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探究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不仅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增添了开阔的学习环境,还营造了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因此,在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进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数学注重逻辑推理,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学科。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活跃时期,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因此更容易被一些直观有趣的事物所吸引。然而信息技术的优势就是形象具体,声色兼备。能够恰当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的解决问题,为教师打造高效课堂创造了无可比拟的有利条件。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演示,可以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情景再现,让学生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问题到一般规律,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究去思考数学、学习数学。 在课件《生活中轴对称》的制作中,可以利用网络展示了生活中大量的轴对称图形,又利用蝴蝶飞舞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将一只蝴蝶框定放大成为平面图形;在讲授多面体的展开图时,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实物,给正方体的六个面标上字母A、B、C、D、E、F,但由于实物不透明,学生观察不方便。因此,利用《几何画板》做了个正方体,给六个面着不同颜色并标上字母且可透视,再结合实物进行教学,这一过程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自然,抽象于实践,创设了数学教学的良好情境,建构了较理想的学习环境,收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比较自然地接受数学概念,同时开阔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等外来目标。这一论述告诉我们,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要是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学科的爱好而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静态的文字、教师的言语有时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声、像、动画等方式立体地传送信息,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起到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效果。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上数学课离不了抄题、画图,这些工作中有些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复。例如:直方图的教学,从呈现大量的数据,到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若用传统的方法在黑板上一步步操作,是相当耗费时间的,而用多媒体教学,每一步的实现都是那样的轻松自如。新课标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又担心这样做会耗费太多时间,降低了教学效率,影响教学进度。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增大教学容量,节约教学时间,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可能。
  二、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化繁为简,再现知识发生过程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形象思维的优势大于抽象思维。事物或图像比抽象的语言和公式要有说服力的多,再加上他们好动、好奇,容易被直观、有趣的事物吸引,并且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就有了很大的用武之地,从而有效地實现精讲、精练。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性质”时,采用《几何画板》软件来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形象直观。本节课可以先让学生利用基本方法和步骤在草稿纸上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再利用几何画板将电脑上所得的函数图象与学生自己所画的图象进行比较,进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当然,本节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并不是函数图象而是让学生清楚明白地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因此引导学生观察图象不同的变化,这样学生便能非常清晰直观并迅速地观察出函数图象不同的变化。这种动态的模拟不仅解决了数学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感受到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优势,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多元联系表示”得到充分发挥,它为学生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许多计算机软件不仅是一种多媒体的演示工具,而且也是一种帮助学生探索和理解的工具,它丰富和扩展了数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测量和计算,提出假设并予以证明或否定,从数学模型的建立到演示、从性能预测到规律的探求,从而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而解决问题。 例如:对于问题“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的四边中点,围成一个中点四边形,则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试证明你的结论”的解决,我引导学生进行如下的探究:①画图: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个任意的四边形(四个顶点可以任意拖动)及其中点四边形;②探究:任意拖动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以其改变它的形状,发现四边形的形状也随之发生改变;③猜想:中点四边形的形状由原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决定?④验证并结论。这样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解决问题,并继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结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巩固新知,提升练习反馈效度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练习环节也至关重要。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做练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对习题感兴趣呢?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包含有动画、图形、声音的练习题,发挥人机交互、立即反馈的显著特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有“试一试”、“练一练”、“比一比”、“考考你”等小板块,从易到难,逐层递进,激发兴趣,从而切实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发展。 例如,在三角函数应用的习题课教学中,通过电脑预设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和矩形,解三角函数应用题的内容和多个例题的展示,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点,学生从中归纳出解题的重要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盼盼.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杨洪臣.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5,(20):243.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小学数学教育的开展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还很弱,数学教育促进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小学数学教育关系着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完善数学教育中的漏洞。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育;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  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讲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一过程决定了学生以后的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运用,能够很好的解答数学题目,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这对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与成长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措施,希望能够与同行业人士相互交流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引 言  作为高中的过渡阶段
期刊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创造性地组织活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创新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乐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显得十分
期刊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讲清
期刊
【摘 要】生物知识复习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并通过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能力,来提高学生复习的水平,是确保知识能够被有效吸收与消化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就初中生物复习教学中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展开探究,并总结出初中生物复习的主要难点问题及有效的教学方案与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复习;教学;学生;思维  目前,初中生物复习主要面临生物知识
期刊
【摘 要】如今部分学生对训练热情极大,对文化学习却是兴趣淡漠,最后导致术科成绩十分优异,文化程度却参差不齐,不能达到高校录用的标准。那么如何处理好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两者的关系,在时间、精力方面如何安排得更科学合理,防止出现重训轻读的现象,且收到意想中的效果,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体育生;运动训练;文化学习  一、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理想是奋斗的目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体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新课改理念探究了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策略,认为新形势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构建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不断提升数学知识的吸引力,通过变式的方式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改环境;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在新课改时代的今天,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当前初中数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务必树立新课改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与新课改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物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这样就会使部分学生感觉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学习兴趣不高,而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從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物理
期刊
【摘 要】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绝佳的营养品,如果学生在学习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将会进一步活跃思维,能够更清晰的理解学习内容,进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是最好的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课堂;课堂评价;新课改  以新课程改革为基础,学生在小学时期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主体地位,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实践可知,为提高数学
期刊
【摘 要】“微课”是指按照“课标”及其实验教学要求,以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而展开的突破重点、分解难点、诠释疑点的精彩教学过程。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解决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微课用动态记录的方式关注过程和方法,用微观呈现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助手,学生学习的帮手。  【关键词】微课;数学教学;应用  一、微课促进有效预习  以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