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古代考砸的才子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ch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快要到了,每年高考中,都有许多考砸的考生。考砸了,是一种意外,这样的事,自古有之。在古代,哪怕你是才子,考砸的人,也是比比皆是。
  宋代词坛,柳永可谓是大名鼎鼎。这位才高八斗、风流不羁的狂生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柳永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官宦之家,父亲叔叔还有两个哥哥都是进士。在这样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柳永,特别热衷科举,年少轻狂的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柳永的词富有真情实感,通俗易唱,所以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市井平民,都喜欢柳永的词。但就是因为他的词听众太多流传太广,导致了一个人的不满,这个人就是宋仁宗。一次宋仁宗在宫内听到了宫女们在偷偷地唱柳永的《倾杯乐》,仁宗特别生气,认为柳永“薄于操行”。因此,柳永第一次科举考试就考砸了。因为心 情郁闷,柳永在第二次考试时依然名落孙山。接连两次落榜,柳永烦闷至极,为了消解内心的抑郁,他大笔一挥,写下了一首《鹤冲天》,其中有这样两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样的词句又被仁宗读到。当柳永第三次出现在考场上并考中了进士时,宋仁宗看着放榜的名单,指着柳永(当时叫柳三变)的名字说:“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于是,柳永自此“奉旨填词”,这一填就是几十年。后来柳永把名字柳三变改成了柳永,继续参加科举考试,在50岁的时候,中了进士。
  徐渭,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戏剧家。中国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与苏轼、欧阳修齐名。徐渭聪明早慧,他6岁学诗,8岁学文,13岁作《雪词》而轰动了绍兴城。按理说,这样一位神童,科举之路应该是顺风顺水,但事实恰好相反,徐渭17岁开始参加童子试,逢考必砸,只到20岁才考取了童生,之后一连参加了8次乡试,均以失败告终,那时他已经41岁。从此,心灰意冷的徐渭绝意仕途。幸运的是,徐渭后来得到了胡宗宪赏识,成为他的幕僚,他的才华终于有人承认。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胡宗宪因严嵩的倒台而入狱自杀时,徐渭一边痛心一边担心自己被牵连,以致发狂,晚年贫困交加,境遇悲惨。
  在清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创作的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座丰碑。这个人就是《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蒲松龄是一位才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能写出很好的文章,为乡里所称颂。蒲松龄从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的成绩中了秀才,被传为美谈。但接下来,蒲松龄却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在科举路上蒲松龄走了整整半个世纪。至于蒲松龄为何落第,个中原因,众说纷纭,难以查证。
其他文献
今年秋天,我终于对宝贝女儿兑现了多年以前的诺言,带她来到了辽阔美丽的内蒙草原。  那一天,夜朦胧时分,飞机降落在蒙古乌兰浩特市机场,前来接机便是闺蜜阿桑。她身材高挑,热情豪爽,开着沃尔沃越野车,样子很酷。见面寒暄几句,就把我们母女接走。  从机场到城里酒店,一路上阿桑像个导游不停地为我们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与旅游景点,还骄傲地说,这座城市不算大,但它却是成吉思汗的故乡……而我一直注视着车窗外,深深被
期刊
2006年,我第一次与和春结缘,在那里一住就是三天。掐头去尾,算算此事已过十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又因为各种机缘到访和春多次,对“她”的亲近感就这么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在熟稔之间,一想到这个地方,没来由地就会生出一种愁绪,那是不舍,是牵挂,亦或者是一种源自乡愁的迷离。  村庄一旦令人想到愁绪,那它就具有了诗意。  先让人有这种感受的,一定是村庄夏日里的风。从二十度的空调车里下来,村庄里的风立刻吻
