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vasa基因克隆及在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ma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利用中华鳖为研究模型进行爬行类生殖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等生物学研究,克隆了中华鳖vasa基因的c DNA序列,全长3865 bp,包括5′端非编码区90 bp,3′端非编码区1699 bp,开放阅读框长2076 bp,共编码691个氨基酸。中华鳖Vasa氨基酸序列包含DEAD-box家族蛋白8个保守保守功能域,在N末端有4个RGG重复序列和2个GG富集区,与小鼠Vasa蛋白的同源性较高(72%)。荧光定量PCR的结果表明,中华鳖vasa m RNA主要精巢和卵巢中表达,其他体组织中均难检测到表达。卵巢冰冻切片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中华鳖vasa m RNA在生殖细胞中特异表达;在卵子发生过程中的不同发育期卵母细胞中呈现动态的变化。即vasa m RNA在初级卵母细胞及生长期卵母细胞中表达最强,且均匀分布在细胞质中,随着卵母细胞的逐渐增大,信号逐渐减弱,直至在成熟的卵母细胞中几乎检测不到表达信号,说明vasa可能在中华鳖早期卵母细胞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同时,vasa基因可作为中华鳖生殖细胞分子标记物,根据其m RNA的表达水平来鉴别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母细胞。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中华鳖胚胎生殖细胞发育及配子生成,特别是研究中华鳖,乃至爬行类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的起源、迁移、分化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组织形式,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索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活动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深入掌握。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写作教学进行时的探索者们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读,发现了儿童写作全程中“教”的应然存在,主张写作是课程,教师不能放弃教学,确定了教的必然重心为教写作思维,以“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正>泰国的佛教文化漫步在泰国首都曼谷的街头,你会觉得有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在车水马龙的街头,随处可见佛龛和供奉的佛像;而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又随处可见那些露着纹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