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赐予我的财富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4150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幼年没有过真正的家。我的祖母在他五岁时就去世了,祖父没有再娶。到八岁时,父亲已经旅居过三个国家。
  父亲酷爱动手制作东西,他的作品焕发着一种恒久的感觉。父亲是个勤于思考的人,六岁那年,这个脸庞圆圆的孩子为使自己能坐得更舒服些,把餐桌腿锯掉了一截。为此他挨了罚,却获得了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勇气。后来,十岁时,父亲用捡来的废旧零件拼装了一辆自行车。二十岁那年,他又如法炮制,用一辆破派卡特的零件拼装了一辆小汽车。装这部车时,他没日没夜地干,用那双粗大布满茧子的手轻轻地给每个零件擦油、调试,直到这部车像富家子弟的吉尔普斯一样平稳地行驶起来。
  父亲重实践,他不懂数学,却能告诉你一台锅炉需要多大压力;他不能像建筑师那样提供设计方案,却能告诉你那些管道和线路能否承受整座建筑物的负载。后来,他通过了夜校考试,成了一名工程师,但在这之前,他已是一个管道、电器、机修方面的行家了。
  爸爸很为多年来从他手中问世的种种作品而自豪。而对我来说,这些都比不上他亲手为我制作的那些小玩意。在我七岁时,家里在新泽西买了一栋复斜式屋顶的房子。照母亲看来,可以乔迁新居了,可父亲坚持要重新铺设供热管道,更换浴室瓷砖和抽水马桶。快到圣诞节了,地板上还盖着篷布,大部分家具仍然堆在库房里。妈妈打定主意要在新居过节,打发父亲和我去买礼品。
  路上,我们经过一家玩具店的橱窗,角落里有一个玩具房子令我眼睛一亮。它的外形像一节竖起的圆木,雕着椭圆形小窗,窗上垂着印花布的窗帘,还悬着一个小阳台。“爸爸,”我说,“它很可爱,你想圣诞老人会把它带给我吗?”父亲看了看价码,一百美元,这在当时是个昂贵的价目。“我看,圣诞老人送不起这所房子。”他开玩笑地说,一面习惯地捋了捋腰带,“也许某一天你会有的,宝贝。”父亲大概是希望我忘掉这个玩具房子,可我着魔似的缠着父亲谈论它。
  圣诞节早上,我醒得很早,跑下楼来,在暗淡的灯光下,打量着圣诞树下的一大摞礼品盒,可是没有一只看上去能装得下那座玩具房子。爸爸看出了我的失望,他抱我坐在他的腿上,柔声地告诉我,小时候,他是多么想有一架红色的小推车,但他的父亲却不能满足他。
  “那你怎么办?”我问。
  “我用找来的木头和旧车轮自己做了一个。”他说,“你要知道,对我来说,这个自造的推车比从商店里买来的意义要大得多。”
  “可我不知道怎样造一只木头房子。”我说。
  “那我们就一起来造。”父亲回答。
  圣诞节一过,新居尚未整顿好,我们便着手造小房子了。爸爸先把找来的厚木板锯成条,在一只木托上钉成一圈,并教我怎样用砂纸打磨木条粗糙的边角。然后,把这只木托锯成两半,钉上合页,这样,“圆木”就能旋转开合了。每天,不论爸爸下班后多么累,总是抽空拾掇这座木头房子。他收集起贴壁纸的纸头,仔细拼贴在房子上。那专注劲儿仿佛是在替母亲装饰厨房。再画上深浅不同的棕色条纹,然后退后几步,审视是否获得了预期的效果。爸爸还别出心裁,在房子门前增加了一条精致而逼真的小径。爸爸为此整整花了一个月的工夫,而这只圆木房子是一个孩子所能想象的最贵重的礼物。直到我长大后,还时常把它从顶楼取下,端详着它,回忆父亲把我的梦想变为现实的那些日日夜夜。
  许多年之后,我离家去伊利诺伊州读大学。忽然之间不得不靠自己去改动一个电灯开关或黏合一只打破的花瓶了。起初,我是多么巴望父亲能在身边。但一切都渐渐应付自如之后,我因对父亲的无所不能而怀有的倚傍感开始发生了动摇。