期刊
今岁春初,首晤大沽滩古渡口。  汀水至杭川境内,其势渐雄,其流愈曲。百折千回,浩浩向南矣。沿江寻去,古渡逾六十之数。  大沽滩古渡属中都镇辖区,陆路不畅之往昔,为庐丰与中都间必行通道。汀江至此,两山钳夹,回旋急转,滔滔滚滚,如锅炽沸。出口处崖断潭深,水声轰然,浪箭迸射,形同黄河壶口,为汀水一途令船工闻而怵然之险滩。  史载,杭川汀江之渡,大抵为“义渡”。乡民捐资出粮,以供渡夫。船夫摆渡,既便利行人
期刊
与上坪土楼群的不期而遇,是在今年的夏天。  三伏天的夏日,气候是燥热的,没有一丝丝的凉风,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我们顶着烈日,驱车前往上坪探幽土楼群。车子在铺着钢筋水泥的山道上爬行。不多久,车子嘎然停在了村门口。我们下了车,穿过村寨,走了一段鹅卵石的小路,终于到达了上坪土楼群。它们由齐云楼、昇平楼、日新楼构成,统称“万历三楼”。上坪土楼群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不仅是我国纪年最早的土楼群落,还是福
期刊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蒋介石更是把他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他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大人物——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他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 “四大名臣”,是著名的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却也充满了曲折和坎坷。  五岁的曾子城(后改名曾国藩)开始学习认字,当时家里还聘请了启蒙老师教他《千字文》,七岁时跟父亲学习,九岁读完了四书五经,十岁已能吟
期刊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不知不觉中冬至已经来临,这个传统而又重要的节日,早在春秋时期,就已被先辈用“土圭测影”法确定了下来。是日,昼短夜长,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也称“冬节”、“长至节”、“亚岁”。“冬至如大年”,自古就有庆贺的习俗。如《汉书》: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晋书》: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仪式亚于正旦(正月初一)。  2005年
期刊
先来说一件事,你自己先分析判断一下,看自己的洞察力怎么样?  有两个警察在街道上执勤,他们在等红灯的时候,其中的一位警察看到一辆崭新的宝马车停在他们的正前方,车里的司机深吸一口烟,然后把香烟从嘴里拿出来,把烟灰直接弹在车内,这可是一辆崭新的宝马车!  面对这样的现象,你认为这个人为什么会把烟灰直接弹在车内呢?也许有人会说这人肯定是个土豪,钱多的是,根本什么都不在乎,把烟灰弹在车里有什么,很正常嘛。
期刊
在中国的版图上,在闽西南大地上有一块红色土地,它是民国十七年(1928)正式从龙溪县的行政区划上脱离而立县,它是悠悠九龙江干流之上一颗耀眼的“北溪明珠”,县名叫作“华安”,它地处漳州、泉州、龙岩三市交界地带,全县山深林密、地势险要,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征战之地,古有百家兵战畬地——九龙山大唐兵寨遗址、明清土堡和新圩古港市;今有红色革命史迹——红军漳州战役五峰山战场遗址、红军洞、下垅苏维埃政府旧址
期刊
绿色华安  正是热火火的天气,大暑。出门前的准备工作中,同行伙伴们互相提醒,务必作好防暑工作,比如防晒的帽子,伞,浅色衣裳……但我有足够的底气:华安嘛,山区,植被好,森林覆盖率高达72%,并且是全国有名的茶都,漫山遍野茶树茶香染绿了空气和风声。这样的地方,再热也总是宜居的避暑的,对吧?何况华安素有“北溪明珠”之称,水质一流,取一瓢刚跳出山涧的北溪水,泡一壶刚晒出的铁观音,或在近千亩的竹种园里沐清风
期刊
风情这种东西,不在肌肤,在骨子里。  但凡有风情的女子,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一个回眸一声叹息,都能搅得人心口不安,如石落水潭。  有的女子风情在于妖媚,在于泼辣放浪,在于敢爱敢恨;有的女子风情在于清柔如水,莺歌燕语。她不开口便罢了,一开口你的骨头便酥软了七分,没有招架的力量;有的女子风情在满腹诗书,口吐莲花,她的智慧是三月的春风,让你心情愉悦舒畅;还有一种女子风情在沉静安详,善解人意,她只聆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