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豪爱读书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z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看书的人越来越少,而上网的人却越来越多。尽管图书受到现代媒体的冲击,但书籍仍然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本文通过例举了古今的文豪对读书的热爱,体现出一本好的图书,还是可以塑造一个完美的灵魂,可以改变我们的性格,引导我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
  关键词:爱读书;知识源泉;以书为师
  古诗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之初生,一无所知,一无所有。通过读书进取,创造一切财富,故读书之道是一个人从小就要走的第一步阶梯。我们这块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辽阔土地上。从古到今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要从小学而中学而大学,学了丰富的知识,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成为开创未来的新一代。
  1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千盅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相互真理;精神可以变为物质,知识可以变为财富。衣食住行是人生存的先决条件,缺一不可。代而言之,吃饭穿暖,一切的一切,都必须先学好本领才能如愿以偿“一夜腊寒随漏尽,十分春色破朝来。”转眼间,地上小草、柳树枝条,悄悄地吐出新绿,生机勃勃的春天,又来到人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读书的大好时节特别是早晨,空气新鲜、阳光温馨。出水溪石间,林壑松风下,一卷在手,易学易记,蓄存于脑,永刻于心。记忆公式、背 数计,经世致用。为建设祖国而出力。
  无产阶级大文学家高尔基说:“我身上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书给予我的。”书,是人类多么伟大的导师和朋友啊!世间上美味可餐,秀色可餐,书香当然更可餐,而且味道更美,营养更丰富,裨益更大,古语云:“民以食为天”。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都为了吃饭吗,然而在今天的社会里,中国人吃饱穿暖已经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精神食粮。关键在于提高国民的思想文化素质,迅速落实党中央制定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使之掌握现代化科学知识,把我国造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必须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成绩突出的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富有活力和经济实力的企、事业单位。那么,就要求全国人民都来攀登书山,畅游书海。从书中获取智慧,吸取力量,充当一个知识渊博的文化人。
  2 读书有益于生理健康
  祖国医学认为大脑是否健康,直接影响人的整个肌体。生物学则有“用进废退”之说,原苏联医学家做过调查,大多数喜欢读书和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具有发达的脑神经,即使到了老年仍旺盛不衰。生命在于动力,脑力在于活动。读书活学,有助于脑神经系统对肌体的控制能力,是健脑强身的良才。教育家陶制先生题写的“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为宗师。”既体现了读书人的求实精神,更把读书求学的境界扩展到天地万象,你会感到普天是书籍,当心处处皆学问。陶制先生对师生亦有明确的要求他曾经在校联中写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天子,小疑必向,大事必闻才算学生。”希望教师要勤于劳动,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要勤学好问和关心天下大事。
  “书藉是人类的阶梯。”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到图书馆去读书,特别是科技兴农已成气候广大农民年收入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由于读科技书而脱贫……这一切和图书馆相关是很重要的。它如同在这贫困的土地上,升起了一颗希望之星,正引导着人们走出愚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大道中高歌猛进。
  3 热爱读书是知识的源泉
  历史上的贵州,由于经济发展滞后,曾经蒙上过“人无三分银”的羞辱。更由于地理条件差,交通闭塞,与世隔绝,故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说法。许多外地人对贵州的印象是模糊的。其实,百步之内,必有芳草。贵州气候温和、矿藏丰富。文化艺术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丰富的内容,以夜郎国的历史见诸(史记)(汉书)开始,贵州地区的著名文化人士为西汉的舍人、盛览、东汉的户珍茶,明代贵州正式进省后,贵州的诗人仅据(黔诗记略)一书统计就有三佰多人。为谢三秀、孙应鳌、杨文聪、王训等。清代贵州名土周涣琦、黎应当、莫友芝、姚华、郑珍等都是名垂青史的佼佼者。贵阳花溪桐木岭书屋,就是我省清代著名诗人周涣琦读书的地方。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曾传问相国陈遠敬,当今诗人为谁?陈答以国涣瑛和史申义,康熙又问将来谁可代陈为相国?陈仍然推以周涣瑛。可见周涣瑛当时名声才气之大。可惜周涣瑛只活到五十岁,未尽其才便谢世了。
