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报告文学真实性、现实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告文学是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形式,同时具备新闻和文学两个方面的特点。在新闻特征和文学特征两个层面的共同作用下,报告文学形成并发展,因此必然同时具有新闻的真实性、现实性,以及文学的思想性、艺术性,而对于报告文学的欣赏和判断,也就是依据这些特性展开。本文首先对报告文学的概念特征展开必要的分析,而后进一步探究其影响力与内在作用,最后就报告文学的生命力展开评论。
  一、报告文学的具体特征
  报告文学的新闻特征,要求其取材于现实生活,这种取材不同于常见的文学作品,它要求报告文学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有很高的忠诚度,不能随意篡改、编撰、增加、删减或者隐瞒人物特征和事件细节,同时必须将相关事件状况调查完整,避免态度偏颇,给读者带来误导。
  报告文学的新闻特征使其具有真实性和现实性,还可能存在政论性,其主要关注叙述内容。这就要求报告文学完整表述事件,同时紧跟时代步伐,用较快的速度将生活中的情景加以描写刻画,兼顾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呈现出符合社会常态的作品。真实性和现实性都是报告文学新闻特征范畴的特性,相互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难以界定清晰。
  (一)真实性
  具体而言,报告文学首先要求事件真实,确定事件已经发生,并且作者应当极度尊重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环境及其他条件与后果。引用的资料、数据、史实等方面准确无误,如果涉及事件中的主体人的思想与心理,同样应当加以考证,确保是当事人直述或者具有确凿来源。真实性并不容易做到,不管什么事件,也不管什么人作为事件的主体,观察者在接近这个事件时,都必然只能看到一个或者几个侧面,遗失细节的问题在所难免。除此以外,接触事件不同方面情况的先后顺序以及获取信息的来源渠道等,都会影响报告文学作者对于事件的认知,进一步影响真实性。对于真实性的把握,报告文学的作者应尽量保持客观公正,以局外人的眼光去看待整个事件。
  (二)现实性
  新闻特征的另一特性就是现实性。与真实性有所不同,现实性要求报告文学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顺应时代的发展,体现时代价值观和智慧。另外,报告文学作为具有争论特征的作品,其现实性还体现在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方面,是一种思想的体现,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与作用。现实性不仅要求真实,还要求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材料的加工,与时代背景和相关思想相融合、相衔接,从而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具有正确舆论导向的报告文学。
  (三)思想性
  从报告文学对现实性的要求看,思想性同样是报告文学的重要属性。作者思想必须积极参与,才能通过真实的事件和人呈现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其间,首先需要强调作者思想参与,只有主动用思想作为武器对材料展开加工,才能呈现出好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文学同样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好的报告文学能够影响和提升社会群体即读者群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好的报告文学是社会思想的引领者,能够影响读者群体思想,祛除歪风邪气,传播正能量。从这个角度看,报告文学的思想性同时存在于两个层面。一是其作为作者的思想成果,体现着作者的认知方式,也是作者思想对客观事件的加工体现。其次,它也作为思想武器,能够影响当前的社会思想环境。
  (四)艺术性
  思想性本身更贴近文学层面,因为对现实材料展开加工时,作者的思想参与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会带入很多作者对社会、文化等问题的认知,最终影响报告文学作品的形态。这种主观意识本身缺乏可控性,难以有效衡量优劣,从这个层面看,报告文学本身就是一种饱含思想性的作品,其艺术性也因此确定。
  除此以外,报告文学的艺术性还来源于自身的定位。归根结底,报告文学还是一种文学形态,是新闻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除新闻特征外,文学特征也决定了报告文学要与一般文学作品保持高度统一。文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是人类使用文字进行表达的一种艺术。文学作品的创作,固然依赖作者的文学素养和文字驾驭能力,不容忽视的是,作者的思想会贯穿创作始末,也必然会体现在作品的细枝末节上。
  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的是,报告文学的新闻特征决定了这一文学形态必然比普通文学作品更加贴近实际。普通文学作品只是以实际生活为基础进行创作,可以对实际生活中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加工和改编,但是报告文学在这一方面的自由度要低得多,它要完全忠于实际事件,忠于人物的性格和行为表达。虽然报告文学作者存在难以全面把握事件和人物思想深层特征的情况,无法做到完全忠实,但是仍然不允许作者以自身的感受作为核心展开创作。
  二、新闻特征和文学特征对报告文学的影响和作用
  报告文学诸多特性的融合,归根结底是新闻特征与文学特征两个方面的融合。只有理解这两个方面的有效融合,人们才能切实感受报告文学的魅力。
  新闻特征和文学特征,是从不同方面作用于报告文学的必要力量。其中,新闻特征影响报告文学的内容,它要求报告文学具有真实且可以考证的内容依据,没有这样的依据,任何经过加工和曲解事实的文字,都不能称为报告文学。而文学特征則贯穿于报告文学创作始终,是其创作手法的重要表现。与文学相关的艺术、思想等特性,也都会出现在报告文学创作过程中。
  虽然内容必须保持客观忠实,但是作为文学作品,报告文学仍然可以选择叙事手法、内容组织形式等诸多细节,这些细节的选择都取决于作者的思维方式。而报告文学作品的质量、流畅程度、被读者接受的程度等都依赖文学特征的实现。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其思想影响力更是不容小觑,这些效果都依赖于报告文学的文学特征实现。
