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小提琴,一个不灭的希望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ang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二战”期间在纳粹集中营以及犹太人区所使用过的所有小提琴加以维修、复原,这已成为阿姆侬·韦因斯泰的一项使命。如今,距离“二战”结束犹太人解放已走过整整65个年头,他终于将这些小提琴聚集在一起,来奏响那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乐章。
  2010年1月26日,伦敦的清晨冷风瑟瑟,寒意正浓。在西岸的市政大厅里面,包括伦敦市市长以及全市32个行政片区的官员在内的一批显要人士正齐聚于此,在“二战”大屠杀纪念日这一天缅怀那些在战火纷飞的伤痛年代中逝去的灵魂。
  小提琴演奏家查理·西姆捧起一把装饰有犹太教大卫星的小提琴,他演奏的曲目是瑞士籍犹太作曲家欧内斯特·布洛克的作品《大美名组曲》的第二乐章。乐曲缓缓地奏响了,哀婉的旋律似乎在轻轻呜咽,仿佛向人们诉说着无尽的沧桑与悲凉。奏毕,整整60秒的时间人群鸦雀无声,而后,则是由敬意与感叹中进发出的雷鸣般掌声。
  阿姆侬·韦因斯泰这次共带来了八把小提琴,刚才用来演奏的这把正是其中之一。这位来自以色列的修琴师已足足花费了15个春秋找寻并修复这些在“二战”中使用过的小提琴,如今已经收集到了24把。这些琴都是“二战”期间犹太人使用过的,无论是在欧洲的犹太人区,还是在纳粹集中营内,还有那藏身避难于东欧密林之中无数个被恐惧追逐的日日夜夜中,都曾有过它们流水般的旋律。它响彻于千千万万听众的耳畔,揭开了他们于历史中一路走来的沧桑与痛楚,见证了那当年无法想象的苦难与恐慌。流淌的音符背后是一段段令人惊叹的往事,那是关于勇气的故事,也是关于力量的故事。阿姆侬将它们称为“希望之琴”。
  收集到第一把希望之琴,已经是40多年前的事了。那天,一位男士带着一把小提琴走进了阿姆侬的工作室,他的名字叫什么早已忘记,只记得他当时说道,当年曾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为排队进入毒气室的人们演奏,用的正是这把琴。
  “我们的演奏都是被迫的,”男士告诉阿姆侬,“音乐可以让集中营内关押的人们从恐慌与躁乱不安之中渐渐安静下来,这样一来,纳粹兵数人头就容易多了。”
  正是这把小提琴所奏出的旋律让这位男士在当年得以免受毒气之苦。但自那之后,他便再也没有碰过这把琴。直到记忆中的这一天,他才重新将它拿出,想要修复,这样孙子就可以用它学拉小提琴了。
  起初阿姆侬并不愿意接这份活儿。他甚至都不愿意伸手去触摸这把写满苦难与泪水的小提琴。“哪怕是轻轻一碰都仿佛是在触犯一个古老的禁忌,”阿姆侬回忆道,“从小到大,我们从来没有在家里提起过任何有关大屠杀的只言片语,从来没有。”
  阿姆侬的父亲曾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修理小提琴的技艺也相当精湛。早在1936年,他就带着妻子离开了波兰的维尔纳移民至以色列。阿姆依出生于两年之后,小小的阿姆侬常常会问起母亲家乡在何方,每每此时,母亲都会拿出一张维尔纳犹太人区的照片给他看。
  “就是这里了。”母亲的双眼总会噙满了泪水,哽咽地向小阿姆侬回忆着曾经属于他们的往昔。“那时我们一家四口就是这样围坐在餐桌旁,过着每一个节日,比如说逾越节,”阿姆侬对我们讲道,“我们环绕着餐桌,然而环绕我的,还有400个亡魂。”
  之后,父亲将修复小提琴的手艺教给了阿姆侬。从那以后,这门手艺便伴随他作为修琴师的整个生涯。很快,阿姆依自己成为享有盛名的修琴师。
  就这样,出于一位修琴师的责任与义务,阿姆侬接下了这份活儿,认真地将这把由南非远道而来的琴修复如初。然而他却不愿再想它,他的所有思绪都在竭力回避着与之有关的一切痛苦回忆。毕竟当年的大屠杀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禁区,没有人有勇气去提一个字。而这把琴对于他自己乃至对于整个犹太史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阿姆侬更是无从想象。
  1995年的一天,阿姆侬接到了一份邀请函,发函人是来自德国的琴弦制造师丹尼尔,邀请他就德国的小提琴制造史举办一次讲座。
  在那次讲座中,阿姆侬向大家讲述了关于那把奥斯维辛小提琴的故事。随着故事的点点滴滴慢慢从他的讲述中流淌开来,阿姆侬竟感觉自己宛如接受了洗礼一般,全身仿佛都净化了,自己终于找到了直面过去的方式与勇气。随后在一次接受以色列电台的采访中,阿姆侬谈起了这段经历,他真诚地在电波中呼吁道:“那些饱经‘二战’血腥风雨的小提琴啊!茫茫人海之中谁人拥有?能否带您的琴,与我相见?”
