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三驾马车”将驶向何方

来源 :跨世纪·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an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实施课程标准以来语文教学面貌大变,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中学语文如何改革?语文教科研、教材编写、中考命题是三个最重要的方面,我认为课改要建立一种完善的教育实践调查反馈体系,教材和中考都要大胆创新,加快步伐,与教研成果齐头并进。
  【关键词】课改;反馈;教材;考试;四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6-0156-01
  
  课程标准、教材和命题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体现,是课改实施的三个重要物质依托。在此,可以比作“三驾马车”,如何驶好至关重要,它们决定着课改导向,决定着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是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1 教科研:课改需要科学的研究反馈体系
  
  我的一位同事曾在天津肿瘤医院做过手术,回来后,每年都收到医院寄来的《手术跟踪反馈表》内容包括:患者在什么时间、什么科做过什么手术;现在身体状况如何;对医院有何意见和建议。在为医院的这种做法叫好的同时,又禁不住反思教育的差距,反思当前的课改。我们的学校在培养人上存在着严重的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评价学生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把升学考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存在衔接上的断裂,每个学校都是拼命在自己的这一学段“逼”学生,好使学生在自己这一学段取得优异成绩,至于学生转到高一级学校后的情况就被看的无关重要了。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某个学段内潜力被“挖完”,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现在学校“课改”口号喊得特响,但这种“课改”是很苍白的。学校在“课改”中的最突出的作用应是提供第一手的有关学生成长的记录和反馈,为课改的方向提供实践支持。学生在受完教育后对各学段教育的理性认识和评价应是课改的元推动力。如果我们的学校能像医院这样对学生也来个“跟踪反馈制”,那么我认为这比开那么多大同小异的课改专题、培训要重要的多,比五花八门、数量繁多的课题研讨要重要的多。再看看我们的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科研机构中的大部分人的学历很高,但有很多人却没有上过一节课。以上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与教学脱节,没有具体详尽且长期的教学实践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很难作出对教学起指导意义的课改方案。虽然《课程标准》曾称做了大量调查和研究才制成的,但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制定出来,很让人怀疑它的指导性和科学性到底有多少。我个人认为,《课程标准》顶多是专家们的“集思广益”的教育理想,是对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翻版。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要进行有中国特色的课改。试问:我们的课改到底有多少教育实践的依据?《课程标准》有多少中国的特色?我们是否可以像医院一样建立一种完善的教育实践调查反馈体系?
  
  2 教材:胆子再大一些,模式再多一些,步子再快一些
  
  盼望已久的新课标实验教材出炉了,但看完后大失所望:仍是采用文选式。课文虽然换了不少,但这点对教材来说,特别是对语文教材来说,不是最关键的地方。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例子,例子重要,但例子不是最重要的。仍是原有的编排体系。生活、生命、自然、科技、艺术、亲情、人物、想象等单元分类法,实在是一种错误。这种类似百科全书似的分类法长期被移植在语文教材上,究竟有什么铁定的依据?难道学了几篇课文就对生活、生命有了一种认识上的飞跃,就对自然界有了多少独特而具体的了解?这种分类方法无疑是主题先行的余孽,是口号式教材的残喘。好的文章留给人的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感受和体验,它本身就在传达着某种信息,无论你明确与否,这种信息对每一个读者都在进行一种特定的影响,读者会按自己的情况对其进行自己的储存和分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实践活动”不伦不类。这些所谓的实践性活动可操作性差;有的偏离语文这一学科中心,过于宽泛。写作的缺位。语文的核心在《课程标准》里明确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什么是工具性?我想工具就是手段,是技术,只有在语文实践中才能掌握它。在实践中“读”不懂的人很少,但写不好的人却大有人在。为什么写不好?教材上没有教,怎么能写好呢?
  
