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专业办学现状及对策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i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进一步促进涉农专业办学,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并提出建议,调研组对江苏省七所农牧职业院校进行了涉农专业办学情况调研,发现各校在涉农专业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呼吁政府主管部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关键词:涉农专业 办学情况 问题 建议
  课 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D/2011/03/026)。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彰显办学特色,2013年12月5-15日,由江苏全省七所农牧院校推荐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对各院校涉农专业办学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
  一、基本情况
  1.教学管理情况
  各院校均对近几年涉农专业的办学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撰写了汇报材料,准备了佐证材料。从结果看,近10年是江苏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学管理不断规范,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大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成果,内涵建设硕果累累。
  2.学生学情考核
  选取种植类专业的基础课植物与植物生理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两门课程,从各院校提供的每门课程2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各50名学生进行人机对话考试。测试结果如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平均成绩为77.76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平均成绩为87.01分,苏北3所学校与苏南各院校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见表1)。
  表1 学生学情测试结果一览表
  组别 院 校 植物与植物生理 计算机应用基础 备注
  高
  职
  组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75.9 93.8 考试对象为三年制高职二年级学生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95.6 94.1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98.0 97.6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98.6 98.0
  平 均 92.03 95.88
  中
  职
  组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43.2 58.1 考试对象为五年制高职四年级学生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59.2 76.8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73.8 90.7
  平 均 58.73 75.20
  全省平均 77.76 87.01
  3.教学档案检查
  各院校均按照江苏省农委教学档案员培训会议的要求,制定了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以及院系二级教学档案目录,明确了档案管理人员,组织开展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的检查评比,各院校院系二级教学档案资料均比较齐全和规范,教学档案的总体管理水平和规范化程度都有明显的提高。当然,在检查中也发现,各院校在教学档案管理中仍或多或少存在档案资料收集不够齐全、档案内容不够规范等问题。
  二、办学成绩和成功经验
  近年来,江苏省农委在全省农业职业院校中通过开展教师说课比赛、举办教学档案管理员培训班、立项开展农业职业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活动等,有力地促进了农职院校办学内涵建设。各院校以国家和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及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等项目建设为契机,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内涵建设,使江苏农业职业教育在全国农业职业教育中“第一方阵”地位得到了巩固。
  1.办学定位日益明确,办学特色不断彰显
  各农业职业院校紧紧围绕江苏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构建适应行业企业发展与需求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及时优化专业结构,以重点专业建设为先导,带动所有专业(群)的建设,整体提升了专业办学水平。如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适应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按照“做强一产专业,提升涉农二产专业,做特涉农三产专业”的办学思路,规划和实施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工程。
  2.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内涵建设成效显著
  (1)创新办学体制与机制。近年来,各院校紧紧围绕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江苏农林职业教育集团,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省内138家畜牧养殖企业成立了“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59个农业产业园、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江苏科圣农科教集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140多个农业园区、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
  (2)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农业职业院校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积极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课堂与实训场所一体化、工作与学习一体化,探索和实践农业生产类专业“前校后园,学岗直通”,形成了植物保护专业“一条主线、两次循环、三大模块”的“123”人才培养模式,园艺技术专业实践全程化“课堂+园区”的人才培养模式,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形成了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学习三阶段、实践三过程、能力三层次的“333”人才培养模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推进“五岗一体、六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大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
  (3)加强专业基础建设。各农业职业院校高度重视实训资源、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国内高职院校、企业等27家单位合作建设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涉及12门课程和6项社会服务项目,包括标本库、案例库、录像库、名园录、课件库、虚拟实训中心、测试中心等内容。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合作联盟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校企共同开发核心课程资源库课程46门,共同开发、公开出版校企合作特色教材30本。   (4)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各农业职业院校十分重视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在各主要教学环节都建立了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自控与他控、校内和校外监控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对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实行全方位质量控制,确保教学评估与检查做到制度化、常态化。苏州农职院在全国职业院校中较早建成并使用了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实现了学生宿舍区、教师办公区有线光缆覆盖,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使学院整个管理工作更加透明,管理效率大大提升。
  3.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师资水平不断提升
  各农业职业院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批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服务能力强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与目标管理相结合,采用承包式经营等方式增强教师面向市场的生产经营能力;依托职教集团平台,与挂职锻炼相结合,增强学校的科研开发能力;依托产业推广应用平台,与科技帮扶相结合,增强学校服务“三农”的能力。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把师资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通过实施“5299工程” “凤凰人才工程”和“1511工程”,打造一支以专业教师、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为中坚的高素质专兼结合教师团队。近几年来,农职院校教师通过各类国际国内培训,通过参加省“挂县富民工程”、基层挂职服务等途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得到进一步优化,科研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4.科技研发成效显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积极争取科研经费,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工作。2012年,纵向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元,横向经费超过1000万元;2013年,纵向科研经费达到2110万元,横向经费达到1100万元。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开通“农技110”热线电话,全天候值守服务农民。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争取驻地政府苏州市的支持,联合实施了科技结对现代农业园区(企业)工程,市政府和学院每年各投入服务经费100万元,支持20多个科技服务团队,大力开展结对服务,为推动苏州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薄弱环节与政策建议