  节目一经播出,听众的回应一时间如排山倒海,阿姆侬的电话很快就被打爆了。
  来自耶路撒冷的科龙古德家族是第一个与阿姆侬取得联系的。家族中,叔叔西蒙就拥有这样一把琴,它一直被裹在毯子里,静静地躺在家中的橱柜里面,已经有很多个年头了。西蒙当年从犹太人区逃离之后一度逃亡至塔什干地区,后又去过苏联,最终染上了斑疹,不幸去世。这把琴被原原本本地保留了下来,其正宗性、真实性有文件证明,毋庸置疑。正如同时期的所有犹太民间小提琴一样,这把琴的琴身上同样也装饰有大卫星图案。就这样,阿姆侬收获了他的第一把“希望之琴”。
  另外一份回应来自老朋友莎菲·汉比。在《反抗》这部影片中,曾有一名叫米沙的勇士带领游击队员帮助犹太人藏身于乌克兰的密林中,因此拯救了无数无辜的生命。莎菲·汉比的父亲就是这极富传奇色彩的游击队其中的一员。
  莎菲拿出了这把饱经沧桑的小提琴。琴身磨损得很厉害,看上去已经很破旧了。接着,她向我们讲述了琴主人的故事,他叫莫泰利·施莱恩,是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
  米沙当年发现莫泰利的时候,这孩子正孤零零地坐在树下,怀中紧紧抱着一把小提琴。
  “我的亲人都死了,”小男孩流着泪说道,“我从犹太人区逃了出来。”
  “那么,这把小提琴,你会拉吗?”米沙问道。
  小男孩开始了演奏。稚嫩的小手来来回回,流淌出的竟是贝多芬优美动人的旋律。之后,米沙把小男孩带回了游击队,并想出了一个计划。
  他让小莫泰利化装成乞丐,到附近镇上纳粹军官聚集的小酒馆外去拉琴。正如米沙所料想的那样,小莫泰利很快就被纳粹军官叫去酒馆做经常性的表演。
  每个夜晚,小莫泰利都把火药装在琴箱里偷偷带进酒馆,并把火药悄悄塞进墙上的裂缝里。终于,在一次表演结束之后,他引燃了导火索,随即逃离了酒馆。那次爆炸中纳粹军官的伤亡人数足足达到了二百人之多。小莫泰利成了英雄。但不幸的是,六个月之后,他为了提醒游击队员有埋伏而被敌人发现,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就这样,阿姆侬收藏了这把珍贵的小提琴。他骄傲地告诉我们说:“现在这把琴就悬挂在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内,他是莫泰利活的灵魂,更是这场与邪恶的对决最有力的见证。”
  渐渐地,阿姆侬收藏“二战”小提琴的消息被广泛地传播开来,电话源源不断地打进来提供信息,与此同时阿姆侬自己也开始了小提琴探寻之路。在欧洲与美国的讲座期间只要一有空闲,他便急切地前往古董市场,仔细寻找着心目中的“希望之琴”。他知道,许多犹太家庭在清理老人房间的时候,往往意识不到小提琴的历史意义,大多都把琴转手于市 场里的古董商了。
  阿姆侬往往通过眼睛就能够鉴别出哪一把琴是经过战争洗礼的。尽管他本人在这方面并非行家。但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一个自然是琴身上的大卫星图案,另一个则是琴自身的状况。“当你发现一把琴,灰尘满布,木料上有明显风吹日晒的痕迹,那么它一定是经过了重重战火,因为,小提琴这种乐器,是不会用来在户外演奏的,”阿姆侬告诉我们。
  每修复一把“希望之琴”都会耗费阿姆侬长达18个月之久的时间,修复所用的经费往往高达十万英镑,也常由阿姆侬自己出资。目前,有18架小提琴被存放在他的工作室内,另外6把则分布在不同的博物馆或私人收藏者家中。
  对于阿姆侬而言,最大的欣慰莫过于看到自己修复的琴在音乐会上得以演奏。第一次观看这一幕是在2008年9月的一场纪念犹太纪念日的音乐会上。他明白,这些珍贵的历史见证者不能一直孤单地躺在储物柜里不见天日,往往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其拥有者才得以穿越重重烈火,勇敢地活到现在。
  69岁的海伦老人拥有一把原本属于她父亲的小提琴。海伦老人居住在以色列的赫尔茨利亚,但其前半生却大多都在乌克兰的犹太人区中伴随着苦难与辛酸度过。当年的她与其他当地居民一起被送至一处树林里靠伐木换食物为生。日子久了,树木伐光了,忍饥挨饿的痛苦就像一片阴云,始终笼罩在生活的上方。
  就在那时,在当地就职于高位的罗宾逊法官同海伦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当时的罗宾逊先生本人也正被关押在犹太人区之内。他对海伦的父亲说:“听说你拉得一手好琴,却苦于无琴可用。我这儿有一把上好的阿玛蒂小提琴,你拿去吧!如果你能够用琴声换来食物,请不要忘记与我和妹妹一同分享。”
  就这样,海伦的父亲便开始在大街小巷里演奏小提琴。一连几周过去了,悠扬的旋律为很多人送去了心灵的慰藉,但海伦父亲本人却仍旧身无分文。后来,一支乌克兰部队途经这里,发现了海伦的父亲,便请他去为一场婚礼演奏。这一次,部队将婚宴上的剩菜给了海伦的父亲作为报酬,所以父亲便将食物打包送往罗宾逊法官的住处。但终究他还是晚了一步——罗宾逊法官与他的妹妹都已离开了人世,因为无法忍受饥饿,他们双双选择了自杀,逃离了这个悲惨世界。
