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对绿豆下胚轴原生质体细胞壁再生和细胞分裂的影响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bl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童哲等发现光可促进白芥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器官分化。在细胞水平上研究发现红光能引起黄化小麦、燕麦叶肉原生质体膨大。王小菁等发现红光抑制双子叶植物绿豆下胚轴切段伸长,但能引起黄化绿豆幼苗下胚轴原生质体的膨大。我们以绿豆幼苗下胚轴原生质体为材料,研究红、白、蓝光在细胞壁再生和细胞分裂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光源装置 以20W×3荧光灯为光源,经红、蓝色滤光片(德国罗姆和哈斯RoHM &HAAS公司生产)而获得红光和蓝光,光辐照度为2W/m~2,光谱见童哲(植物生
其他文献
在本刊Vol.4,No.1上,我发表了一篇文章,讨论3维Lotka-Volterra合作系统的全局稳定性,这里对有些结论另作一些补充证明。 在原文定理2的必要性证明中,若E局部渐近稳定,B的所有
非线性微分方程零解的全局吸引性与包围高阶奇点的极限环的存在性王向荣,冯滨鲁,韩茂安(山东矿业学院数学系泰安271019)关键词:全局吸引性;极限环;存在性AMS(1991)主题分类:34C05.考虑系统假设h,F,g均连续且满足
对5个玉米单隐性胚乳突变体、3个双隐性胚乳突变体的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水溶性多糖、淀粉、粗蛋白、赖氨酸含量测定,并对突变体种子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玉米胚乳突主体
<正>本研究以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细胞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细胞核的三系(简称K型三系)为材料,分析研究了花药培养技术在选育杂交小麦亲本之一——恢复
利用两组5&#215;5双列杂交,以Griffing模型I分析籽粒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作用,但蛋白质以加性
通过对蔺草分蘖,不同时期出生的单苗草茎的伸长历期、草茎长度及伸长速度的定株追踪观察,结合历时的温度、日照和降雨量等的分析,描述了二者间的数量关系,提示了蔺草的生长特性,提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和人类基因组统计的深入,数量遗传学在数量性状基因(QTL)的定位方面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化。人类和动、植物基因组计划的早期成果之一,就是建立人类
引入Rht3矮秆基因的宁矮1号小麦叶片,在全展初期,CAT,APX和GR活力琢AsA,GSH含量比其亲本苏麦3号高,而在全展后期则不如苏麦3号,这与叶片的光合功能变化相对应。宁矮1号叶片中H2O2的累积早于苏麦3号,与其叶片较早
根据Hayman(1958)方法对4个抗病品种4个感病品种共8个亲本及其28个半双列杂交组合的F2代的平均病级进行双列杂交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存在加性和显性效应,无上位性,以加性效应为主,抗生哇
以5种小麦同核异质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观察其花药及小孢子的形成与发育过程,对各个材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小孢子发育的各个时期,小孢子母细胞时期与单核期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