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复读传递的多重教育信号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9904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可否认,人们对刘丁宁的关注,很大程度上聚焦于其状元身份以及港大的名头。无论舆论怎样评价,刘丁宁的选择,都已经超越了其个体本身。对于中国教育尤其是高考改革,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传递出多重教育信号,而这对于中国教育发展无疑是有价值的。
  首先,尊重学生的兴趣。“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这样人尽皆知的道理,放到教育中,又有多少老师、家长能够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选择?
  从相关媒体中不难发现,刘丁宁是相当有主见的一个学生。成为高考状元的时候,在一个电视节目现场,她表达了对国学、对中国文化的挚爱,表达了对北京大学的向往。尽管有着高考的压力,她依然花许多时间研读经典著作。她的表达逻辑严密,言语尽显典雅,已然超越了一般高中生的水准。这样的年纪,能够知道自己的方向,着实令人钦佩。要知道,有多少人直到大学毕业甚至走向职场,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
  只可惜,如此有主见的刘丁宁最终顺从家长和老师们的意愿,填报了大家都认为正确的香港大学。很显然,放弃香港大学,可能有语言及生活环境上的原因,但真正让她作出决定的,主要还是她对国学的热爱。当她为自己兴趣而放弃港大,这样的选择,对于一个大一学生而言,需要多大的勇气?选择复读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如果时光倒流,为刘丁宁拿主意的家人还会坚持当初的决定吗?
  其次,大学要有自己的“味道”。从另一个角度看,刘丁宁对北大的向往,无疑为北大做了一次大大的广告,这无疑是对北大教育的肯定。众所周知,北京大学有着深厚的文科传统,国学教育功底深厚。刘丁宁的选择就是对北大国学教育的肯定。放眼世界知名大学,很多学校未必每个专业都世界顶尖,但都有自己响当当的特色学科。对于贪大求全建设综合性大学的高校,或能从中得到些许启发。
  再次,高考改革要坚持“多元”走向。《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说到底,高考改革要打破一考定終身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让学校对学生有综合性的评价。试想,如果这样的理想目标能够达成,在高考中已经证明自己的刘丁宁怎么还需要走复读的老路?怎会出现如此令人纠结的局面?
  复读是刘丁宁的个人选择,而由此引发的丰富的教育思考,则事关许多学生,关系到教育改革的大局。这些问题如果解决好了,那么,状元刘丁宁的选择或许就不只复读这一途了?
其他文献
职业院校教育不够强、质量不够高,原因之一是职业教育中的"三教——教师、教材、教法"存在问题。"三教"改革是推进课堂革命、实现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
利用2004~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空间计量模型和引力模型的框架下,比较分析两大城市群中心城市北京和上海对周围城市辐射性质和辐射强度的差异。研究表明:北京、上海的辐射性质分别表现为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北京对周围城市的极化效应要远高于上海对周围城市的扩散效应,极化效应一旦形成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辐射强度平均水平为较强影响和强影响,但二者在具体测评数值方面差
丹参,为唇形科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因其表面颜色呈棕红色或暗红色,故称之为“丹参”。其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功擅活血祛淤、凉血消痈、养血安神。古人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指中药名方四物汤)”的说法,说明丹参有较好的活血补血功效。现代研究证实,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预防血栓形成、抗氧化、调血脂,还可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实验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及改善心肌缺
近年来,“同室操戈”的事件并不鲜见,而归纳这些恶性案件,似乎都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大学、室友、杀人……  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去世,他是被同宿舍室友在饮水机里投毒所害,起因是生活琐事导致关系不好。同样是2013年4月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发生命案,大三学生小蒋被室友小袁挥刀刺中胸口身亡,起因是袁某没有及时给未带钥匙的蒋某开门。
文章分析了将地方民族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如增强大学生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意识、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思想的需要。提出民族文
随着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创新,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引起重视.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成败不仅涉及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更是影响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