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声有色和情景交融中学好语文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课本为主要载体、以综合性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语文学科怎样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我将从一、创设语言情景,培养学习兴趣;二、提高语感能力,开启智慧大门;三、再现艺术境界、激发学生想象。这三个方面进行正面论述。
  【关键词】 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感知语言;培养语感;创设情景;激发想象;学好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多媒体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育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从一开始的录音机、幻灯片,到后来的投影仪、录象机、电视机,直到现在的实物投影仪、音像结合语音设备、电脑等,高新科技多媒体教学手段层出不穷。这些现代化的视听教学生动、形象、且感染力强,恰当运用,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
  语文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没有哪一个学科的学习不涉及到语文,学生在上语文课的过程中,其实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在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结合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文教学就可以借助各种媒介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作为语文教师,我经常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深深感到多媒体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一、创设语言情景,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人都带有趋向性的一种心理特征,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积极性就会明显地提高,才能乐于接受,这正如孔子说过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悦耳的声音、亮丽的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优美的画面等形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其他媒体所远远不及的优势,不仅为学生提供有声有色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再现情景,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4课雨果写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时,我就针对农村学生的知识面狭窄,问起巴特农神庙,竟无人知晓。我就找到有关这一课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制成课件给同学们看,看见巴特农神庙、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等图片时,被神奇的建筑震惊了;在学习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作文教学中,我特意针对第一个大问题“记住历史,珍惜和平”中的第二项活动,事先把我爷爷(刘之泉曾毕业于黄埔军校十五期步兵作战科)遗留给我的黄埔军校校徽、抗日军功章、抗战纪念章,以及后来的起义证、党费证等证件和文字资料,设置成教学课件,当学生们观看了实物,有些学生说没有看清楚,还没有看好时,我又立即通过多媒体放大在白板上,学生们在又惊又喜中看得目不转睛,啧啧称赞,又通过国共两党的有关文字资料,看得津津有味,真正理解了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那段峥嵘岁月,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忱和作文积极性,这次作文每一个同学都写得非常好;在上第14课黄传惕写的《故宫博物院》时,我发现学生从课文后面的故宫简图中,观察到的景象与课文描述的景象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大多数学生又没有实地观察的条件,抽象能力也比较差,我便把实景图片放到一块,模拟作者参观的路径,按照中轴线从南向北介绍故宫,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故宫的布局特点。同时,这些实景图片令“参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故宫宏大壮丽的规模,太和殿的精致辉煌都一一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叫个个都感到身临其境,非常壮观;在上第21课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我让学生们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不看课文,先集中观看特级教师实景讲课的教学光盘,听配乐朗读,优美的语言、动听的音乐,精彩的画面,充沛的感情,把学生带入了一个阳光明媚、鸡犬相闻、人们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中,让他们沉浸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心灵得到净化。
  二、提高语感能力,开启智慧大门
  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没有正确的感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语感的训练不能凭教师的三言两语,而是要以形象思维理论为依据,以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为手段,多重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受,给每人赠送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例如在上26课郦道元的《三峡》时,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是:文章怎样把三峡形势的险峻和优美的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我课前依据课文设计景图:将两座山绘成像农户的铁大门那样,两山夹缝中滔滔长江水急流回旋,冲破两山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借助幻灯投影,物象直观,由文到图,学生就能理解“两岸连山,略无缺处”的意义,对文章意境的理解就容易了,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对学习的知识越容易理解和巩固。而语感训练的关键在于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7课《雷电颂》时,先找到一个表演的录象让学生边听边看,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感知形象——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屈原行吟图。学生在活灵活现的具体形象和音乐、场景的渲染下,对于屈原的爱国情感有着直观形象的表现,感知的效果相当深刻,自主学习的效果也得到升华。
  三、再现艺术情景、激发学生想象
  初中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就能很好的激发并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说话能力,而多媒体就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运用手段。例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先引导学生赏读这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从文字中感受春天的独特的美,接着用音乐渲染气氛,让学生伴随悠扬的古筝曲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此时学生已经用画笔在自己的脑海中“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了,最后用课件出示春天的各种图片,优美的景色激发学生想象的源泉,将他们融入心中。这时让他们拿起笔来用文字、诗歌赞一赞、夸一夸春天的美景,抒缓的音乐,伴随着画面的变化,学生们很快就写出了一段段优美的话语。
  在多媒体教学中鲜活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确实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难忘的印象,对课文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有时候甚至能起到“以一抵十”的作用。因此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巨大作用,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到最佳结合点,努力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总结了层流洁净手术室的门户管理,包括工作人员通道管理、手术患者通道管理、手术间管理和污物通道管理。认为严格的手术室门户管理,是确保手术室空气环境达标的重要手段。
【摘要】“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产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124-02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
【摘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为主线,而职业能力则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职业能力的发展是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创业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明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積极采取措施,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确定职业定向,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在当前形势下,腐败问题成为危及党和国家命运的心腹之患.尽管党和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惩办了腐败分子,但由于措施不力,致使腐败现象肆意扩张,疯狂蔓延.防腐保廉是一个庞大的系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一鸟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慢型乙型肝炎患者给予门冬氨酸一鸟氨酸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情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把握时机及时展开练笔,就能让小练笔水到渠成地融入课堂,与阅读“结伴而行”,达到深化阅读、训练表达、锻炼书写等多重功效,实现课堂小练笔的有效性,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  【关键词】语文课堂 小练笔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61-02  与单元作文训练相比,课堂小练笔机动灵活、形式多样,学生没
介绍了集成医疗企业(IHE)-Connectathon测试在中国的开展情况与IHE在目前医疗信息化系统集成中的应用状况,针对基于IHE的集成模式与现行医院信息化系统集成模式的冲突,将这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