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共识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温岭模式”实践的分析

来源 :社会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to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型时期的中国基层治理面临共识困局,“温岭模式”为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共识的形成提供了借鉴。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共识形成机制应包括:多元参与机制以保证多元偏好充分表达,信息共享机制以塑造理性的协商主体,议程控制机制以保障意见的充分交换,心理机制以营造公共思考的文化环境,偏好反思机制以推动公共理性的生成,它们的相互作用使多元偏好转化为有质量的共识。这构成了研究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共识形成的一个初步的本土化框架,为中国特色的基层协商民主的推广提供了借鉴。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凝练办刊特色,凸显刊物风格,更好的服务广大作者和读者,本刊对2020年栏目设 置做出调整,请广大作者关注本刊栏目调整,围绕本刊新设栏目积极投稿,对通过本刊匿名审稿,且符 合本刊相关栏目的文章将优先刊用。具体栏目设置信息如下.
我国省级政府存在效率损失,但是相关研究,特别是定量探讨文献较为缺乏。只有开展相应定量研究,才能精准设计规避机制消除这一效率损失。本文基于政府效率损失内涵、原因及主要表现,建立了一套由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居民经济福利损失、市场监管乏力、环境污染治理低效等5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省级政府效率损失测度指标体系,然后论述指标含义、数据来源及测度方法,为定量评估省级政府效率损失做出了有益探索。
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社区,那些全国知名小区治理成功背后的机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社区治理文献主要分为偏向宏观的模式论、意义建构视角,偏向微观的资源动员和个体主义四个视角。通过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H社区的实证调研发现,社区治理是一个微观、中观、宏观有机结合的过程。以领导行为理论和资源动员理论为切入,文章构建了城市社区有效治理的多层分析框架。框架包括规范层、具象层、操作层、支持层四个层次。规范层包括宏观社会表征、微观社会表征、中观社会表征之间的转换;具象层是规范层的具体化,包括社会
基层社会治理一直是关涉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国家政权根基稳固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政党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功能定位以及当代中国党、国家和社会的权力组织结构提出了"多层次整合"的分析框架,以此来概括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党的行动逻辑。通过对北京市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创新实践考察,发现:党为了解决其在基层社会中悬浮化、无根化的困境,构建了以党的领导为轴心体系,具有纵向多层级、横向广辐射特点的立体化权力网络。凭借这样的权力网络,党实现了对行政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多层次有机整合。具体包括:向内整合,增强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系统布局,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系统布局中,产业兴旺是前提,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是基础,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根本。然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已普遍产生了两种结构性分化,即以工业化城市化或者某种资源优势为基础的区域先发优势村庄和一般性农业生产型村庄的分化,农村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与普通农民的分化。这一分化的主要特点是一般性农业生产型村庄往往出现"精英进城、老人留守、村庄空心
斯里兰卡人民解放阵线是斯里兰卡最年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2014年该党提出“新社会主义”的革命理念,并在议会斗争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斯里兰卡第四大政党。“新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而它也会推动人民解放阵线在议会政治中的“革命运动”。
改革开放40年征程将当代中国推送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历史过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精神品质。这包括敢为人先,“走自己的道路”的首创精神;逢山开路,“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践行初心,“改革让人民受益”的价值追求;与时俱进,“不能辜负时代”的方法论自觉。这些精神品质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政治勇气,激励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将伟大的社会革命和伟大的自我革命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实施的重点合作国家之一,印尼华侨华人是倡议在印尼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倡议在印尼的实施将面临着中印(尼)贸易不平衡、印尼民众对倡议认可度不高和印尼国内排华情绪的挑战。印尼华侨华人参与倡议的实施,可促进中印(尼)经贸合作,缓解中印(尼)贸易不平衡的现状;可积极改善与原住民的关系,提升印尼民众对倡议的认同度;可借机增强自身实力,进一步发挥中印(尼)沟通桥梁的作用,助推倡议在印尼的顺利实施,实现互利共赢。
根据本刊常设栏目,现发布2019年选题指南。欢迎围绕本刊选题指南所列选题投稿。选题指南范围内的稿件通过本刊匿名审稿后将优先刊用,优稿优酬。一、理论热点聚焦(新时代·新思想)栏目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构、逻辑和体系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3.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与升华4.全球化视域中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物质经济关系出发,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不公正现象及其经济根源,并首次较为系统地阐发了其社会公正的基本思想: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社会公正的物质基础;共产主义公有制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制度保障;每个人在经济领域的真正平等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核心内容;按需分配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