  不久,父母驱车来看我,我陪他们在大学城周围散步,指给他们看我特别喜欢去的饭店和商店。我们在一家商店前停下,里面排列着手绘图案的木制陈设。他们饶有兴致地随我进了店。店里有一只装潢精美的橡木大橱,两扇门的中央绘着红色的花饰,底部大抽屉上也开放着一束精致的花朵。父亲将这件家具仔细地审视了一番后,开口道:“我能给你打一只这样的柜子。”“爸爸,”我说,“这不是柜子,是橱子,而且你没法仿制,它是一件艺术品。”爸爸的手从那只他正端详着的抽屉上滑下来,他默默地将橱门合上,退了回来。那情形就像一个小伙子刚遭到了美丽姑娘的拒绝。我知道我伤害了他的感情,可我说的并不错啊!后来父母离去时,这个小插曲似乎被忘记了。
  第一学年结束了,我回到家里。家中一切还是我离开时的样子。噢,不,父亲把那块东方地毯从起居室移到了书房,一只新的嵌银铜壶装饰着餐桌。我奔向楼上自己的房间,满屋橘红色的斜阳夕照中,立着一个与在那家商店所见的几乎一模一样的大橱。我说几乎,是因为看上去在许多地方这一个比那一个更好。大橱前面和侧面的镶板是刮制的材板,不是橡木的,但漆得非常仔细,发出一种古香古色的光泽。橱门上蔓延着的漆绘花饰,仿佛一串小精灵。
  我转过身,发现爸爸正在迟疑地望着我。“爸爸,真是太美了!”我叫着,自长大以后,我已没再这样称呼过他了。爸爸走上来,抱住了我,他的手指上布满了厚茧和伤痕。“你老爸毕竟还有用。”爸爸笑道。然后,他热切地打开了橱门,露出了总是使他的手艺与众不同的别出心裁之处。里面,父亲装了一只暗匣,“在这儿放你的首饰。”他解释。又自豪地显示了另一个机关,可以把偌大的底层抽屉分成几部分。“这样,哪天你要离开时,搬动起来方便些。”
  “爸,我从没想要离开你……”我心里一酸。
  “但我希望你离开。”他打断了我的话,“我能制作许多东西,却不能制造你的生活。我所能做的一切就是帮你建立自己的生活。”
  父亲年岁大了记性不好,甚至连我的岁数也说不准。但我只需环顾四周,眼见之处,无不使我念起他对我的爱。他修复了一张古旧的摇椅,因为我说我是多么想有这样一张椅子。当我平生第一次只身住进公寓,他花了一个周末为我调整室内的电路。当我心爱的耳环上掉落了一颗蓝宝石,他用油灰和一滴涂料为我修复得天衣无缝。
  我所知道的四个最伟大的字就是“爸爸能做”。他是在用他的创造来培植我生活中最有价值的成分,他给我的是一个父亲所能赐予的最巨大的财富——独立的性格。
  (图/廖新生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若要保持天平平衡,则左右两侧必须等重  1988年,崔永元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工作。有一天,在听众来信中,他发现有一封信书写得极其T整。字迹十分清秀。写信人是个高中三年级学生。那个学生在信中说,自己马上要参加高考,但是因为家里很穷,即使能考上大学。也没钱读,所以决定不参加高考了……他很喜欢听《午间半小时》节目,所以写了信来,就是想在回乡前。和他所喜欢的电台节目告个别。  看完信后,崔永
1861年,上海阜康钱庄的挤兑风潮波及到了杭州。正当胡雪岩全力调动、苦撑场面的时候,却传来了一个他越是担心越会发生的消息:宁波的两家钱庄相继倒闭。  宁波的这两家钱庄,都是胡雪岩名下的。挤兑风潮出现的时候,杭州阜康的档手们赶紧去了宁波,希望能从那两家钱庄调出一些银子来应急。  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宁波钱庄却过早地深受市面的影响,加上资金周转不灵,自身难保,最后不得不申请倒闭。宁波海关在查封倒
有个秀士,到一古刹,见山门内供养的弥勒菩萨,摊着胸,张着口大笑,觉得菩萨好不庄重,便问旁边老僧:“和尚,这位菩萨笑什么呢?”  老僧答道:“不笑什么,他是在笑你。”  秀士觉得好奇,又问道:“我没来时,他已在那里笑,一会儿我走了,他还會在那里笑,为什么偏偏说是笑我呢?”老僧道:“居士难道有所不知,泥人常笑话泥人的。”  秀士听和尚说出这话,也冷笑一声,说:“菩萨本来是泥塑的,说他是个泥人,没有错。
