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体会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k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促进数学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利用信息技术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引导作用,以及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情境创设;主动参与;恰当应用
  
  信息技术的兴起和迅猛普及对传统的数学课程和教学提出了挑战,也为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带来了生机. 多媒体所提供的丰富信息与资源共享功能,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开发智力和发展能力的学习资料.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基于这一理念,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教学强调情境的创设. 保加利亚的洛扎诺夫认为:“环境是暗示信息的重要而广泛的发源地.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直观、生动的情境中去学习,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他们所学的数学是鲜活的、是有用的,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迅速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 传统的教学只凭借教师的语言创设情境,单调、枯燥,如果把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就更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动态、闪烁、缩放、快速切换、反复等功能是多媒体所特有的,它可以创设数形结合,声情并茂的动态情境,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画面中体会. 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进而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函数y = A sin(ωx + φ)的图像”这一节中,教师可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向学生演示函数y = A sin(ωx + φ)的图像由函数y = sin x的图像生成的过程. 可以用一个动画来演示函数y = sin x的图像,先改变振幅再改变周期继而改变初相角成为y = A sin(ωx + φ)的图像的整个过程,然后指导学生上机操作,输入A,ω和φ,观察图像的变化,探索A,ω和φ,对图像的影响. 随着电脑图形的不断变化,运用慢镜头重复演示,学生通过目睹现实、同学之间的互相讨论、教师的点拨指导等反馈中,较好地领悟了变换的本质,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恰当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虽然在教学中有其优势,但并不意味着整节课乃至每节课都要使用,尤其是数学,不宜滥用. 我们应该体现“适用”的原则,当用其他媒体可以达到目的时,则不必使用信息技术,例如,椭圆的画法及定义,实际上只要教师上课时带上一根绳两个图钉,就能非常生动直观地画出椭圆,并由此很方便地导出椭圆的定义. 信息技术应该用在需要的地方,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来使用多媒体软件,编制相应的课件,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学并顺利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如:平面几何图形的显示,立体几何图像的观察,复杂计算过程的展现,函数变化的动态过程,几何证明的直观解释,轨迹问题的探究,等等;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对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解非常重要.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应明确用途,精选内容,体现实用性,真正实现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可以达到使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仍有许多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要求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潮流思想理解不透彻,不是忽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是过分地追求信息技术的效果,致使信息技术成为高级的黑板和粉笔.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虽然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促进教学的现代化. 但应用时要注意使用的“度”. 第一要把握好“长度”,预防教师沦为“放映员”——只顾忙于播放预先准备好的课件或剪辑的资料,让计算机来唱“独角戏”,教师反倒“置身事外”. 而让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刺激状态,容易造成学习疲劳,降低学习效果. 第二要注意“动、静态结合度”,不能过于追求“动态”效果,小题大做,如某些课件插入一段音乐或演示只通过动画等虽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严重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课堂教学……第三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信息技术的操纵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设计者. 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归纳、反思、评价. 要引导学生如何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筛选、吸收,如何掌握浏览信息,获得知识的方法,如何识别、收集、利用和编辑可获得的信息,如何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与同学、老师研究、交流探讨学习问题. 让学生在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学习新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第四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 例如,在计算机上实现所设计的算法,用操作软件探究图形的规律等,只有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真正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亲身经历和体验,才会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应潜心钻研现代教育技术,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显国.多媒体设计与运用艺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7.
  [2]王林全,吴有昌.数学教学与学业评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0.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转子双馈系统设计原则、目的和提升机电控系统的配置要求,分析了工艺及行程控制系统,并说明了主井提升机控制方式和提出的整体方案,进一步提出了主要技术性能、特
结合《工程力学》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对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
为掌握乌鲁木齐地区牛、羊包虫感染现状及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现状和防控措施实施情况等,分析评估家畜包虫病损失和流行的风险因素及家畜包虫病导致的公共卫生风险。乌鲁木齐
【摘要】 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导致有些学生进入初中后,无法适应,成绩逐渐下降,渐渐对数学失去了学习兴趣. 这也促使了我们中小学数学教师开始正视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关键词】 中小学数学教学;成绩;衔接    任教5年来,我发现一部分在小学时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其数学成绩却每况愈下,甚至不如小学时成绩一般的学生. 究其主因,是由于初中数学教材,较之小学难度深
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多年了,笔者所在的地区举行了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但其中涉及计算的教学内容却相对较少.笔者与部分上课老师进行了交流,听到了他们对计算教学的反映:“计算教学课很
【摘要】数学教育在对学生的良好个性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这个话题详细地分析了在高中数学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  【关键词】数学;教育;良好性格    一、个性的概念和特征  个性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它是个人独有并稳定存在的.  个性的本质特征有以下几点:首先,个性是一种可以全面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因素,它对个体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我们说个性具有整体性;
【摘要】数阵问题就是类似于课本中的杨辉三角的“摆阵”,把一些数字,按照一定规律排成若干行和列,形成数阵,以考查数列中的等差、等比数列性质及相关的知识.此类问题能较好地考查到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合理推理,即考查了学生的观察、归纳、类比能力.因此我们在高考复习数列时对这类题型要有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高三数学;备考;数列问题    数列是每年高考的必考考点,也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新教材改革
锚纹金龟子(Anisoplia agricola Poda)又名十纹金龟子,以往是罕见的一种昆虫,惟在苏联一些有关资料上有所记载。1960年7月上旬,正值冬麦抽穗期在阿勒太专区的布尔津和哈巴河两
期刊
【摘要】用G(2n)表两个奇素数之和等于2n的表发个数.命前r个奇素数P  【关键词】孙子定理;逐步淘汰原则;对数函数;黎曼ζ函数    1.介绍和历史背景  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了关于整数与素数之间的两个推测.其中推测(B)也是核心推测: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2.证明思路  素数的分布是所有素数的核心问题.对于推测(B)也是一样.先简单介绍一下素
梨木虱(Psylla pyricola Foerster)遍布北美梨产区,它对防治它的许多杀虫剂产生了抗性,能够防治它的最后一些杀虫剂如杀虫脒(Chlordimeform)、乙滴滴(Perthane)也相继停止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