  三、报告文学的生命力
  从根本上看,报告文学的价值来源于作者本身以及社会监督两个方面力量。报告文学是作者思想的体现,其加工和形成过程更是直接关系作者的思想,甚至于面向社会事件进行取材的过程。虽然一再强调报告文学固有的新闻特征不容毁灭,但是取材的过程,即作者对于事件的认知过程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从社会角度看,社会中的事件和人、社会整体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倡导,都是构成报告文学内容的重要来源。
  更为重要的是,社会是衡量报告文学作品价值的准绳,是决定报告文学未来发展方向的唯一依据。毋庸置疑,只有符合社会思想形态发展规律的报告文学,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应地,报告文学作者只有接受社会的检验,在社会思想的不断批判下,才能获得成长,才能创造出好作品。同时,作品的好坏只有放在社会环境中让每个读者去评论,人们才能大浪淘沙,优选出最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态,这也是报告文学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
  四、结语
  报告文学是新闻特征与文学特征融合的产物,既体现出新闻特征的真实性与现实性,也彰显出文学特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审视报告文学时,只有切实把握新闻和文学两个方面特征,人们才能从融合角度客观看待报告文学这一特殊文学形态,才能准确对其质量展开判断,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钢琴作曲家中的佼佼者,其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就从《幻想集》第二首《冲动》的结构、节奏特色以及不同的演奏家对于作品的演绎入手,深度解析了《冲动》的不同演奏版本。笔者以Anton Gregoryevich Rubinstein(安东·鲁宾斯坦)、Maria Yudina(玛利亚·尤金娜)和Caroline Clipsham(卡洛琳·克里普歇姆)三位演奏家,演奏的舒曼幻想曲
期刊
又是一年“九·一八”!一个苦难深重的日子,中华民族的国耻日!一阵阵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在城市上空响起,撞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也警示着这段屈辱的历史:永远珍爱和平,努力巩固国防!  “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86年了,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张学良,一位世纪老人,亲身经历了这一事件,并因此事和5年后的西安事变而被军事法庭审判,遭受了长达52年的牢狱之灾!他百年孤独的身影几经辗转,迁徙到一
期刊
在很多应用过程中,温度是可控变量,也是增加生产效率适应产品品种和延长装置及机械寿命的重要因素。热电偶在工业温度测量中是普遍使用的,因此适当的设计与安装这些转换器是
作为六经之首,《周易》在先秦时期居于核心地位,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周易》作为占卜所用的书籍,一直为人们所熟知和应用。但是,人们不能仅因其用于占卜,就否认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正如学者金景芳所言:“《周易》是卜筮与哲理的对立统一体,既荒谬又合理。”本文主要通过《周易》卜筮在《左传》中的应用来剖析《周易》在先秦时期的应用及影响。  一、《周易》文本研究  (一)《周易》之作者  《周
期刊
引言近来,摄象和收集光学数据中采用顺序询问光电晶体管阵列的方法不断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一些线性和二维光电晶体管结构进行了研究,其中采用偏压顺序和信号转换相结合的方
《白鹿原》是著名作家陈忠实历经六年艰辛创作完成的佳作,也是其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主要是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缩影,细腻地呈映出了白姓和鹿姓两
期刊
本文介绍用于Ⅲ-Ⅴ族半导体液相外延工艺的新炉子、它的主要设计思想和所达到的指标(温度稳定度优于 ±0.03℃/24h,±0.01℃/2h;等温区均匀度优于±0.025℃/400mm;最小降温速
语言是作家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娴熟的语言运用能够直观地展现作家的创作风格。迟子建的小说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认同感,就在于独具匠心的语言运用。她的小说语言有着“诗意化、自然化倾向”,在自由活泼的动物叙事语言环境中构造了生动真实、栩栩如生的自然世界,此种自然本身的语言艺术传达着自然万物的真实面貌。  优秀作家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就在于他们有着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着特有的文学艺术世界与生动的文学形象,这些具
期刊
作为《穆斯林的葬礼》中贯穿始终的重要人物,韩子奇的一生境遇曲折离奇而又波澜壮阔。他在种种环境下面临无数选择,有的选择他终身无悔,有的选择他无可奈何,有的选择他观照时局,有的选择他忍辱负重……这些选择改变了他自己和其他人的人生轨迹,也是他精神世界的炽热与冷淡、刚强与软弱、果断与犹豫等的直接或间接反映。通过对《穆斯林的葬礼》的叙事安排和韩子奇的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本文主要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中本我
期刊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陶渊明享有崇高的声誉,被后人尊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作为一位生活在晋代的诗人,其诗歌的一大特色就是质朴、自然,充满山水情怀.一生中,陶渊明共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