  贵州是相对贫穷落后,但并非是一件蛮荒,贵州温藏着灵性 的土地,这是一片有希望的土地。就中国成立后1956年,周恩来总理在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强和改进图书馆工作要求图书馆积极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服务。
  贵州相继建立了黔东南自治州、安顺、都匀以及铜仁等13个图书馆。十年浩劫,公共图书馆受到了严重的摧毁。大量的图书被当着“封建书刊”烧毁,藏书损失80余万册之多。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公共图书馆又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1990-1999年之间,就建起来的图书馆就有44个。其中州(市、地)馆6个,县(市、特区)馆38个。1996年12月贵阳市图书馆就建落成开馆,为贵阳市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写上了辉煌的一页,仅全省公共图书馆的面貌焕然一新。
  即将跨入新世纪的今天,读书的重要性越来越更加显现重要。人们在物质需求不断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欲求也不断增长。缺少丰富精神生活的人,是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所以高尔基说:“热爱读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苏联教育家苏雷姆林斯基谈到一个农庄挤奶员薇拉的故事,她在业余时间攻读法文、读雨果的原著,目的不是改行而是为了满足求知欲。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苏氏评论:“知识对于一个泥水匠、厨师、牧羊人之必不可少,并不亚于对一个科学家、工程师和诗人之必需。”人之所以为人,重要的一条就是精神生活读书求知。每一个人都有精神生活的欲求,但却不是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都那么丰富多彩。一个精神空虚的人哪怕拥有家财万贯,也不一定有幸福可言。因为他们在物质上是应有尽有而精神生活上,却是空空一无所有。不久前,笔者曾阅读某报的一篇报导文件说:“有的女青年是冲着他们的钱来的;而一些文化素养较高的女青年却对他们“热”不起来,嫌他们腰缠万贯,一贫如洗。”物质生活上是富翁,精神生活上却是乞丐。充分暴露了那些万元光棍青年的苦恼:为什么有钱买不到真正的爱情?这就是他们精神生活空虚的缺陷。
  4以书为师,方便攻读
  人的一生中,书是一切成功的秘诀。书能担任百科之王的使命,书中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国著名作家柯灵写的散文诗云:“书是我的良友,它给我一把金钥匙,诱导我打开浅短的视界,愚昧的头脑,鄙塞的心灵,从不吝惜对我的帮助。书是我青春期的恋人,中年的知己,暮年的伴侣。”这位老作家,年迈八旬,仍在读书不辍;用他的话来说,他是把书当作他的恩师的。
  人师之师即书师,拜人为师不为拜书为师,然而拜书为师更需要有执著的信念,刻苦的精神。书籍这位老师,是很威严的。倘若你没有主动性,浅尝辄止,它就绝对不会向你敞开大门。书籍这位老师,是很悭吝的,你不付出代价,它绝不会给你回报;即使有回报,也是很微弱的;你付出多少给它,它就给你多少,一点便利也不让你占到。然而书籍老师是公平无私的;对莘莘学子,不论贫富,不论妍娉,一视同仁,绝无偏袒;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如果你有坚强的意志,你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把读书列为生活中规律、习惯性地常到图书馆来,书老师就会孜孜不倦地帮助你。
  参考文献:
  [1]吴中杰.文坛旁观录[J].瞭望.1995(29)
  [2]王子今.东汉的“学习型社会”[J].理论导报. 2010(03)
  [3]许禾钢.宋初三帝爱读书[J].政府法制.2010(32)
  [4]王祖远.文豪们的写作态度[J].前线. 2014(04)
  [5]谢天恩.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1(21)
  [6]桑润悦.珍贵的图书情结[J].河北科技图苑.2011(04)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近年来,安徽省各地主动回应新时代普法需求,开拓思路,创新机制,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契机,纵深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法治在广大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农民积极参与基层自治
期刊
目的:对甲泼尼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效果予以观察和分析。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期刊
2012年,我国思想理论领域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广大理论工作者以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深入研究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取得
目的:探讨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实施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