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改革开放中的出版杂家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m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出版物涌入图书市场。然而,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出版物上的差错现象十分普遍。这些不合格的精神产品一旦流入市场,它就会给人们尤其是少年儿童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出版物的校对工作者是这种精神产品的重要把关人,责任重大。因此,首先必须提高校对人员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努力使校对人员成为一名知识丰富,学识渊博。通晓各学科的杂家。
  校对工作是有其知识性、专业性和学术性的。通过多年来的校对工作实践。我的感受是:校对并非只是依葫芦画瓢。要搞好校对工作,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专业技术水平以及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校对工作者首先必须具备很强的理论水平和政治修养。并且对各学科各领域都有所了解。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校对人员要努力成为杂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校对人员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具备过硬的业务技能。除了专业知识外,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各种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领域都要涉猎。文艺、体育、音乐、美术等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从政治到生活,从科技到文化。所谓校对员是杂家,就是从各方面的知识结构来说的。掌握了丰富的知识,遇到了原稿写错或含糊不清的地方,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有些专业书稿,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纰漏,将人名、地名搞错,如果视野广阔、知识丰富、心中有数,这些地方就能及时发现。要知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使得新闻事业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校对人员的工作若停留在现有水平上,就赶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了。
  同时要树立一种敬业精神。应具备最基本的心理素质,“学耐烦”、“习静心”,耐心地对待工作,平心静气地做好工作。校对的工作性质无疑对知识素养有更高的要求。校对工作要求校对人员要成为一名“博杂”的杂家,对各方面知识不一定要多么精深,但必须要“广、博、杂”,包括政治、经济、科学以及一定的历史、地理和语文等方面知识。其中熟练掌握汉语知识,即遣词造句、语法逻辑、修辞等文字方面,必须有较敏感的校异同能力。校对不仅需要具备传统意义上坚实的理论根基、相当的文化素养、丰富的学识、广阔的视野,还应具备编辑学的相关知识、电脑操作知识及一定的外语水平,做到兼容并蓄,明辨是非,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校对工作,有没有职业责任感非常重要。同样的工作,同一个错误,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会发现问题,而工作麻痹、粗心大意者,则往往会捅娄子、犯错误。可以说,凡是出现的差错,无一不是粗心大意所致。但是,只要我们警钟长鸣,对工作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是能够克服的,就完全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二、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及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校对,应该热爱祖国、忠于职守,了解和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献身出版事业的精神和埋头苦干、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热爱校对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勤奋好学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兢兢业业地把校对工作做好。校对是一种专业知识很强的工作。校对不是一件平庸的工作,有时候校对比创作还要困难。创作要有生活体验,校对却要体验别人所体验的生活。校对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凡是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大概都能体会到这一点。在一定意义上说,校对工作的要求更高。更难。在人们看来校对很简单,但却看不到他们是一种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看不到他们吃不好、睡不香的精神压力。工作中精力要高度集中,一丝不苟,必须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本书稿。
  同时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一定的行为准则需要遵循。作为校对人员经常会碰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熟悉的问题,这是正常的。因为哪一个人也不可能通晓古今中外的一切。作为校对,应该一刻也不放松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应该老老实实、一丝不苟、尽心尽职地做好校对工作,不能偷工减料。如果你有不懂的地方,应该请教有经验的同志或查找工具书,以帮助解决,不要不懂装懂,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待校对工作。
  
  三、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
  
  熟悉汉字的音、形、义非常重要。校对人员必须对自己的汉字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要再学习,向工具书学习。对汉语词典、成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要经常翻阅,去认字,领会含义。常年坚持,持之以恒。凡是自己拿不准的字。就翻工具书,不要简单地去问别人,因为这样有第一感受。也能看到很详细的注解。熟悉汉字是一个慢功,手勤、眼勤、脑勤,日积月累必有成效。
  在校对中不但知道一个词的字面含义,而且知道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对一个词的意思,即它所可能引起的感情反应、联想等。还要知道相近词语的细微差别,懂得中文与外文之间的差别。努力提高语言的造诣,丰富自己的词汇,尤其是对成语、谚语、典故、诗词、古文等。因此,做好校对工作,不仅要有深厚的现代汉语基础,而且要有一定的文言文和诗词的知识。要不断提高中文水平,努力掌握语言文字的规范和应用技巧。
  而有些作者因为责任心不够强或笔误。稿件未能做到齐、清、定。比如我在校对稿件中就发现作者将“绿色GDP”误写成“绿色CDP”、“太和八年”误写成“大和八年”等,这时校对人员如果具有专业知识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出,这样就能避免错误的出现。其次由于在我国语言文字中,汉字的形近字很多,一不留神就容易搞错。又比如我在校对稿件中还发现作者将“江西的井冈山”误写成“江西的井岗山”、“日本的广岛、长崎”误写成“日本的广岛、长琦”等。这就需要校对人员具有很强的文字功底和知识水平,对稿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错别字、标点符号不当等错误,能一一发现;对于拿不准的字、词、句子,引用语等,引起注意的话,往往不容易出现差错,否则其错误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是难以弥补的。
  
