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首富王传福

来源 :商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heng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到身家亿万的集团公司总裁,从26岁的国家级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到“电池大王”,43岁创立比亚迪,同时拥有充电电池、手机等产业;2002年比亚迪在香港主板上市,2003年初他宣布进入汽车领域,一时风光无二。
  他是谁?
  他就是今年最闪耀的财富明星,一个拥有350亿财富的中国新首富,他的名字被国内外各大报刊登载,他就是王传福,从去年胡润财富排行榜103名猛进今年富翁的榜首。
  
  将技术商业化换回第一桶金
  
  1966年的寒冬,安徽无为县一户再寻常不过的农民家里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哭啼声,接踵而至的则是这户农民家里传出的带着艰辛的喜悦“是个男娃儿,是个男娃儿!”
  对于祖祖辈辈都耕作在一亩三分地上的王家而言,生了个男孩就意味着几年之后家里就多了一份强健的劳动力,就意味着几年后农田里产量的提高,就意味着他将是王家幸福传承的后人。正是王家对刚刚产下的小男婴这份单纯而执着的期待,使得这位被取名为王传福的小男孩所承载的家庭期盼比无为县其他孩子都多得多。然而,金色的童年在王传福的世界里没有太多的留恋,就在他读初中时家里发生巨大的变故,让他经受了心灵的创伤,从小就比别的孩子懂事的王传福经历了这场变故之后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为了忘掉痛苦,年纪尚小的王传福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多年之后,成功的他回想起那段往事,则把家里的那次变故当成改变他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折点。
  人就是这样,遭遇噩耗之后要么堕落,要么飞跃。王传福显然是借此腾飞了,也有了促成他腾飞的坚强、忍耐的性格。他坚信,只要灵魂不屈,自己一定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1987年夏季,21岁的王传福从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毕业,成绩优异的他直接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攻读研究生,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对电池研究中去。5年后,王传福又凭其出色的研究成果被破格委以研究院301室副主任一职。至此为止,王传福的人生可以说已经达到大多数人羡慕或者正在追求的一种境界了。然而,一个促使他从专家向企业家转变的机遇从天而降——就在王传福当上研究院副主任的第二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因为和王传福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他顺理成章成为公司总经理。这个金融研究院和内蒙古有关方面合资成立了深圳比格电池有限公司,以期更好的利用包头稀土资源搞新产品开发。
  这次的委任,带给了王传福一个象牙塔以外的全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所有开发的技术都可以商业化,为人所用。当时,国内电池产业随着电话的“井喷”方兴未艾,当时要花2到3万元才能买到一部造型憨厚的“大哥大”,而欲买者趋之若鹜。一块充电电池竟能卖到数百甚至上千元,南下“主政”的王传福看到这副情景很兴奋,他意识到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之一电池面临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在他这个教授看来,技术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够上规模,就能做出大事业于,是他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但是当时的比格电池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并不能提供给王传福一个较大的施展空间,试水两年但成效甚微的王传福在1995年毅然辞职,准备出来单干。那一年,他向表哥吕向阳借了250万元后,领着20个人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敲敲打打,比亚迪在深圳正式起航。
  几年行业内的工作经验让王传福对于动辄千万元的生产线,只能望而兴叹,手中的资金只相当于必备启动资金的零头,他干脆凭借掌握的技术,自己动手做起了关键设备,然后把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可以由普通人工完成的工序,这种“半自动化半人工”生产线在当时可谓一大创举,之后,也正是这个“创举”所具备的成本优势成为他日后商战中无往不利的“尚方宝剑”。比亚迪很快打开了低端市场,成立当年就成功卖出了3000万块镍镉电池,这3000万块电池所带来的利润就是王传福发家的第一桶金。
  
