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绝望与希望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jug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凭借12月的绝地反击,2012年沪深300指数年线为十字星。考虑到该指数2010年12.51%和2011年25.01%的跌幅,2012年呈现止跌迹象。
  2011年下半年,沪深300指数跌去23%,当期大盘股跌幅巨大,反映了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担忧。
  2012年初官方制造业PMI企稳反弹,3月和4月均达到53以上,加之2月和5月央行两次降准,股市也出现了企稳迹象。2012年上半年,沪深300指数的波动范围(2254-2717点)基本在2011年最后一个半月(2267-2754点)的运行区间内。
  而在下半年,宏观经济出现明显下滑,即使6月和7月的两次降息,也未能阻止官方制造业PMI8月和9月探底到50以下,创下了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股市再度陷入调整,沪深300指数较上半年下落了一个约400点的箱体。尽管当期指数跌幅并不像2011年下半年那样大,但市场中的绝望情绪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在市场普遍预期2012年A股将黯淡收官时,12月份指數却出现快速上涨,12月14日甚至创3年来最大单日涨幅。与以往不同的是,银行股在行情中的表现特别抢眼。12月的绝地反击,让市场对2013年A股表现有了更多希望和憧憬。
  总的来看,2008年底以来的行情表现,在市场内部结构上,可以概括为周期股弱于非周期股,以及大盘股弱于小盘股。虽然其中有所反复,但大的趋势没有发生过根本改变。例如,在每次反弹行情末期,当大盘股稍有表现时,反弹往往戛然而止。过去数年该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成为行情到位的判断依据。
  而就在2012年12月,上述特征出现了逆转,此前一个月,在白酒塑化剂事件冲击、创业板解禁高峰到来等一系列利空打击下,非周期类股和小盘股出现了破位下跌,11月创业板指数跌幅12.27%,明显超过了沪深300指数的跌幅。
  社会环境:相信与怀疑
  人的情绪受现实影响且与现实互动,总在乐观与悲观之间摇摆。
  以股市为例,牛市中投资人屡次经历行情在怀疑中上升的情形,对自己认为“这是牛市”的认知会越来越自信,在不断自我洗脑过程中,便真的“相信”这是牛市。这种相信,在牛市高峰期达到顶点,此时怀疑者则要经历痛苦煎熬。若把股价当作一种现实,则投资人的相信与股价现实之间呈现出“自我实现”的特征,投资人越有信心,股价越涨,这主要通过估值上升来实现(不排除投资人认知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非决定性影响)。
  然而,在股价之外,更重要的现实还包括宏观经济、行业政策下上市公司的增长趋势,事后来看,牛市顶峰恰恰是市场整体认知偏离这一现实最大的时刻。
  随后,怀疑气氛逐渐加深,且与股价表现互动,形成了趋势的逆转。进入熊市以后,对牛市的怀疑越来越大,对熊市的怀疑越来越小,直到对熊市确信无疑的程度,从而完成一个情绪周期的循环,并迎来又一次情绪和股价的逆转。
  以上是“相信与怀疑”的第一重含义和一般情况。
  就2012年中国股市而言,“相信与怀疑”还有着特殊含义。
  如前文所说,周期股弱于非周期股、大盘股弱于小盘股是过去数年市场运行的基本特征之一。尽管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屡次为大盘股“鸣不平”,但股价表现的事实还是让投资人对大盘股疑虑重重。相反,市场对小盘股的信心更强一些。
  2012年11月,在长期因素累积和短期事件冲击的合力之下,小盘股和非周期股成了怀疑对象,股价大跌。
  从股市内部结构来看,一种盈利模式在长期主导作用结束后,若没有新的盈利模式取而代之,市场就会经历一个混乱的阶段。也就是说,在旧价值被解构之后,新价值需要被建构,市场才能顺利过渡到一个新的阶段。否则,投资人就会无所适从,进而普遍怀疑一切现实。当然,新的价值观念也要经历从被怀疑到被相信,走完盛衰循环。
  新的盈利模式自有其确立理由,而一旦经受住了怀疑气氛的考验,它与股价之间就形成正反馈,从而走上“自我实现”的道路。
  例如,技术分析的有效性,有赖于市场中技术分析的拥趸众多,一旦主流资金不相信这一分析方法,不按照这种模式操作,它也就渐渐失效了。2002年之前,技术分析是中国股市中绝对主流的分析方法;随着基本分析的兴起,2002年至今的十年中,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在主流分析模式的争夺中呈现拉锯状态。按照一般发展规律,一旦股市进入弱势有效,技术分析就将失效,彻底让位于基本分析的方法。而基本分析方法的运用被越来越多的事实(股价表现)证明有效,它的地位就将更加巩固。直到市场进入半强势有效。
