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排斥何以影响企业员工的共享意愿?--基于社会支持视角的研究

来源 :社会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yu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个体化社会的来临,职场排斥成为了组织内部知识流动和共享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基于社会支持的视角,通过多阶段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员工遭受的职场排斥程度越强,其感知到的工作不安全感越高,知识共享的意愿越低。进一步分析表明,员工遭受职场排斥后经由工作不安全感的增加而降低了知识共享的意愿。同时,工具支持和情感支持的力度越大,员工因职场排斥而体验到的工作不安全感越低,个人的知识共享意愿则会因此而有所上升。从职场排斥切入为社会排斥研究不仅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并且社会支持的介入对于企业的发展、职场的健康以及
其他文献
《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类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责任义务,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遇到不少问题,尤其是在平台责任落实方面还缺少可操作性的标准。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平台责任落实的现状及问题,剖析平台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原因,探索有效落实平台责任的措施,为政府部门监管和企业落实责任提供参考,以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港化工园区为例,结合园区特种设备安全治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加强化工园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激发各责任主体的积极性,为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成效提供参考。
同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松花江黑龙江交汇处南岸,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隔江相对。这里是国家一类口岸城市,也是黑龙江省江海联运始发港,航线被称为东方水上丝绸之路;这里是贯通祖国南北大动脉“同三”(黑龙江同江市—海南省三亚市)公路的起点,也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赫哲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黑龙江上第一座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在这里修建,将形成一条新的欧亚大通道。同江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国家级园林城。
韩国大学中的服务学习具有课程创新、服务扩散、资源整合、行动改善等多方面的意义,韩国大学将服务学习作为实现大学的社会责任,增强高等教育机构的道德意识,实践共享社区发展战略的方法之一。韩国在服务学习中既接受西方的服务学习概念,又在服务学习模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政府、大学和社会组织共同推动,不仅将服务学习纳入大学课程体系中,还不断发展本土化的政策、组织和行动模式。基于社区的服务学习,可通过有计划的项目干预解决社区问题、帮助学习者自我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并最终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基于Rogers的创新理论,韩国大学
作为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老年失智症已成为健康老龄化的突出问题,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认知功能下降是老年失智症的重要指标。性别、教育水平,以及生活自理能力与认知健康显著相关。在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教育水平存在性别差异,女性老年人一般教育水平偏低。在社区环境与社会资本方面,社区互惠、社区交通便利情况以及娱乐活动与老年认知功能显著正相关。因此,在未来的长期照护政策和干预发展中,应着重针对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村女性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的认知健康采取积极的预防干预。社区互惠以及社区环境的提升亦是未来相关干预的重点
在关于社会工作学科自主性的讨论中,当前西方学界立足在知识合法性与社会合法性角度上进行科学与艺术范式的争辩,而中国学界则将讨论的重心聚焦在专业主义和实践智慧上,并未能明确学科自主性建构的理论进路。基于此,通过梳理既有研究的理论脉络谱系,本文建构了“知识实践学”理论模型,理解具有鲜明实践性的社会工作学科自主性的建构逻辑,该模型强调普适性理论体系与个人性知识体系均是实践的必要知识基础,需要构筑包括理论体系、实务模式、实践智慧和实用知识的知识谱系,借助专家、理论工作者、熟手和新手四类行动者,在知识与实践互构性
社会治理格局转型的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的优势日益显现,但何以培育具备专业素养和反思能力的实务人才成为当下教育改革的困境。基于服务学习理论框架,遵循“学习中应用、服务中学习、社会中参与、行动中反思”的研究范式,具体通过优化课程设计、改革实践教学、构造实习机制和搭建反思平台四个模块,对应本科教育的年级设置,从专业导入、专业体验、专业实习、专业输出的纵向四步,协同行动研究构建实务导向的阶梯式培育模式。继而循环联动课堂内外、培育本土价值观念、形成资源共享的合作形态,增强教学、实践与研究的交互性,以期为专业人才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服务学习可有效整合理论学习与服务实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服务学习视域下的社会工作本科实务教学课程,指导学生结合疫情期间的社会所需,完成了针对36名认知症照护者的线上服务实践。课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知识素养、实践能力、批判与反思能力,协助其逐步建立个人自尊及专业自信。在近距离感知社会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激发,进而加倍关注人类福祉与社会问题,更积极地投身于服务实践。数字化服务学习弥合了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分离的鸿沟,又是德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的优势载体,该优势在疫情影
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服务过程中,由于条线管理带来的工作压力、非对称性资源依赖关系和专业工作者能力不足等体制机制惰性原因,尽管医务社工通过依赖非正式人情关系开展专业服务,实习生替代医务社工从事服务提供等方式进行着自我战胜式努力,但还是造成医务社工埋头行政工作、缺乏专业服务能力和专业服务效果欠佳等自我锁定式结局,呈现出医务社工服务输送内卷化样态。从医务社会工作政策完善、医务社会工作岗位设计规范以及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实习生队伍建设三个层面入手,破除既有体制对医务社工服务的束缚,有助于医务社工服务
本土化是将源自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引入本土社会时形成的反思性概念,在理论层面,这一概念直接针对的是社会工作领域里的普适论和文化本真论两种对立观点。目前,本土化的必要性观点受到中国社会工作学界的广泛接受,但是对于本土化何以可能这一核心的奠基性问题却鲜有充分讨论。文章首先批判性分析社会工作的普世论和文化本真论这一对对立观点,从而提出了本土化的理论必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借鉴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的理解这一过程概念--在具体情境脉络下的实践活动中,持有前见的人经由消除了主客对立的理解过程,实现了不同视域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