  各农业职业院校虽然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人才培养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1.服务行业与社会需求的能力仍需进一步增强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各农业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但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加上办学理念的更新、专业改革、教学建设等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专业结构优化、专业改革与建设以及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2.名师引领的专业教学团队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农业职业院校视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学团队,师资队伍的结构不断优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各院校省级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还有待突破,名师引领的专业教学团队水平及教师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构建现代农业职教体系,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
  要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系统设计农业人才教育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教学管理规定,紧紧围绕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率先构建现代农业职教体系,系统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各个环节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4.加大优惠政策支持力度,助推农业职业教育转型
  升级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投入,特别要加大对苏北三所农业职业院校的支持力度;政府有关部门要出台就业优惠政策,实施基层农技推广特设岗位计划,引导鼓励职业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担任特岗农技人员,吸引大批有志青年学习农业、热爱农业和献身农业,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是当前和今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专门培养技能人才的基地,技工院校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目标。  学生教育管理作为技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是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品牌效应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水
期刊
摘 要: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本文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及特点出发,结合我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探讨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教学改革的新举措。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现代学徒制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与德国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关系比较紧密,同时,对“德国双元制”的认识与感悟也很深刻。 “德国双元制”之所以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得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技工院校医药营销专业学生SWOT的分析,从优势(S)、劣势(W)、机会(O)、威胁(T)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评价及环境评价,并从合理自我定位、加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以及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三个方面提出就业指导策略。  关键词:SWOT分析 技工院校 医药营销专业 就业指导  SWOT分析又称强弱危机综合分析法,是市场营销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基础分析工具之一。通过可以评价企业的优势(St
期刊
摘 要:本文讨论了基于现代信息化技术环境下,通过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动画制作软件等多媒体技术手段来辅助完成《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教学积件的制作方法及相关要领。  关键词:现代信息化技术 机械制图 SolidWorks Flash AutoCAD  由于班与班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接受能力、反应速度、理解能力等因素均有很大差别,《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时,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在课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技工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对比,分析了目前技工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三大问题,指出了技工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技工教育问题改革必要性    技工教育改革是办好技工教育的重要手段,技工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技工教育的改革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采取了中职学费减免等一系列支持技工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了多个技工教育重大项目,切实加强了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建立
期刊
摘要: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从事在线交易和推广的专业技能,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总结了在电子商务专业课改中推行实战教学的经验,与同行分享。  关键词:实战教学创业电子商务    如何帮助更多的卖家成长,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从事在线交易和推广的专业技能,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建构新型教学模式,讲求教学实效,培养实用人才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笔者所在学校在电子商务专业课改
期刊
摘 要:中职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学生为主体,以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生命价值为教育目标,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学法指导,注重教学环节中的动态生成,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生命化课堂。  关键词:生命化课堂 有效教学 课堂互动  长期以来,教师把各种理论模式照搬到中职的课堂,没有经过自身的体验、感悟,致使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情况,分析了该院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促进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发展的对策,为其他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双元制教育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工作实践 问题 对策  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一所公办副厅级建制的重点技师学院,是全国、全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重点技工学院。近年来,学院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中职电子技能教学要将“实践环节”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并以此逐渐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能教学 教、学、做 一体化教学模式  20世纪20年代,行为心理学家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打破了传统教育“理论教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还“实践教学”应有的地位。21世纪初,我国的职业教育更是将“实践环节”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分析中职英语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探讨了情感态度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其重要性,并提出了开展情感态度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英语 情感态度教育 有效途径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兰塞姆·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不仅包括认知的发展,还包括情感的发展,是对个人的综合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的教育统一起来,双管齐下,缺一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