  四、具有丰富、广博的知识
  
  由于从事书稿的校对工作几乎涉及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所有方面。这就要求校对人员必须了解各个国家的情况。主要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从工业到农业,从军事到文化,包括中国历史、外国历史以及世界史。了解国际、国内形势,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及外国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等。还必须大量地阅读各方面的书籍,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大到世界各地,小到本国的市、县、区。校对人员每天面对字数浩繁、专业领域各异的书稿,在一定的编校质量要求下,校对人员除了要有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校业知识、语言文字知识、编辑学知识、文学知识、逻辑知识等构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又要有健全的身心素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注意力,是搞好校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注意力越集中,越认真,校对人员对清样差漏处越敏感,越有利于消灭书稿中的错误。总之。校对工作是一项需要综合性知识的工作,校对人员应该成为“杂家”。懂得的知识越多、越广,越有利于做好校对工作。提高书刊质量,追求“精品”,应当是作者、出版单位、读者和管理部门共同的目标。任何书刊的出版。除了管理部门和印刷部门的作用外,离不开作者、审稿人、编辑和校对的通力合作。就这合作的四方而言,一般来说他们都有各自的特长与优势,也有其客观存在的欠缺与相应的劣势。作为校对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努力成为一名杂家。才能应对各种稿件,遇到书稿中的疑难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福建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自198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于次年实施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在20多年的时间里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招生人数从一开始几千人到2008年近38.85万人(报考人数已达120.1万人),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可谓今非昔比。但现行体制下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和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现行体制下硕士
期刊
讲到“服务”二字,许多人自然而然地想到各种服务行业,如:饮食业、商业;想到各色的服务员,在宾馆酒楼里穿着制服来回穿梭的服务生,或想到列车员、空姐等等。把教师的工作与“服务”二字挂上钩,也许有些人会反感,认为这贬低了教师的工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怎么能与伺候人、照顾人的“服务”二字联系上呢?事实上这是对“服务”二字的曲解,是窄化了“服务”二字的内涵。毛泽东主席曾经号召全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期刊
人的一生经历成长、成熟、衰落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在成长时期主要以接受他人教育为主,自我教育为辅。中职教育时期,正是中职生处于人生成长向成熟转变时期。这时品德的心理不但产生了,而且是有规律地向前发展,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个性。这就需要中职教育工作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使他们逐渐真正成长起来,走向成熟。中职生不但需要继续接受他人教育。同时更要强化自我教育,这不但是自身成长的需要,
期刊
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道德基础,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教育的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教育公平之所以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是因为一种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一、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教育是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是继人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最基本的需要,教育公平是社会
期刊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正确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必须应对的时代命题。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不仅需要显著增强把握正确导向的自觉性,还需要显著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一。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讲求采访到位,讲究编排制作,突出特色和影响力。作为地方广播电视台,关注民生的新闻专栏无疑成为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窗口,以人为本,引导社会生活
期刊
在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淡化语法”呼声四起,甚至由“淡”到“弃”,这是由现行教材与考试内容造成的。教学缺乏系统性,高考缺乏针对性,教师涉及文言句式及其他语法现象时,也只是就事论事,点到为止。学生更是一贫如洗,初中教学也不讲语法,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之甚少,这就导致了许多高中生语法基础薄弱,许多学生连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都不懂,句子短还好说,句子一长,许多学生抓不住句子的主干,不能提取句子传递
期刊
学校应是书声琅琅、弦歌阵阵的所在,是让人废寝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读书场所。2009年,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德育中心对我县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为我县创建“书香校园”创造了有利条件;2010年,我们要把构建书香校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书香校园,提升教师、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鼓励教师成为善读者    腹有诗书气自
期刊
到2008年8月止。在龙岩电视台新闻专题节目《百姓视点》中播出的《110深夜直通车》节目已经整整开播一周年了,《110深夜直通车》节目每周一到两期,每期5分钟左右,真实记录了龙岩市公安局巡警直属大队的巡警们为民服务的点点滴滴,节目受到了百姓的欢迎,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成为当地电视台收视率较高的节目之一。  这一年里,我作为110的随警记者。每个周末的两个小夜班都是和巡警们一起度过的。为了快速出警、处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一起借贷案件的利率争议缘于对借条约定的不同解释    (一)简要案情  原告陈××诉称,被告方××因出国需要资金,于1998年10月29日和30日两次共向其借款人民币10000元,约定月利率为2.5%,而欠条上误写为0.25%,经追讨被告至今不还。请求依法判令被告偿还欠款10000元及月利率2.5%的利息。被告无提书面答辩,也未到庭参加诉讼。原告提供被告所立的两张借条。一张内容为:
期刊
尊敬的各位领导、理事、专家、同志们:  大家新年好!  首先,我受单位委托,谨代表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向在座的各位领导、理事、专家、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致以新年的祝福。  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自2005年起,向社会各界倡议开展“捐书助学献爱心”活动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大力支持。爱心人士纷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