  王传福信奉的中国"智"造
  
  与国内很多企业盲目追求现代化,不切实际地花大价钱引进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线相比,王传福从头到尾都是自主开发研制产品,也就是前文所述“半自动化半人工”的制造秘笈。不仅如此,王传福在工艺、原料和质量控制、降低成本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媒体如同发现了“中国的金刚”。有人评说,王传福蔑视现有的商业秩序和游戏规则,“他信赖年轻的工程师胜过资深的欧美技术专家,他认为什么都可以自己造,而且造的比高价买的更管用,他觉得技术专利都是‘纸老虎’……”一切评价似乎都表现了王传福的离经叛道,而正是众多媒体对其不遗余力的报道特写,透露出众人对这个“中国的金刚”的肯定和欣赏。
  2009年,王传福改变了中国企业家的形象。那些在全球产业分工链条上苦苦挣扎,为了获得一份低端打工仔职位而不断压低身份,不惜血本甚至自相残杀的人群中,终于走出来一位“技术派”领军人物,以拆解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为己任,狂热追求技术创新,并组织起了一支真正能征惯战的本土化的技术研发和制造队伍。他成了真正的“中国的金刚”。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外国人的眼里,中国就是一个拥有庞大廉价劳动力的加工厂,没有任何技术知识,没有创新没有发展,只能靠复制别人的研发成果来维持其在世界的地位。在今天“我们从不对核心技术感到害怕。别人有,我敢做,别人没有,我敢想。比亚迪每个单位遇到问题,我们都会说,你解决不了,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你缺少勇气。”比亚迪一位副总裁这样解释他们的企业哲学。在如今这欣欣向荣的中国市场经济社会里,这又何止只是一个企业的哲学?
  创业之初,面对技术设备的稀缺,王传福有其独特的解决之道:投资一条电池生产线,要几千万元,没钱怎么办?自己造!王传福“土办法”看上去很笨拙:自己动手制造生产设备,把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可以由人工完成的工序。没钱,难道还没有人?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
  从电池生产线到汽车模具,王传福把人力资源开掘到了极致,二十名工程师怎么也能顶上一台机械手吧。在日本、欧美,工业化意味着大机器制造,尽量减少人工。经过比亚迪改造的“中国特色工业制造”,却是“人海战术”。
  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比亚迪制造模式”不但大幅降低了成本,而且将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工艺改进自始至终地融入到了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他们发现,“半自动化人工”的准确率并不比全自动化低,而且避免了批量加工出错后的大规模召回难题,既可靠又灵活。
  更可贵的是,王传福对人工和技术研发的极度推崇,让比亚迪格外注重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能力”。只要客户提出要求,他们就能提供从方案设计到最终生产一站式服务,这种服务于国外先进的技术生产线相比,更加灵活。王传福说,代工只是比亚迪的一种服务,背后卖的是零部件,卖我们自己的技术。
  想和别人竞争,还要走别人走过的路,那就是自寻死路。“你和别人一模一样的打法,你凭什么打赢?”王传福说。别人的打法已经练就多年,新生事物要想取胜就必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有自己独到打法。
  比亚迪的企业战略正是王传福口中所描述的那种“独到的打法”,从更深刻的意义挖掘,这种企业战略正是从根本上破除中国人力资源只能走廉价、低端路线这一迷信。“你把人仅仅看作劳动力,他就只能打工。而你把人看作创造者,他就是工程师。”这也是这套“打法”中的关键一招——王传福的用人之道。
  王传福还说了,中国的工程师创造力是最棒的,因为他们总是工作第一,享受在后。“我觉得中国企业家很幸运,上帝照顾了我们,把这么优惠的东西放到我们这边来。而我们过去只懂管工人,不懂怎么把工程师组织起来。”利用好中国的高级人才和低级人才,让其淋漓尽致地发挥,中国“智”造,才是中国众企业的真正优势。
  
