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探索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chaowe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进行合理联想,培养思维的敏捷性进行说意练习;进行说意练习,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关键词】思维 迁移 合理想象 练习 逻辑性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
  1.1 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
  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1.2 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总结几个步骤:①摆出实物;提供思维材料;②列出加法式子的结果;③列出乘法式子,说明它的结果就是加法式子结果;④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数和结果构造口诀。让他们按步骤来独立地推导7-8的乘法口诀。
  在这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多寡不同的提示和点拨,使独立思维逐步发展。到推导9的乘法口诀时,有的学生已经几乎完全能进行推导了,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的能力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
  1.3 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如:补充条件和问题,不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说所需条件,扩题训练,拆应用题缩题训练,审题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等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进行合理联想,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运算过程的正确迅速,观察问题的避繁就简,思维过程的简洁敏捷。因此,我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为目的,要求学生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办法有以下两点:
  2.1 计算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始终有速度。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应注意抓好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的同时,狠抓速率训练,每天用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速算练习。形式有口算。如“每人一题”,“一人计算,全班注视”,发现错误,立即更正或“对口令”,老师说前半句乘法口诀,全班同学回答下半句乘法口诀,让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速算比赛,如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题的数量,比完成规定习题所需时间,使全班学生人人都能正确迅速地思考问题。
  2.2 计算过程中传授一些速算方法。
  例如:在学习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借鉴珠算的长处,教给学生“互补法”使学生知道1和9,2和8,3和7,4和6等互为补数。如计算9+2时,因为9和1互为补数,就能见9想10,得11;训练学生敏锐的感知,例如,①10 5 210÷5 210÷(5 2)10÷5÷2;②8÷4+8÷48÷4 8÷48 4÷8 4;③32-8÷432÷8 432+8÷4.
  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合理联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训练学生思维敏捷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3.进行说意练习,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遵循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问题有条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语言是思维的裁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教师对学生加强语言的调控,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够有根有据进行思考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准确无误地说出解答思路,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洁规范,逐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直观材料,使他们所学知识产生鲜明的表象。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准确丰富的感性知识,又必须通过合乎逻辑语言引导。最后大脑借助于语言,对感知的事物去伪存真,分析综合,抽象出本质特征。
  总之,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是我们当今数学教学中必然趋向。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上活初中历史课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此,我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善于联系实际、遇事明辨是非,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和充分利用“引文”、插图,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初中历史 教学 经验  长期以来,历史课的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
期刊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作者简介:谢红雨(1980-)男,河南南阳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教育与边疆发展。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的侵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千里南下在云南昆明组建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在抗战八年期间坚持办学,为中国的抗战和战后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
期刊
【摘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善于使学生的两种注意规律有节奏地交替进行,善于用多样的艺术的手段来处理“有意”与“无意”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活动 注意规律 教学效果 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注意力易分散、不持久等情况,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这不光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与老师的组织教学也密切相关。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遵循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期刊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即掌握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即掌握思想方法)。这样对于克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积极性 主动性 提高  大部分中学生在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认为数学抽象,数学枯燥、乏味,数学难学,成为一般学生对数学的第一印象。但是迫于考试的压力,却又不得
期刊
【摘要】在读懂学生的已有知识、学习困难、学习路径、思路想法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读懂学生的心理特征。如果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对教学、对学生的学习都是非常有利的。  【关键词】教师 教学 关注 读懂 学生  在我们的教学当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学生会提出一些课前没有想到的古怪的问题?学生的之间的差异怎么如此之大?反复强调了,还是经常出错?……这些问题就是教师  没有真正关注和读懂学生,如果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能力,培养学习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这是全国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由于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职高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职业中学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提高 创新 意识  国家的兴旺
期刊
【摘要】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活化” 学生生活 “语文化” 语文素养  小语《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涵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小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的多媒体所呈现的视听感受能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
期刊
【摘要】教育家卡伯曾指出:正是幼儿时代的幻想引发形成了以后所有的创造性活动。语言活动为幼儿的幻想提供了肥沃土壤,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大阵地。在幼儿教育中,还存有诸多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幼儿创造性的因素,本文欲有针对性地作出分析探讨,并尝试寻求合理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幼儿教育 语言教学 创造性思维 训练  爱迪生曾说过,应当习惯地密切注意他人成功所采用的新奇有趣的创意,只有在解决本身的问题时,
期刊
【摘要】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承载的启发、渗透和感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去亲自感受、体验、领悟。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新课改提出的这一目标,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这一课题谈谈自己的认识:①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③将数学课堂融入生活,体验数学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