  同样,投资人自然对12月份大盘股上涨有所疑虑,不过,只要不出现宏观经济反弹夭折或其他低概率事件,大盘股的继续走强就可降低受怀疑程度。
  以上是“相信与怀疑”的第二重含义,与市场热点的转换有关。
  此外,“相信与怀疑”还有更深含义。
  近年来,股市表现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由弱到强。不过,在关注股市晴雨表作用的同时,投资人更应该关注社会环境对股市的影响,这一影响始终存在且更重要。
  2012年,随着微博信息传播功能的加深,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怀疑也愈演愈烈,股市中的悲观气氛多少受此影响。例如,从记者接触到的投资人来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从来不看微博的通常更乐观些。
  当增长率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的银行股PB跌到1倍犹未见底之时,它所反映的,绝不仅仅是对银行股与宏观经济的悲观,而大有怀疑一切的架势。
  对每一个个人来说,他当然有理由坚持其怀疑态度;但在哲学上,怀疑,首先意味着存在一个不可怀疑之物。正如有“白酒塑化剂不该超标”这样一个判断,才能怀疑白酒中塑化剂超标。不可怀疑之物是怀疑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怀疑就无从措手。
  对于股市来说,若在社会思潮影响下,不再相信股市投资中所具有的不可怀疑的内容,那么,不但银行股跌到1倍PB不是底,而且一切股价表现都将流于阴谋论的解释。   就像一个人在生活中虽然不必宣称他具有某种信仰、或履行某些仪式,但心中一定有某种确信的东西在支撑着他,否则,若只有怀疑,便难以解释“他仍然活着”的这一事实。
  股市中也是如此,若没有一个衡量价值的准绳,认为股价涨(跌)到多少都可能,那么怀疑之下,就只能相信自己的赌运了。从逻辑来看,这样参与股市毫无理性可言。
  上述所言“不可怀疑的内容”,在股市中,就是基于现金流贴现的股票价值;对中国社会而言,就是社会进步的大方向。
  以上是“相信与怀疑”的第三重含义。
  例证:巴菲特与索罗斯
  对于股票投资这样一项复杂的人类活动,采取“完全相信”或“完全怀疑”的态度都是不可想象的。其中参与者的心态,必然是相信与怀疑交织的状态。只不过,由于个人经历和理解的差异,两者的比例有所不同。
  例如,有人心态上“相信”的成分较大,就会认为投资中可以把握的确定性大;若“怀疑”成分较大,则会对投资中的不确定性更加重视。
  两者相同之处,是同样需要不断学习、扩大能力圈,来提高对于他个人的确定性部分;同时,面对无法避免的不确定性部分,要有切实有效的处置方法。
  “相信”的最典型代表是巴菲特。对他而言,以基本分析为工具、在严格的条件约束下(一生只做20个投资决定),所选取股票的投资价值高度确定,足以抵抗市场情绪波动带来的估值的不确定,因而立于不败之地。
  巴菲特应对不确定性的利器,是“安全边际”,这因此可说是他投资哲学的精髓(一般来说,如何应对不确定性是任何投资哲学的精髓和关键)。
  所以,对于巴菲特来说,判断股票买入时机很简单,但股票卖出时机却很难判断。因为,买时有安全边际作为判断依据。举一个中国股票为例,最典型者如贵州茅台。早期买入茅台股票,无疑有着足够的安全边际,该股也因此成就了中国第一批价值投资者。但在目前,茅台的增长可能仍未结束,投资价值未必没有,但由于不再具备安全边际,其持有者面临着巴菲特投资沃尔玛和可口可乐时的困境——有可能错失卖出高点。
  A股银行股的例子正好相反。若在3年前买入银行股,尽管这些公司3年间业绩增长1倍,但估值跌去三分之二,结果反而亏损巨大。究其原因,就是3年前银行股3倍PB的估值缺乏安全边际。作为对比,若依据过去3年买银行股亏损的事实,认为银行股1倍PB也不是底,则如前文所说,否认了股市投资中的不可怀疑之物。安全边际之下的股票价值,就是不可怀疑之物。
  “怀疑”的最典型代表是索罗斯。他的投资哲学,建立在“市场前景高度不确定”这一判断之上。他与巴菲特认知上的分歧,恐怕与两人的不同经历有关。
  对于索罗斯来说,市场是高度不确定而且难以预测的,只能在“试错”中艰难前行。
  巴菲特以安全边际应对不确定性,索罗斯的武器则是“止损”——判断错了就在第一时间认错退出。前者的风险控制在于买入前检查安全边际,后者的风险控制则是在买入后不断观察事实是否验证认知。
  这也是检验价值投资者的一个标准。对于一个宣称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来说,若只能依靠事后屡屡斩仓来减少亏损,那么,不是对价值判断的能力差,就是其价值投资的说辞在自欺欺人。
  展望:2013,银行股强于创业板
  以12月4日1949点的最低点计,上证综指(此处用上证综指,是因为沪深300指数的历史数据较短)2012年振幅27%,创出2003年(振幅26%)以来新低,不仅远低于2006-2009年132%、141%、232%、89%的振幅,也低于2010-2011年的43%和44%。
  一般而言,这预示着2013年指数振幅的扩大,这有两种可能:一是考虑到12月份银行股的出色表现,指数将向上拓展;二是2013年上半年指数还需有一定跌幅,才能为下半年的反弹打开空间。
