原因的讨论,从现象到本质,架构地形、位置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最后,引导学生结合地形、气候特征,探究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形成原因。这三部分内容的开展,不仅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而且还为学生之后探讨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开展这一活动过程中,要加强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知识体系的建构。活动结束,可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方式,构建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掌握分析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实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二是地理学习方法的建构。本活动涉及多种类型的地图,活动开展中,教师应注重读图方法的巩固与拓展,引导学生归纳阅读各类地图的方法,如等值线图的阅读方法——点(读数)、线(判读延伸方向)、面(归纳变化规律),实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程理念。
  活动三:分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本活动的设置是在活动二的基础之上,紧扣课标要求“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运用图文资料,让学生通过查找台湾本岛主要农业产品、工业中心、铁路线,并分析其分布特点,认识到自然地理特征与经济地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与获取、描述、分析信息能力的培养,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感悟到区域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学会以地理视角认识世界。本活动还运用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贸易往来的相关数据来体现二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但这部分内容涉及的部分名词对学生较为抽象(如贸易顺差),因此,针对此活动的开展,教师可补充当地可见的台湾商品的数量及种类,以及目前我国对台商的一些优惠政策,让学生认识到在这些举措下台湾省获得的经济效益,意识到台湾省与祖国大陆之间密不可分的经济联系,为学生认识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打下伏笔,不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活动四:认识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
  本活动设计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从史实、地缘、经济、文缘、血缘各方面认识到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还培养了地理人文素养。针对此活动的开展,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通过余光中的“乡愁”,并配合台湾本岛人民的生活习俗、民族构成、语言以及近年台湾的寻根之旅等图文资料,激发学生探究欲望;②小组合作,从不同视角收集信息以制作演示文稿;③小组展示、讲解。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但教会学生收集、整合信息的方法,同时也实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角色的转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令课堂教学更为灵动,实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新课程理念。▲
其他文献
平板电脑是近年兴起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谷歌地球(Google Earth)作为一款虚拟地球软件,已被许多教师应用于地理教学中,以演示或者提供素材为主。文章基于实践,以平板电脑为
社会心理学中的行为模式理论可以将法官的裁判行为给量化,揭示出围绕在法官周边影响其裁判的因素。就法官角色而言,社会心理学家将角色视为法官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
通过四组案例分析了"出卖"亲生子女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定性不同,表现为认定为拐卖儿童罪、遗弃罪或者作无罪判决。行为的识别难点在于"出卖目的"的判断,对于主动索要财物或者
自媒体以其便捷、即时的信息传播路径迅速占据了大学校园生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海量的自媒体信息加速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异化,如何利用自媒体平台重塑大学
从50年代党对国家领导方式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到:形式上是强化了党的领导,实质上是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削弱了国家制度化的合乎程序的竞争与制衡。党政两套机构同步增长,助长
要培养出具有GMP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增强对GMP课程的重视程度,使GMP贯穿于相关专业教学的整个过程,本文就如何使GMP于贯穿相关专业教学的整个过程提出几点建议进行探讨。
明礼诚信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大学生诚信意识有待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机制尚未健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急功近利,片面追求个人价值的现状逐渐
网络新闻报道也需要把握“时”、“度”、“效”,需要有鲜明的正能量的主题,网络化的叙事风格和恰当运用的网络语言,以及表现形式上的多样化、富于吸引力的新闻标题、注重原创特
传统的无损检测工艺需针对压力容器进行停产、清罐,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同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采用超声相控阵技术对压力容器实施不停产在线检测,通过室内软件仿真对不同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