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荒煤文集》“书信”编订误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84545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卷本《陈荒煤文集》,是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现当代电影史和文艺管理体制的重要史料.其第10卷《日记·书信·自传卷》中的“书信”编,呈现诸多新史料,尤为研究者关注.本文是对该“书信”编的书写时间和讹误、阙文的考订.
其他文献
在抗疫背景下,为了解决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受到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的限制,我们采用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代替传统的实验教学,并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院76名在校本科生进
鲁迅的杂文常以图像为论述对象,并出现了用来作为思想具象化的元图像,本论文通过“元图像”理论,使图像与思想建立起联系,以鲁迅杂文中作为思想具象化、用来反映图像本质的元
不断加快的全球化进程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势在必行。在“双一流”方案指导下,国内各级各类高校纷纷开启国际化进程,已取得一定成效。本文以招生、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
鲁迅在1924年至1926年间多次用“S城”指代绍兴,这不仅是五四作家拉丁化书写习惯的自然延续,更由此折射出鲁迅跟故乡的情感关系及其自我认同困境.鲁迅笔下的“S城”是鲁迅将
摘 要: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蜕变,不仅在执政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高等教育发展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回顾党在延安时期高等教育的办学历史,对今后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坚定信念的优质师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取向,以及美好的理想塑造等合规律性的经验,启发着人们在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中,要重视教师信念与教育信仰的培养,坚持理论
通过对《新亚学规》的考察可知,该学规主要探讨了“职业”与“事业”、“知识”与“人格”、“课程”与“师长”、“求学”与“做人”、“专门”与“博通”这五对概念之间的
文章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模式相结合,构建了“网络+校本”研修模式.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远程建立连接,突破专家型教师、特级教师难以
以《郭沫若旧体诗词系年注释》为首的郭沫若旧体诗词笺注类著作中,有一些注释出现了舛误或失当,本文结合写作背景探寻诗的典故,纠正了几处误注,补正了一些疏漏.
清末民初,在中国诗歌自新的内在诉求中,作诗与译诗的中外合力,共同促成了新诗诗体的最终确立.作为五四诗国革命的重要阵地,《新青年》译诗由接续晚清到完成白话自由体转换的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是二十世纪少有的从语言学转入文学领域的文学大家.认同危机是导致其角色转换的深层原因,而中西文化之争也是其产生认同危机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