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翻译中的连贯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583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篇连贯的一个基本特性即是连贯,我们在翻译中总是力求使语篇连贯,语篇是否连贯成为衡量翻译水平和质量的有效标准之一。译者通过“等值交换”来实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转换,形成互文连贯,达到译文对原文的真实表达和对作者意愿的真正表述。连贯概念不仅是语句的通顺,更重要的是语义的真实表述、思想的真实表达、意义的真实表现,应以语篇连贯为切入点,力求通过语篇分析与翻译、语篇翻译中连贯的表现形式、连贯对语篇翻译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索出连贯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连贯 翻译 语篇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69-02
  任何一种形式的语言,不管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只要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就可以将之称为“语篇”。 “语篇”的显著特点就是“连贯”。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处理的基本单位就是语篇,连贯是基础,任何译本都应以连贯作为第一标准。连贯原则使用得是否恰当,关系到翻译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结果的优劣。
  一、语篇分析与翻译
  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提出了语篇分析概念(Discourse Analysis)。主张突破以往研究中句子的结构模式,采取探寻意义结构的途径来对语言进行细致的研究。语篇(text,discourse)是语言交际的主要表现形式,指的是有意义的语义单位(semantic unit),即语篇与句子之间不存在“大”与“小”,“高”与“低”的关系,而是一种“体现”的关系。英文表达中,句子、段落、篇章都是语篇的体现。学者们通常认为“转换”与“对等”是翻译的两个基本方面,“解码”与“重新编码”成了译本产生的过程。正如王东风老先生1976年所说:“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组成语篇的句子彼此间的衔接是语篇语义整体性的表现,而衔接模式在解读过程中发挥着中心作用”。这里所谓的“衔接模式”是连贯的一种手段,语篇分析更是语义整体性的表现,是译者进行翻译的前提。
  二、语篇翻译中的连贯
  1976年,Halliday与Hason在著作《语篇的衔接》中阐释了语篇连贯的重要性,语篇连贯逐渐被人们重视。有学者研究语篇连贯问题也试图建立起语篇连贯的理论研究体系,例如,Van Dick、Widdowson、Mann.etal、Brown、Danés、Fries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语篇内部的联结、衔接抑或是句际衔接(衔接机制)包括语篇外部的意义都是通过连贯来实现的。我们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译者怎样将通过“等值交换”来实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转换,形成互文连贯,达到译文对原文的真实表达和对作者意愿的真正表述。连贯概念不仅是语句的通顺,更重要的是语义的真实表述、思想的真实表达、意义的真实表现。
  三、语篇翻译中连贯的表现
  (一)语法连贯
  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法连贯”指的就是“语篇的语法维面的关系网络”(王东风,1997)。语法的有效衔接是语法连贯的最重要体现。形式上,语篇是由相互关联但是又相互独立的小句构成的,而衔接手段则是这些小句相互连接的必要策略和必要手段。“底层语法连贯的表现” (Dijk & Kintsch,1987)是衔接的一个主要标准。韩礼德将这一表现纳入功能语法系统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各种连接的地位和层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具体来讲,替代、连接、指称以及词汇衔接都属于衔接的方式,衔接机制是连贯的最主要条件之一。
  1.指称,也成为指代,意思就是当一种事物出现后又一次出现时,为了规避重复而引发的或视觉、或听觉、或其他种类的疲劳,而采取其他代词或其他名词来指代该事物
  指称通常可以分为外指(exophora)和内指(en?鄄dophora)两大类:外指指的是用一个词或者词组来指代某一特定事物,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日常的口语交往中;内指则通常出现在一个语篇之中,它本身分为前指和后指。前指指的是对应前文所出现的内容,后指指的是对应后文所出现的内容。人称(personal reference)、指示(demostrative reference)和比较(comparative refer?鄄ence)是指称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利用这三种方式基本能将英语与汉语一一对应起来。但是在具体的翻译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习惯、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2.替代,指的是将原文中所出现过的词汇用新的词汇代替
  相对来说,替代这种关系在英语中的使用更为普遍一些,我们可以用代名词、小句或者代动词代替原文中出现的事物,当汉语中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替代时,则需要采用词汇衔接的方法来进行翻译。省略也是替代的一种方式,语言学家Halliday & Hason将其称为“sub?鄄stitution by zero”(零替代),在翻译时只需要进行英汉之间的对应就可以了。
  3.连接,指的是使用连接词将前言与后语联系起来,使其二者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空间关系或时间关系
  英语属于形合语言,汉语属于意合语言,语言的归属导致英语连接词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汉语。而为了使翻译的英语更符合汉语语言文化和习惯,在不改变引文原著原意的基础上应减少使用连接词。
  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除去指称、替代等三种连接方式外,还要重视语序、语法在译文的连贯性方面起到的关键作用。
  (二)语义连贯
  在语义连贯中,句级以上单位之间的语义关系是核心,最重要的连贯关系是词汇衔接,即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通过词汇手段建立起来的连贯关系被叫做“词汇引导的连贯”。(Givón,1995)词汇衔接不仅是词语的复现(reiteration)和同现(collocation),也是对句子之间进行连接的一种语义衔接手段。
  成分分析法和语义场是语义连贯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概念。几乎任何一个单词都含有多个词义,都可以分解为不同的语义特征。在翻译中,要做的就是根据不同的语义特征进行比较、划分、综合,而后根据语义连贯的原则进行取舍并使用。还有一点必须要注意的是,在成分分析法的使用过程中,“选择限制原则”以及“语境冗余原则”必须要贯彻始终。   翻译中的语义场研究的是词与词之间的语义联系。可以根据组成语篇词汇的词性、作用不同而划分成不同的图式。实词词义在相当的程度上受到其所在语义场的影响,必须要注意语义的连贯。
  (三)语用连贯
  语用学将语境看做是动态的交际过程,语用连贯是语篇在译者交际过程中的顺畅,由交际参与者传达,由交际语境决定。连贯于文本之中,是语篇内部成分之间线性、层级性的语义逻辑联系;连贯不仅存在于文本之内,还存在于文本之外,表现为语义、语用的相关性,是句子功能上的连接关系。无论是分析文本还是对文本进行“解构”、“重组”,都不能脱离语境孤立地处理。因此,语用连贯既包括语篇内的语言语境(包括语篇中隐形含义的解读),也涉及语篇外的语言语境(包括文化背景的不同)。可以说,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只是译者进行翻译工作的基础层面,而语用连贯则是完整、准确、艺术性翻译的核心,是贯穿对源语言的分析和用目标语表达的全过程的。在大语境相异的情况下,能得到更好的译文。