当你开始坚定梦想时,梦想就会向你张开翅膀  我有个朋友叫蒙提·罗伯兹,他在圣思多罗(San Ysidro)拥有一个牧马场。他一直让我借用他宽敞的住宅举办募款活动,为帮助边缘青少年的社工活动筹备基金。  上次我在那座牧场筹款时,他在向大家介绍我时这么说道,我跟你们说,我让杰克借用我的住宅是有原因的。这故事跟过去的一个年轻人有关,他的父亲是位流浪马术师,在不少马厩、赛马场、农场和牧场都待过,帮助训练马
在一期《开讲啦》节目中,职场新人高嘉晗提问说:“现在传说办公室有两种人,第一种人看到领导进电梯,就赶紧快走几步,跟着领导套近乎的人。另一种是赶紧慢走几步,不和领导进同一电梯的人。我很好奇,在生活中,您是哪种人?”  撒贝宁反问:“我想问你,如果是你呢?”“我是第二种人。”“就你会慢走几步。”“对。”“不想和领导坐一个电梯,是因为你怕尴尬。我个人感觉自自然然最好,你无论是赶两步,一定要跟领导坐一个电
吃过晚饭坐在电脑前上网的时候,从商学院毕业的合肥浪漫女孩杨莉无意中发现这样的消息:“当前中国有41.1%的白领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61.4%的白领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随着英年早逝现象的增多,关注白领健康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杨莉抬起头来思考片刻,随即接着看下去:“面对与日俱增的工作压力,女性白领更加容易表现出情绪上、身体上的疲劳反应。”  当天夜里看完报道,杨莉默默地分析,觉得这条
少年时住在奶奶家,南京中华门外小市口24号院内。那是一个有数十户居民的大院,分为前院、中院、后院,各有一个装有自来水龙头的天井。不知从哪一天开始,统一改叫向阳院了。院门上方请业余书法家用油漆写了“向阳院”三个红字,两侧还贴了一副对联: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  奶奶是居委会干部,戴了红袖章,隔三岔五地去区里开会,回来后召集大伙传达。传达什么精神,我这个在一旁活蹦乱跳的孩子根本没注意听,也就记不住了
中外许多事业有成的名人,往往为了研究某个问题,专心致志,痴迷“忘食”,闹出了不少笑话。  陈景润有一次去食堂吃饭,想着一道难题的解法,想着想着,竟转了个圈又回来了。别人问他:“你吃饭了吗?”他竟回答:“吃过了。”  牛顿有一回请朋友到家做客,饭菜做好后,他就去实验室专心做实验了。朋友来后,找不着牛顿。等了又等,还是不见他。朋友因急于赶去上班,就独自把菜吃了,并把吃剩的鸡骨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傍晚
燕园曾经住着四位老先生:邓广铭、金克木、张中行和季羡林,人称“燕园四老”。邓广铭毕业后,留校任教,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唐宋辽金史的研究,尤其在宋史方面超越前人成就,成为宋史学界的一代宗师。论学历,金克木不过小学毕业。可他聪慧、用功,自学多国语言,在翻译和写作上成绩斐然,成为了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学者。从印度归国后,受聘于武汉大学,后任北大东语系教授,长达52年。张中行早年毕业于北大,多年从事
在孙吴政权统治江东时,世家豪族势力急剧膨胀,奢侈腐败之风日盛。  是仪,东吴孙权拜他为重臣,与孙权相随50年。是仪为东吴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封为都乡侯,但他一生从不置私产,不接受俸禄以外的赏赐,不接受他人的馈赠,被誉为“三不都乡侯”, 而且乐于赈济赡养贫困之人,家中无储蓄,房舍财物能供给日常生活就行。他不穿华贵的衣服,不吃讲究的饭菜,一生过着平民百姓般的俭朴生活。他廉洁自处,一心为公,能够忍受清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