  在可能展开的新一轮经济周期中,尽管该周期的力度与持续时间难以判断,但释放制度红利来换取经济增长的路径基本锁定。而释放制度红利的领域中,金融业可谓重中之重。
  以中国的现实而言,在金融业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之前,让本土金融机构中的主力军——商業银行——获得金融业经营的全牌照,是极有可能的政策选项。以此来做强商业银行,抵御潜在的坏账风险冲击,以及迎接对外开放的挑战。
  另一方面,从香港股市来看,2000年牛市在恒生指数到达18000点结束后,小盘股便再难有表现机会,即使恒生指数后来上到31000点,绝大多数小盘股也没能翻身。
  在成熟市场,小盘股平均估值一般低于大盘股。在更严厉的退市制度之下,A股小盘股与大盘股的估值倒挂现象有望改写。
  对于投资人来说,若能找到适当的操作手法,做多银行股的同时做空创业板,是2013年最有盈利确定性的一个策略。其次,是买入银行股单向做多,这种策略的风险在于,市场高估了新周期的力度。根据投资理论,股票投资的收益率,不取决于现实情况,而是取决于现实情况与市场预期之间的落差。所以,银行股是否能够引领一轮牛市,还要看新周期的前景能否符合市场预期。
其他文献
企业合并的会计问题向来是会计领域中最复杂且争论最多的领域之一。最近财政部结合我国国情,颁发了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
文化知识差、科技水平低、职业能力弱是我国农民现状的特点,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不断地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新时期,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在由传
自尊作为自我人格特质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是个体对自我的一种评价或态度,能够影响人的生理及行为反应.迷走神经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神经,通过控制心脏的活动来调节个体的活
税收筹划的纵深发展,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有“营改增’改革,使一批企业面临纳税身份的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有其认定标准,选择不同身份会影响增值税
社会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活跃衍生出多种融资渠道和工具。以股票和证券等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模式的发展,给以间接融资为主体业务的商业银行带来挑战。商业银行如何在直接融
一边是银行业盈利增速继续保持高增长,一边是银行股的估值跌入谷底。  受经济下滑和降息的双重影响,2012年三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降至20%以下。然而,相比沪深两市2493家上市公司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6%而言,银行业的盈利增速仍保持明显优势:三季报显示,16家上市银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平均增速为17.44%,其中,华夏银行(600015.SH)以40.41%的同比增速排名第一,而排名垫
作者结合军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现状,通过探讨建立文献传递管理体制、开发系统平台、打造文献传递模式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认为可以依托各院校馆的特色馆藏,实现资源整合开
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由于高校礼仪教育的欠缺,使得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礼仪素养缺乏而影响到其就业.为此,高校应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下,全球各国都出现金融企业自由化的影响,因此金融行业也明显表现出复杂和特殊的特点,所以一旦金融风险出现之后,很快就会面
由于结构调整等诸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食品国际贸易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然而食品国际贸易的绝对量仍保持稳中趋升的走势,每年的贸易值保持在4000亿至5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