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基于投影的频繁模式树构造算法

来源 :计算机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_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FP-growth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投影的频繁模式树构造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大型数据库的投影运算能力,按层来构造频繁模式树(FP-tree),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FP-tree构造中存在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与传统的频繁模式树的构造算法相比,具有比较好的时间和空间的可伸缩性。
其他文献
两两组合覆盖测试方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软件测试方法,相应的测试数据生成算法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在人们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们在这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设计实现
当前的互联网只能提供"尽力而为"的发送服务,使网络层无法控制传输质量,因此,为不同应用提供不同QoS的服务是网络用户的基本要求和互联网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几年,有关IP Q
在基于视觉的手势分析与识别中,一个关键环节是手势跟踪。本文提出了基于颜色信息的自适应活动轮廓模型,并与均值漂移算法相互融合,实现图像序列的实时手势跟踪。跟踪算法分为两步进行,首先应用均值漂移算法实现手部区域的定位,然后基于自适应活动轮廓模型提取手部轮廓。在跟踪过程中,轮廓提取为下一帧的区域定位更新搜索窗口,提高了搜索效率,使目标跟踪达到实时性要求。同时,本文根据跟踪区域模板与目标模板的相似性度量B
基于普适性角度,从单个agent系统出发,结合计算机网络结构,研究了多agent集成方法在复杂系统故障预报中的理论规则。首先,对多agent集成系统的各子agent预测模块进行赋值,并给出相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空域数字水印算法.利用混沌系统产生的混沌信号在载体图像中随机选取要嵌入水印的点,考虑人类视觉系统(HVS)的特性,并结合这些点的自身特征,在
本文提出基于事例的交互式遗传算法进行面部动作单元识别的算法,将用户的比较能力融入到搜索过程,快速检索到与待识别图像匹配的事例图像,从而实现动作单元的半自动识别。该方法不需抽取图像特征,因而可用于识别非控制成像条件下自发面部图像或图像序列中的动作单元,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用性。文中采用16幅受控成像条件下收集的简单图像进行实验,单独AU的平均识别率达到77.5%,AU组合的平均相似度为82.8%。采
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的在线手写数字识别方法,该法采用书写笔划走势时手写数字进行建模,运用决策树学习算法进行数字分类识别。数字笔划走势特征提取简单、区分度高、对用户不敏感,实现了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的高速识别,同时保证了方法的良好用户适应性;决策树学习算法分类情况全面,保证了方法的高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又具备很好的用户适应性。
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文献报道死亡率达80%以上。我院自1990~1996年共收治2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8~69岁。其中车祸20例,摔伤2例,钝器伤4例。持续婚迷22例,4例有中间清醒
面部特征的定位是自动人脸识别(AFR)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主要包括基于先验知识、几何形状、色彩、外观和关联信息五类方法。本文从信号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和独立分量分析(ICA)的新方法。先对面部图像进行小波分解,提取出主要代表眼睛和嘴巴特征的水平边缘图像,再把说话人在视频流中眼睛的闭合和嘴巴的运动看成是相互独立的运动分量,利用ICA分离出眼基和嘴基,然后分别利用它们来重建人脸图像,从而实
本文对人脸识别的贝叶斯方法ML中相似度计算公式进行了简化,对教据集的训练和人脸图像的预处理进行了修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贝叶斯人脸识别算法SML。在FERET人脸图像库的子集和南大人脸图像实验库上对识别算法进行了测试和比较。实验表明,SML算法提高了ML算法的效率,克服了ML算法计算效率不高的缺陷,而且SML的识别效率明显高于PCA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