  3 考试:向“四化”进军
  
  考试是最能影响课改的一项。可实际上在这“三驾马车”中跑得最慢的就是考试。从近年中考看,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了较大改观,但我认为大部分题目仍属于过渡性的,仍存在许多问题。基于语文新课改精神,笔者提出中考命题的“四化”方向,供大家参考。
  3.1 中国化 语文是汉语文,中国的语文,但在命题上很长时间没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纵观几十年的中考命题都是在跟着外语试题屁股后头转,以选择题、阅读题、作文题为基本框架。最近几年虽有较大改观,变成了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但仍忽略了汉语言的自身特点。象对联这一汉民族的独有语言形式一直得不到重视;书法这一特殊艺术门类一直是个考查盲点。尽管近几年题目中有抄写题,有书写分,可实际情况是写对了就行,写清楚就行,哪有什么书法美可言。另外,命题时对我国几千年语文的诗意挖掘不够,体现的凤毛麟角,实在令人遗憾。
  3.2 多元化 这里的多元化有三重含义。一是题目形式多样化。一种题型出现后,各地不约而同,一哄而上,一味地赶时髦,缺少独创性。二是内容上宜多元化。看各地的中考题,全国960万平方公里大致相似,缺少对本地区文化的关注,如齐鲁文化、楚文化等。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关注这些文化背景就不能产生有特色的语文试题。三是答案的多样化。语文是人文学科,不同的语言环境同一字词的含义会有很大不同,甚至截然相反,阅读过程就是一个接近作者心灵的过程,也是一个个性化理解和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既要遵循作者的“一”,也要尊重读者的“多”。命题人的题目应是一架沟通文本与读者的桥梁,应尽量减少自己的主观看法,隐藏自己的命题意图。贴近作者,贴近学生应是语文阅读命题的基本原则。语文学科的特点就是由一引出多.。
  3.3 人性化 中考命题大多还是冷冰冰的,缺少了人情味儿。在形式上表现为单调的祈使语气,命题者与应试者成为一种自上而下单向的发出指令与执行指令的关系,没有形成多向的交流,试题对学生缺乏亲和力。此外,有的题目偏难,特别是作文,很多地区采用了材料话题作文,使很多学生无所适从。如果“话题”作文是围绕话题来写,那么材料话题作文是否也应围绕话题来写?如果是这样,那么有什么必要非要在前面加上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或者一段激情洋溢的诠释?
  3.4 生活化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我们的教学、命题远远滞后于生活。《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生活就是提供与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的最重要的平台。因此,在中考命题上也应凸现生活化,从这一学科视角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找准语文与生活的最佳契合点,进而实现命题的生活化。
  总之,虽然课改的“三驾马车”不可能齐头并进,但目前课标明显跑的太快,教材,特别是中考被远远的抛在后面,如何使之保持距离适当,很值得教育决策者们思考。
其他文献
【摘要】在冷战时期的美国对外交往中,文化外交以其高度的“和平性”,起着对外文化渗透的作用。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为了打破谈判的僵局,单方面解除了美国记者访华的禁令,却遭到了美国的抵制,最终美国记者访华流产。  【关键词】文化外交;日内瓦会议;美国记者  【中图分类号】K25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6-0004-02    Analysis of the Fa
期刊
【摘要】弘善抑恶,见义勇为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一些古代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的义举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然而时至今日,面对危难见死不救者大有人在,他们的行为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对传统伦理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后果。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见危不救”的行为,仅仅是伦理道德问题,还是应列入刑法调整的范围呢?笔者就此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伦理道德;刑法学;见危不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西南地区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和存在的劣势、西南地区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就如何提升西南地区旅游资源的市场价值,提升景点景区档次,推出并打响品牌,增强该区旅游竞争力提出一些开发对策,希望能对西南地区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起指导作用。  【关键词】西南地区;旅游开发;优势和劣势;挑战和机遇;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
期刊
【摘要】《Visual.Basic程序设计》的教改,要由因“材”施教转变为因“需”施教,由零散实例转变为核心实例,由培养专业素质转变为培养综合素质,由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转变为新考核,由“你要学”转变为“我要学”。  【关键词】因“需”施教;核心实例;新考核;“我要学”;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6-0063-01    VB(Vi
期刊
【摘要】目前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从时代、文化以及家庭教育中找出相关答案,因此我们要重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必须充分发挥“两课”作用,要求教育者以身作则,同时加强网络教育管理,从而引导大学生信仰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信仰;成因;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6-0051-02    什么是信仰?从根本上说,信仰
期刊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6-0087-02    职业教育正面临一场重大全面的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已全面行动起来了,原有的职教培养模式已远远不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用人需求。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根据市场和社
期刊
【摘要】张洁作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开启者,她的女性文学创作从建构到结构,清晰地揭示了女性爱情理想由“爱”到“无字”这样一个痛苦的裂变过程。透过其创作我们不仅看到了女性爱情理想的执着,更深刻感受到由执着而产生的从“爱”到“无字”这一转变过程中理想被彻底撕裂的痛苦。  【关键词】张洁;女性;爱情理想;坠落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6-0096-
期刊
【摘要】在现代排球比赛中,跳起大力发球技术也被越来越多的女性队员采用。许多教师和教练仍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运动技术评价,影响了评定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运用模糊评判法可及时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模糊数学;排球教学;发球;评价  【中图分类号】G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6-0093-01    随着现代排球运动水平向着更高、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对于运动
期刊
【摘要】详细叙述了汽配库存分类,保持合理库存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汽车配件;库存  【中图分类号】U269.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6-0121-01    零库存是精益生产方式JIT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一个充满库存的生产系统,会掩盖系统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因此,日本人称库存是万恶之源,是生产系统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不协调、生产操作不良的证明,并提出了
期刊
【摘要】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展示了小人物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之下的日常生活和悲欢离合,那些生活的坎坷和遭际不是可歌可泣,如泣如诉的,但却在深层里揭示了这样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苦难:每个人在生活着,就必须直面这样或那样的现实困境,活着是不容易的。许三观积极主动地追求着卑微却实在的人生目标,尽管实现这个目标要经历许多磨难,但他却义无返顾,超然豁达,苦中求乐,生生不息。  【关键词】《许三观卖血记》;许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