  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
  
  创业资金不够怎么办?王传福除了拥有“半自动化半人工”的生产线班子,他还直接介入供应商的材料开发环节,利用比亚迪强大的科研能力,共同制订降低成本的方案。
  如镍镉电池需用大量的负极制造材料钴,进口国外性能较好的钴,成本极高,比亚迪就与深圳某公司合作,在明确了国内外钴的品质差距之后,制定了提高国产钴品质的详细办法,终于使国产钴达到国际品质要求,同时,通过王传福加工过的这种钴较国外产品成本低40%。由于负极材料应用极广,比亚迪仅此一项,一年就节省了数千万元。
  这个在电池行业卓有成就的王传福并不满足于当下的市场,懂得做生意的人不仅仅要学会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主动去开拓市场创造市场消费需求。对于那个时候的王传福而言,他仅仅只做到了第一步,他想做得更好,所以必须做好下一步的工作:主动开拓市场创造市场消费需求。
  当时,无绳电话在市场上还实为罕见,一提到无绳电话必定就会联想到当初台湾最大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对于王传福而言大霸可谓是他另一个腾飞的跳板,他要他的电池打下无绳电话这个前景无限庞大的市场。1995年下半年,王传福将比亚迪的产品大批量的免费送给试用,这是王传福开拓市场的第一次高成本的尝试,没想到的是,比亚迪产品优秀的品质,低廉的价格,引起了大霸浓厚的兴趣。当年底,大霸毫不犹豫将给日本三洋的订单给了中国的王传福,吸引大霸的除了比亚迪的技术和成本,我想更重要的是王传福的那份执着和大度。
  两年下来,比亚迪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成长为一个年销售近1亿元的中型企业。三年来,比亚迪每年都能达到100%的增长率。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全球电池产品价格暴跌20%到40%,日系厂商处于亏损边缘,大片电池市场出现了空白,此时,比亚迪的低成本优势越发显得游刃有余。飞利浦、松下、索尼甚至通用也先后向比亚迪发出了令人激动的大额采购订单。在镍镉电池市场,王传福只用了3年时间,便抢占了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比亚迪成为镍镉电池当之无愧的老大。
  在镍镉电池领域站稳脚跟之后,王传福紧接着抓住了第二次机会,开始研发蓄电池市场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镍氢电池和锂电池。为此,王传福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最先进的设备,搜索任用了最前沿的人才,并建立了中央研究部。谁都知道当时锂离子电池是日本人的天下,国内同行不相信比亚迪能搞成,王传福当时在国内外遭受着同行们的嘲笑,但他相信这是机会。
  随后,王传福专门成立了比亚迪锂离子电池公司,这一决定在今天已经结出硕果,目前比亚迪在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领域仅排在三洋、索尼和松下之后,成为与这三家日本厂商齐名的国际电池巨头。
  目前,比亚迪的生产规模达到了日产镍镉电池150万只,锂离子电池30万只、镍氢电池30万只,60%的产品外销,手机领域的客户既包括摩托罗拉、爱立信、京瓷、飞利浦等国际通讯业巨头,也有波导、TCL、康佳等国内手机新军,而无绳电话用户包括伟易达、松下、新利等行业领导者。比亚迪一跃而成为三洋之后全球第二大电池供应商,占据了近15%的全球市场。
  