  四、连贯在语篇翻译中的作用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明示一推理的阐释活动,译者要根据交际者的意图和读教、听者的期待调整相关参数,在保证交际效果的前提下,应使原语和译语语篇最大限度地趋同。”(赵彦春,1999)这种趋同可以理解为语篇翻译的对等性。目的在于通过翻译,将源语言文本用另外一种语言进行意义重构。正如王东风先生1997年指出的:“意义的最佳体现,是意义关系连贯的体现;那么意义的最佳翻译,就是原文意义关系连贯的最优化重构。”连贯是使语篇网络系统得以完整的主要原则和表现。连贯搭建了原文与译文中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是语篇内部关系的总和,也涉及语篇外部文化情景的不同、心理因素等,关系到翻译的成败。语用翻译中,译者应准确地理解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从语法、语义及语用的角度出发,运用连贯对原文进行最大限度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对应,以达到译文的优化重组。同时还应根据源语言与目标语语言自身的差异及文化差异,进行适当的增减译,重现原文的交际意图。
  [ 参 考 文 献 ]
  [1] 王东风.语篇连贯与翻译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6).
  [2] M.A.K.Halliday & Ruqaiya 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 李佳轩.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现状及探索[J].大学教育,2014(1).
  [4] 张德禄,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黄 晓]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评教是高校普遍实行的一项制度,但其效果颇受诟病。学生评教只是教学管理的一个手段,运用好这个手段,使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关键在于教学管理者的教育理念及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实施策略。学生评教只是教学管理的一个手段,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如何用好这个手段,如何完善这项工作,使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学生评教 高校内部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毕业论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技术及平时教学训练的基础上,毕业之前必须交出的一份综合性答卷。学生在获取知识方面主动意识和自学能力不够,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视不足,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很强,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欠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就得在提高对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认识、指导和管理水平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本科生 毕业论文(设
期刊
[摘 要]高职学生进行校外顶岗实习,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毕业生综合能力,即职业技能不可或缺的经历。虽然学院已经形成鲜明的办学优势,但仍需要通过强化政策宣传、建立多方评价机制、选择适用的顶岗实习效果评价方式、强化实习管理激励机制等,进一步建立适用、好用、管用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并切实保证其落实。  [关键词]顶岗实习 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
期刊
[摘 要]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及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开办本科实验班为依托,在管理体制、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以引领普通本科生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 实验班 探索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32-03  在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目前高职商务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体验式教学在商务英语听说课程中的运用,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促进高职商务英语听说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商务英语听说 体验式教学 体验情景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61-02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
期刊
[摘 要]西部大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低、四六级通过率极低,S学院四级、六级通过率平均仅为14.63%,比中东部同类高校低72%,且男生显著低于女生,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动力和兴趣,学习方式低效,学习时间不足。英语学习对边远落后地区的学生来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方面大有可为。相信随着教师教学理念的进步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西部边远落后地区一定能改变英语四级、六级通过率极低的现
期刊
[摘 要]藏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主要有个人发展动机、社会责任动机、内在兴趣动机、成绩动机、信息媒介动机等五种。藏族男女学生内在兴趣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英语教师应将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动机类型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期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 英语学习动机 动机类型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
期刊
[摘 要]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是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及发展需要产品造型设计人才。工商职业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的课程目标定位较模糊,课程内容安排没有脱离本科系统框架,教学评价形式陈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应通过调查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人才需求、工作任务以及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能力和工作规范等,
期刊
[摘 要]主题班会的开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要充分认识主题班会的重要意义,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有计划、有组织、精选材、善总结,使主题班会的开展真正达到效果。  [关键词]主题班会 辅导员 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91-02  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
期刊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如何创立优质品牌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合作办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践领域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严格招生选拔、严格学生管理、建设优质师资队伍、加强与国外合作高校之间的有效沟通等方面提出策略并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合作办学 优质教育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4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