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肠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和多途径.目前,大肠癌的"正常上皮一增生上皮一腺瘤一癌一转移癌"的序列发病路径已广为接受.异常隐窝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是目前大肠癌在光镜下可见的最小、最早的黏膜损伤,其在遗传、表观遗传、免疫组化和组织病理等方面的改变都影响着肿瘤发生,可以说是其癌前病变.了解ACF的特征性变化及其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对进一步
【机 构】
:
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肠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和多途径.目前,大肠癌的"正常上皮一增生上皮一腺瘤一癌一转移癌"的序列发病路径已广为接受.异常隐窝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是目前大肠癌在光镜下可见的最小、最早的黏膜损伤,其在遗传、表观遗传、免疫组化和组织病理等方面的改变都影响着肿瘤发生,可以说是其癌前病变.了解ACF的特征性变化及其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对进一步认识和预防大肠癌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Ⅰ和Ⅱ期结直肠癌术后病理因素及淋巴结微转移对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Ⅰ和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共126例,均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每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数平均为16枚(10~28枚),用癌胚抗原(CEA)指标对所有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统计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及微转移对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64.11(64~106)个月.淋巴管侵犯和肿瘤侵袭深度与淋巴结的CEA表达呈
目的 探讨结直肠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与乳头状、管状腺癌临床病理的差异和预后.方法 收集1994年8月至2007年3月结直肠手术患者2089例,其中黏液腺癌144例,印戒细胞癌25例,乳头状腺癌和管状腺癌1837例,剔除其他类型肠道肿瘤83例.比较三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对影响结直肠预后的部分临床病理指标,如年龄、肿瘤部位、分期、腹膜、病理分型进行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三组进行总体生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核增殖抗原(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发生、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胃癌存档蜡块标本58例,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31~76岁,中位年龄58.2岁.另取上述胃癌根治术患者距肿瘤5~6 cm的癌旁组织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OX2、MMP-9、Ki6
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生长抑素(somatostain,SST)类似物,可抑制脑垂体前叶生长激索和促甲状腺索的分泌,同时还能抑制胃肠胰内分泌激素的病理性分泌过多,对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分泌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晚期肝病患者易发生营养不良.研究显示,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可高达65%/~90%。
患者男,19岁,间断出现腹水和下肢浮肿4年.患者发病以来食欲、排尿、排便均正常,体重无减轻,无明显乏力.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检查无明显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显露,腹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5次/min,双下肢无浮肿。
目的 研究恶唑酮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中核因子(NF)-κB和激活蛋白(AP)-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以探索其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7~8周龄的健康昆明小鼠24只,体重25~30 g,均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采用3%恶唑酮皮肤致敏5 d后,以0.5%恶唑酮(溶解于50%乙醇中)0.15 ml一次性灌肠造模方式建立实验性结肠炎模型.3 d后处死所有小鼠,分别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克罗恩病(CD)是一种以慢性肉芽肿性炎性病变为表现的病因未明的非特异性肠炎.CD可累及全消化道,约70%的CD可累及小肠.超过30%单独局限于回肠.CD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有一定难度,误诊率较高.目前可采用临床症状、内镜诊断、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结果的综合判断作为诊断CD的标准。
阿兰·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中记述了他于18世纪末游览当时的苏州城,被丝绸深深吸引的经历,他说“丝绸在中国一直是国家秘密,也是整个民族的秘密”,生产的过程相互隔绝,“种桑树的人不管养蚕”,所有的树苗和蚕都不允许外人接触或带走。或许他曾试图寻找有关丝绸的秘密,然而终究无功而返。 对阿兰·佩雷菲特而言的“秘密”,其实早在汉代就已经在东西方交流的多条丝路轨迹上留下了向外传播的痕迹。丝绸之路这条无形的
目的 探讨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在胃癌中的差异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获得12例纯化的胃腺癌细胞(GAC)及其癌旁(〉5cm)胃黏膜上皮细胞(NGEC),应用^18O/^16O分别标记两种细胞样本酶切后的多肽混合物。结合纳升级液相色谱定量鉴定GAC和NGEC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验证差异蛋白RKIP在胃癌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RKIP蛋白在胃癌组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