  我还没成功,我还在路上
  
  比亚迪的掌舵人王传福,被称为“技术狂人”。他带领的这家深圳公司白手起家,13年中建立了涉及电池制造、手机配套、汽车等领域产值约200亿的高端制造企业。从镍电池到锂电池,比亚迪从容不迫的赶超,一度令索尼、三洋等行业大佬儿恐惧。正当人们为王传福在电池行业咄咄逼人的态势惊叹时,他鸟枪换炮,又一头挤进竞争白热化的汽车业。
  2009年1月初的底特律,寒风裹着冰冷的雪花抽打在行人的脸上,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从美国人心中抹去。一年一度的北美车展如期举行,但无论是参展商数量还是汽车厂商推出新车的力度都远不及往年。昔日的汽车大腕如路虎、保时捷等近十家公司都没有出现在展览中,一股凄冷的情绪笼罩在这座汽车城的上空。而比亚迪则趁机首次进入主展厅。上届底特律车展上的一次演示,为比亚迪带来了与巴菲特“结缘”的机会。此次二人再度见面,巴菲特已成为比亚迪公司的投资人,主动佩戴上了“BYD”的LOGO。
  很难想象,到今天为止比亚迪还只是一家涉足汽车行业不到5年的企业,人们开始对它的创始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是这么一个“年轻”的企业获得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巴菲特的青睐。针对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技术恐惧症”,王传福说,这种恐惧正是对手给后来者营造的一种产业恐吓,他们不断地告诉你做不成,投入很大,研发很难,直到你放弃。汽车?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堆钢铁”。对于今天的成绩,王传福淡定的看待,他一直强调自己还没有达成最终的目标,他还在这场经济马拉松的途中。
  2009年,胡润排行榜上最闪耀的明星无疑是王传福,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行业喜人前景。有人预言,比亚迪是丰田汽车未来的真正对手。
  编辑倚天
  《商道》杂志QQ群①群号:6654648
其他文献
●“年赚十万计划”活动由来    “我是一名下岗工人,有两个娃,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初中,下岗了没有经济来源,我每天都出去打临工挣钱养家。家里的积蓄快花完了,孩子的学费成了我心头的病,倚天老师能否帮我介绍一些投资小见效快的创业项目?我不想发很大的财,我只想一个月赚个三五千挣够孩子的学费。”  “我是一名打工者,去年金融危机,工厂倒闭了,我成了千千万万返乡农民工中的一员。在异地他乡打了四五年工,我攒了
期刊
公司里发工资,资深高管小D找我发牢骚,说这日子没法过了,挣的钱根本就不够花。我说你怎么和北大教授阿忆似的,小D说他和阿忆可是两回事,阿忆是在为自己挣外快找借口,小D的观点不一样,他认为钱这个东西,挣多少都没够,而且,越是有钱,越是觉得自己是个穷人,因为人的收入到了一个层次,就会产生很多不得不花的费用,开销比收入上升得快的多。  突然想起前几天无意中看到的一张记帐单。那天中午,刚来半年的公司新员工小
期刊
如果废旧物都能得到回收,其中的一半左右进行深加工,其产值超过万亿之多。    农民创业的实质就是农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同时吸引外部生产要素,在农村就地发展第二、三产业的过程。具体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创业机会:  一是跟着规模企业膨胀裂变创业。主要是规模企业不断膨胀裂变、延长产业链、发展配件配套企业,形成“雁阵效应”。这些企业前向和后向延伸辐射带动小企业共同发展,双赢共荣。开始时是进行车间、班
期刊
为了能让销售人员有的放矢,各大小企业拼尽其能,不惜花重金聘请洋教头,来个土洋结合,但效果往往一般。我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地利”,也就是说中国和外国的环境不同,人们的生活理念和习惯也不同,造成了很多技术不能合理的应用。前些日子闲来无事,拿起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看了一看,却使我眼睛大亮,原来在三千年前,孔夫子就已经对如何做好销售进行了阐述。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笑,但请大家先慢慢品味,自然就了解
期刊
失败的原因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力低下,而是面对不好的环境,很多人失去了平静的心态,乱了方寸。    周星驰在他的作品《喜剧之王》中刻画了一个跑龙套的小演员,经历无数的轻视、打击,经历了无数精神和情感上的痛苦,始终不放弃自己成为大演员的梦想,战胜诱惑,终获成功的故事。  有人说,这是他自己人生经历的写照,人们也都能读出影片中的他那笑中的泪水。诚然,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并不鲜见。然而,正如童话里所揭示
期刊
1、创业者需要良好的教育背景  总的来说,曾经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做起生意来会容易一些,这是不用怀疑的。但是能不能创造工作成果的关键在于创业者是否继续保持学习的心态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那一张文凭。  2、创业者必须比别人来得聪明  聪明人固然反应快些,但追求成功的旺盛企图心,却未必比另一位智力中等、竭尽所能的创业者强。同时,生意上大量的决策,往往不是靠聪明脑袋想出来的好点子来决定,而是依靠全面市场
期刊
曾经有个企业的业务人员每次去收款都不顺利,后来该客户在一次与我一起喝酒的时候,客户无意中提及:如果有事要找到该业务人员,只要打电话叫他来收款,保险他准时赶到。   记住,一个纯粹的讨债人是不可能与商人合作成功的。    虽然近年来市场环境较前些年规范了很多,但是追讨应收账款仍是每个企业、每个销售人员都要面对的问题。有的企业辛辛苦苦一年经营下来挣了不少钱,可年终结算的时候一看,一大半是应收账款。于是
期刊
有关调查显示,70%的社会购买力来自女性。    行业一:彰显个性  随着市场环境的成熟和竞争的加剧,老老实实做传统零售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几年前流行的那种“跟风创业”更是鲜有市场。店铺只有在追求个性张扬的努力中,才能吸引住顾客挑剔的眼光;只有拥有鲜明的个性化,才能使你的店铺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减少竞争的同时开拓发展空间。  目前在国内市场中,个性化概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商品个性化,主要是
期刊
开药店赚大钱    纵观全国十大药品零售市场,可以称得上热闹非凡、精彩纷呈的非武汉莫属了:因价格战闹出纵火事件,惊动中央国务院;随后便是与价格战针锋相对的“价格联盟”;紧跟着还有大规模的物流建设竞赛……  时下,江城又展开了新一轮的为抢占网络终端而进行的加盟争夺战。在这场加盟争夺战中,同济堂、春天、九州通大药房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抛出各自的优惠条件。  “能把武汉的药品零售市场做好,就能
期刊
原告:北京米兰春天婚纱影楼  被告:北京巴黎婚纱摄影公司    案 由  北京米兰春天婚纱影楼与北京巴黎婚纱摄影公司均是从事婚纱摄影等各项服务的营利性企业。巴黎婚纱摄影公司为宣传本公司业务,多次在报刊《精品购物指南》上发布介绍该公司婚纱摄影业务的广告,使用了“北京婚纱的旗舰店全国NO.1、营业面积NO.1、豪华NO.1、服务NO.1”、“再创北京摄影NO.1、营业面积达1500平方米”以及“加赠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