  当时,犹太人区的一位警员掌握着送谁去纳粹集中营的权利。他要求海伦的父亲交出小提琴,以此来保全自己的亲人。虽然琴没有了,但海伦的父亲拉琴所赢得的声望仍在,正是这份名誉一直支持着他,保护着他。几年之后,又有另外一名乌克兰人请他到其婚礼上去演奏,并为他找来了一把廉价的小提琴。自那之后,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海伦的父亲都用这把琴四处谋生,为全家人挣得珍贵的食物。
  “我请阿姆侬先生修复的琴正是这把,”海伦老人告诉我们,“是它救了我们全家人的命。”
  阿姆侬带着他的“希望之琴”受邀来到一家犹太文化组织。这家组织为这些“希望之琴”安排了在瑞士举行的音乐演奏会。阿姆依带着他珍贵的藏品每到一处,就会有一把新的“希望之琴”与世人见面,琴身背后的故事也会随之娓娓而来,让人唏嘘,让人感叹,也让人看到希望的光环。
  尼特查·斯皮罗是该文化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在伦敦音乐会结束之后,她正要离开自己在伦敦的公寓。然而就在这时。一位行李搬运工向她走来,手中拿着一把饱经岁月侵蚀的小提琴,面带羞涩地交给了她。
  “这把琴是我父亲发现的,”小伙子告诉她,“父亲当年是英国部队中的战士,参加过解放贝尔根贝尔森的战役。多年来我一直保存着这把琴,但现在我认为,您应该更加需要它。”
  “我寻找‘希望之琴’的脚步将永不停歇,”阿姆依坚定地说,“每一把希望之琴都是曾经悲剧的见证者,透着无尽的苍凉与血泪;它们时刻警示着每一个人,珍爱和平,永远不要再选择战争。”
其他文献
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在日寇的疯狂进攻下,大片国土沦丧。为了保住国家仅存的钢铁产能和资源,以支撑抗战亟需,1938年3月1日蒋介石下达了“汉阳铁厂应择要迁移,并限三月底迁移完
手术治疗前列腺肥大症,国内多采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简称耻上切除术)和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简称耻后切除术)。这两种手术后的近远期并发症多为出血、感染(切口、泌尿生殖
本文报告钩体诱致急性肾功衰竭的临床类型,及其关于预后与病死率的意义.作者对斯里兰卡Ragma北科伦坡61例本病住院患者作了肾脏的概况研究.男性60例,女性1例;年龄4~61岁.53
患者李××,男,41岁。因排尿困难30余年,于1978年12月5日经我院拍片诊断为尿道球部结石而住院。患者于30多年前开始有尿痛、尿急、尿流中断之病史,以后发现尿道后段有玉米大
我科于1976年8~11月的急诊中,共接诊肾绞痛患者128人,占外科急诊10.8%。取资料完整的100例作临床分析,提示尿石症与肾绞痛有密切关系,它是肾绞痛的主要发病原因。临床资料分析
泌尿系畸形约占人体畸形的10%,肾和输尿管畸形又居泌尿系畸形之首位。在输尿管畸形中,输尿管异位开口较为少见,作者曾遇1例,现就有关问题讨论如下。病例介绍王×,女,4岁,住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前列腺癌摘除的同时,摘除双侧睾丸、伴以雌激素治疗、据报导对于缓解痛疼,增进食欲、恢复体力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Huggins氏报告这一发现后,已广泛用于临床。Huggins氏
肾功能竭常为多发性骨髓瘤的不良征兆,有时近半数病例可以发生。本文在187例复习中,发现80例伴有肾功能衰竭,血清尿素氮(SUN)>40毫克%及/或血清肌酐>2毫克%。66例为慢性肾功能
小七孔是一座古桥的名字,也是一个景区的名字。  古桥位于贵州南部的荔波县境内,与广西接壤。从贵阳驱车前往,行程300余公里,需要5个多小时。  这个景区,因古桥而得名。小七孔景区是樟江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外还有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樟江风光带。2007年6月,由贵州荔波喀斯特、云南石林喀斯特、重庆武隆喀斯特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顺利通过在新西兰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