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来源 :哲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wang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高职院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如何适应高职院校特殊的发展变化,成为各校体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对此,我们应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 探讨和研究适合高职院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俱乐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4X(2009)02-0005-03
  
  1.前言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高职体育教学同样要正视信息时代对未来提出的新要求,顺应教育改革大趋势,引进新的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教学体系。本文是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2.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毛振明博士在《体育教学模式论》中把体育教学模式定义为:“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
  另外,杨楠认为:“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或规律的体育活动的策略和方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群体系。”
  对于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还有很多,我个人理解为:体育教学模式应该是遵循它的教学规律,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结构框架和教学程序。我们不能把“模式”简单地理解为教学的方法或手段,它是教学的大结构框架,是一个体系,它包含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实际操作的程序,有教学的策略,还有评价标准。
  
  3.我院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3.1指导思想
  属传统的“三基型”,即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主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
  技术和技能,对促进教学规范化,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方面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与模仿状态,对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探索性、创造性学习不利。
  3.2课程设置
  我院从2008-2009学年开始,将体育课缩减为一年。这就违背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也不符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同时,这也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延续性,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到两个运动项目的技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3课程内容
  3.3.1时至今日,我院体育教学中的公共课程内容,基本上以篮球、排球为主。理论部分主要以每个项目的《规则》为主,简单介绍技、战术,至于其健身的基本原理与锻炼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等谈之甚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也难以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生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3.3.2实践部分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突出运动技能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为主。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不能切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没有很好地考虑各专业所需的身体素质要求。
  3.4实践课的教学形式
  还是男女混班上课,每班人数40-50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以“放羊”或“半放羊”的方式教学,导致教学目的难以实现。
  3.5课程评价
  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一般分三方面,一是运动技能(占50%),二是身体素质(占30%),三是平时成绩(占20%)。忽略了理论考试,这不利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4.体育教学模式改革
  
  4.1改革目标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大部分奔赴生产、工作的第一线,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他们进入社会的资本。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首先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第一),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较强的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4.2改革方向
  4.2.1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 将体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融于一体。科学性是体育课程内容现代化的突出表现。实效性是指在加强基础知识、技能传授和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有用、最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比如,我院电力系有些专业毕业生的工作重点就是野外测量与电力线路的架设,这就要求具备很好的体能,有长时间、长距离徒步的能力,还要有登山技巧和拉牵重物的力量素质。因此,在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时,就应考虑安排一些耐力跑练习、力量练习,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类似拔河的对抗练习、爬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拉练”或定向越野。电子和财会专业,可安排前、后抛实心球的练习,或直立负重、俯身抬体等,以利于增强学生的腰背肌群的力量,防止颈椎病及躯干后部肌肉劳损等职业病的产生。文秘办公自动化专业,可通过仰卧起坐、踢腿、健美操和体育舞蹈等,训练学生的柔韧性,上肢的灵活性,以加强学生的体形练习,培养学生的气质等。趣味性是指体育教师要重视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4.2.2综合化、多样化体育课的内容安排既要有技术教学,又要有锻炼内容,项目应多样生动。要结合不同专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大身体素质练习内容的比例,把基本技术与专业基本素质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其综合性和多样性。
  4.2.3竞技化竞技运动是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素材,但要把那些技术复杂、难度较高的竞技项目进行加工改制,根据需要给予简化。练习的形式也应因人而异,不要“一刀切”,不必要求大家都做成一个样。
  4.3 “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
  “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特征是: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其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是:在一年级开设专项选修课,二年级以上采用俱乐部形式进行教学。这种体育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在于:注重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与课余体育活动的连贯性和统一性,使其形成课内课外一体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即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能运用其掌握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还打破了系和专业界限,使学生在俱乐部教学中广交朋友,培养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良好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人际交往能力。“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较优越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
  4.4 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与策略
  各种体育教学模式均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优越性,相比之下,“俱乐部型”教学模式更能切合我院实际。因此,笔者建议:一年级选修,二年级以上不分年级、不分专业地采用俱乐部教学模式,以延续教育,同时体现课内课外一体化。
  4.4.1一年级选修择优保留传统教学内容, 并根据实际, 结合专业需要, 挖掘创新教学内容。身体素质练习内容,更应根据专业需要而设置。
  4.4.2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符合我院实情。它弥补了体育教学资源的不足,给学生注入了新鲜血液,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发挥了他们的特长,使校园体育文体活动更加绚丽多彩。
  俱乐部式教学运作构想与设计:以体育教研室为主管部门,根据实际设置各单项俱乐部,单项俱乐部以专职指导教师以及学生骨干为领导。俱乐部的运作方式主要是以学生参与的集体课外活动为主题,教师辅导为主要形式,并与主管部门及教师互相配合、互相协作。俱乐部的具体职能包括:(1)体育教研室全方位地管理各个单项俱乐部,俱乐部实行会长负责制,设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俱乐部干事。一切服从主管部门,实行自治、自理、自我发展的管理模式。(2)俱乐部下属辅导教师,各个俱乐部班子成员,必须服从指导教师的领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3)由主管部门或教师及俱乐部会长联系对外比赛,并负责比赛管理。(4)学院各单项的体育运动队,可放到对应的俱乐部中,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定期、定计划进行训练。还可充分发挥这些队员的特长优势,辅导俱乐部其他成员得到提高,使俱乐部更具生命力,以此促进学校群体活动的普及,提高体育运动的知名度,让学生更充分、更有效地参与其中。(5)拓宽学校群体的范围,促进俱乐部机制的协调发展。俱乐部以体育交流形式建立校际、校企的交流,增加体育的传播力度,营造校园业余文化氛围,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以单项俱乐部为组织形式的学校群体活动,不但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以及社会性,而且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个性发展是个极大的促进,还能有效地促进学校群体
  活动的长期进行,丰富了校园文化。
  
