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y6543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导致有些学生进入初中后,无法适应,成绩逐渐下降,渐渐对数学失去了学习兴趣. 这也促使了我们中小学数学教师开始正视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关键词】 中小学数学教学;成绩;衔接
  
  任教5年来,我发现一部分在小学时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其数学成绩却每况愈下,甚至不如小学时成绩一般的学生. 究其主因,是由于初中数学教材,较之小学难度深,容量大,学习压力陡然增加. 而刚上初中的七年级学生年龄尚小,如果还用小学学习方法来处理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另外,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常规教研活动中,中小学数学教师缺乏相互交流的意识. 因此,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数学教学具有延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能衔接自然,是摆在我们中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以下我就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认识.
  首先,要提前让学生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初中数学是小学知识的开拓和扩展,并且已经初步进入抽象化、概念化、逻辑条理化的层次,对学生记忆、理解应用、推理归纳都比小学有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需要从小学就培养学生养成以下几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
  (1)提倡课前预习,养成自学习惯. 初中数学课堂知识容量增大,如果学生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学习新课,必然会对一部分知识一知半解,甚至会感觉听课比较吃力. 因此,我们小学部的高年级数学教师应注重学生的预习指导,加强预习训练,使学生逐步体会到寻求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2)促进专心听讲,鼓励课堂思考. 课堂学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课堂上,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勤做笔记、勤思考的习惯. 有时,为了鼓励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我会请学生上台直接讲解他的思路,如果讲解得好,给予适当的鼓励. 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上课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学习兴趣也增强了,课堂学习效率得以提高了.
  (3)规范作业格式,加强基础训练. 由于小学阶段的教学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所以当学生进入初中后,虽然独立意识日趋提高,但并未成熟,逻辑推理能力较差,突出表现为部分学生作业不能独立思考,解题格式不规范,步骤混乱等. 为此,教师必须在平时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以身作则,即教师要在解题规范上为学生做好榜样,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模仿的范例;二是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规范作业的重要性,对那些不规范的现象及时予以纠正,养成自觉订正的好习惯. 三是加强基础知识训练,基础知识是数学解题的思维源泉. 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中可以感悟知识点的脉络,达到巩固、深化理解的作用.
  (4)学会及时小结,强调温故知新. 由于初中课堂容量大,课时紧,如果不及时进行小结,做好复习,所学知识就不能及时掌握,导致越学越累,越学越怕. 所以,要培养学生自觉复习、小结的能力. 比如:每周进行知识梳理;整理纠错集,等等.
  其次,教师要做好教法及教学内容的衔接
  1. 小学教师要自然“启下”,让学生能以最佳状态进入初中
  (1)熟悉中学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和重点
  首先,为了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真正意义上的联系,我们必须熟悉掌握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数学教材体系. 例如:小学教材中的几何初步知识是为中学的几何知识作铺垫的. 以作图为例,新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因此,在小学平时的教学中应认真进行操作性练习. 如:①过直线外的一点作直线的垂线和斜线,测量该点到直线之间的各条线段的长度,找出其中最短的.②过角内的一点作两边的垂线和平行线,看哪种画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等等,所有这些实际操作的训练能为初中平面几何的学习奠定直观的基础.
  (2)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
  由于学生年龄性格特点及教材内容的影响,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讲得细、练得多、直观性强;而初中老师则是讲得精、练得少、抽象性强. 这也导致了两种极端的现象,即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自觉预习、复习的能力,而到了初中,由于教师的相对管理时间较少,许多自觉意识差、钻研劲头不足、自控能力弱的学生出现成绩陡滑.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教学模式,小学部教师有必要在自己的教学管理方式上进行改变,当然主要是针对高年级学生. 如,我们可以适当地安排自学课,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学,增强学生的总结归纳意识,等等. 我们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其养成积极思考、遇事说理的习惯,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拙学为巧学,以尽快适应初中教学的要求.
  2. 初中教师要完美“承上”,让学生能渐入佳境
  (1)小学教材的内心渗透
  教学是相互的. 不仅小学教师要熟悉中学教材,同样,中学教师也应该把小学教材的知识渗透内心,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中小学教学真正的衔接.
  如:几何知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中学教师应该明确这个性质在小学时就已经学习,而且当初是以“撕、拼”得到结论的,即撕下三角形的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 这一过程主要是利用操作发现得到结论. 中学教师在中学教授该知识点时,可以事先与学生一起回忆这种方法,然后指导学生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严格证明这个结论,体现数学的严谨性.
  (2)教学方式的转变
  由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根据教材特点,针对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充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对数学有更直观、更亲近的感觉,从而成为他们快乐学习数学的潜在动力. 到了初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增加而导致很多教师忽略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本质. 其实,正是因为中学教学内容更抽象,更符号化,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中学教学更应该延续小学这一教学方式. 在平时的新课教学中,中学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处理教学内容时多举实例,增强教材趣味性、直观性;多用教具演示,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增强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保持住学数学的兴趣.
  总之,作为中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都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通过认真分析研究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联系,为更好地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从而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乃至更高层次的学校一直都能持续、和谐、全面地发展.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教师,谁都希望学生对自己的学科感兴趣;作为学生,对哪门学科感兴趣,这门学科的成绩也就会好一点.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 决定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有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教学水平是客观条件,学习兴趣则是主观条件;二者权衡,兴趣则更为关键. 尽管你教学水平很高,如果学生不感兴趣,也是枉然. 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首先应该做的不是急于教一加一等于几
数学解题后通过回顾,不但可以巩固课本中的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还可以从中判断结论的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总结、归纳、概括综合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讲题完毕和学生完成作业时,都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一、解题后回顾应做到下面几点   第一,考虑本题目所含的知识点在每一个细节中应用是否正确,推理论证是否合理. 第二,考虑整个解题过程中较冗长的部分是否可以再简练,以使数学语言
随着人们对互联网要求越来越高,现存的互联网体系结构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像安全性能差、服务质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等等。现今对网络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现
本文选择大沙鼠作为实验对象,采用0.25mg/kg雷公藤甲素为饵料,以确定灭效和最佳投饵量。
本文根据电子企业在库房存储管理方面的需求,在对当前国内外已有的库房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Struts技术,研究设计了电子企业的库房管理系统。
本文阐述了转子双馈系统设计原则、目的和提升机电控系统的配置要求,分析了工艺及行程控制系统,并说明了主井提升机控制方式和提出的整体方案,进一步提出了主要技术性能、特
结合《工程力学》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对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
为掌握乌鲁木齐地区牛、羊包虫感染现状及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现状和防控措施实施情况等,分析评估家畜包虫病损失和流行的风险因素及家畜包虫病导致的公共卫生风险。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