  5.总结
  
  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学生进入社会的资本。从历年用人单位到我院招聘毕业生的情况来看,许多用人单位都要先测试学生的身体素质,然后才择优圈定面试范围, 把学生的健康体质放在了第一位。我们采用一年级选修,二、三年级俱乐部式教学的模式,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符合我院实情,对学生提高体育能力、增强体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龚正伟编著.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3).
  [2]骆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11).
  [3]赵双云.对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8).
  
  On the Reform of P.E.Teaching Model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Shihui
  (Guangxi Electric Power Technical College, P.E. Office, Nanning, Guangxi, 530007, China)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gher Professional Technic College. Adapting i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titute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task for all P.E. workers.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a suitable P.E. model for technical colleges according to their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P.E. teaching model;reform;club-oriented teaching
  [责任编辑 侯艳星]
其他文献
(本刊讯)春节前夕,奥芬娜中亚(香港)公司融星日化厂福州分厂和中国印刷物资公司在京联合召开了中亚牌特效油墨添加剂荣获金奖新闻发布会。新闻出版署技术发展司司长高永清、
提出应用模糊神经网络系统,建构教练员职业适宜性的3个要素(即心理素质、驾驶技能和知识的表达阐述能力)的学习样本,分析“三要素”的8项特征参数指标——场依存性、速度估计能力
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企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脱颖而出的标准化管理方法正适应了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成为一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项重要思想。运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及其中公平公正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和谐社
根据可靠度指标β的几何定义,运用具有全局优化能力的改进遗传算法,提出一种新的结构可靠度通用计算方法。针对可靠度几何优化模型搜索区域大而可行区域小的特点,在可靠区域
5.测试方法 本章对根据反射计数据确定的,对工艺控制非常有用的每个参数进行了描述。在可用不同方法共同确定这些参数的地方,首先规定了最佳方法,并且极力鼓励使用该方法,以
1范围本标准建立了一个为印刷图像进行反射与透射光谱测量和色度参数计算的方法。这里的印刷包括,但不限于,用平版、凸版、柔版、凹版和孔版等印刷方式进行的批量生产及为这些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骑马订书刊印刷产品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其他骑马订印刷产品也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GB 788 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 9851 印刷技术
在GB/T1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中阐述了质量体系中通用的、基本的要素。当然,在具体应用时,要根据各单位和市场情况、产品类型、生产特点、用户需要等具体情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七大上提出的时代新课题,是中国共产党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复杂局势下提出来的。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大众化研究目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