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进取精神人文素养的缺失与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1984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取精神是一种向上的、立志有所作为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内驱动力。一个有进取精神的人,必定有向上的远大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努力奋斗。学生在学习上真正能做到自觉、勤奋,就得有积极进取精神这一人文素养,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思品学科教师,更有责任、更有义务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人文素养。
  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水平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他们的心理和认知还不成熟,大多数同学在学习上处于被动地位,缺少自觉、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进取精神缺失,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是教育工作应该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
  初中学生缺少进取精神素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是因为学习基础差,对学习丧失信心;有的是对学习缺乏兴趣,不明确学习对自己、对社会的重大意义,没有学习目标,学习没能成为他们心中的一种需要,把学习当成是“给老师完成任务”,学习处于极端被动或不情愿的状态,往往是一双眼睛盯着老师,在老师没有注意或教师不在时,就偷偷地干着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的是对教师有偏见和抵触情绪,“不学习”成为他们对老师对抗的一种方式;有的是因为家庭中闹矛盾或出现了困难,或者与同学产生冲突,导致无心学习等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原因,寻找培养学生进取精神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进取精神的途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1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用“爱”碰撞学生进取的火花
  教师要通过与学生交流,全面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家庭状况、理想及心理状态,弄清学生进取精神缺失的内在根源,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对策。对于学生认识上的偏差,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结合与之相应的正反方面的典型,引导他们从错误思想里走出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激励他们自强,使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不足,奋发向上;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惑与困难,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爱与帮助,要善于发挥团体的力量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就像他们的亲生父母,班级就是自己的家,同学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使他们倍感温暖,他们对教师的心理不再是畏惧与厌恶,而是满心地喜欢与接纳,老师、同学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这样,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近了,同学之间更亲密了,学生往往会因为对老师的喜欢而产生对学习科目的喜欢,也往往会因为有这样的班集体,更加上进,利用这些契机,学生认识上的隔膜就会消除,消极被动心态就会转变为积极主动,就会迸发出进取的火花。
  2精心组织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学生的进取精神素养,不仅是学生自尊自强的表现,同时也反映学生对学习活动充满兴趣。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形成强大的内驱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环节,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如探究性活动、体验性活动、交往性活动、挑战性活动和竞赛性活动等,使知识性学习与趣味性活动相统一,实践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乐此不疲,竞争意识强,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喜爱的活动,学习热情高,进取素养得以培养。
  3教师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激发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常言说“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同样道理,班级中一部分人缺乏进取精神,往往会对整个班级进取精神风貌的形成产生要影响。由于一些不良的家庭社会环境、家长错误的思想行为诱导及个人智力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班级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学困生,他们的身上往往会出现更多的不良习气,意志薄弱,自控能力不强,行为涣散,我行我素,缺少道德的约束;没有良好的学习品质,进取精神素养极端缺乏,学习成绩差。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无论是性格、,还是习惯,无论是心理,还是行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不良习气往往反复出现,学习进步非常困难,人际关系紧张,严重阻碍着他们的成长。对待这种学生群体,教师按照教育一般学生的方法恐怕难见实效,教师除了发挥班级团体的力量外,还要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心血与耐心,加强对他们的辅导,注重思想启迪,行为诱导,学习方法的指引,引导他们不断进取。
  4教师要善于观察、不断发现,及时指点
  学生的行为表现,尤其不良表现,总是反复出现。所以,教育必定是经常性的、反复性的工作。教师必先在工作中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尤其是学习习惯,学习行为、专注程度、心理情态等,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对其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使他们更加发奋图强;对其不足,要采用恰当、行之有效的方法,鞭策他们努力克服不足,奋发向上,使学生逐步养成积极进取的品质。
  5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多元竞赛活动,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产生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论是对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还是学习进取精神的培养,都可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开展多元式的竞争活动,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多元式的竞争活动,包含的内容应是多方面的,从参赛对象看,既有个人式的,也有团体性的,从参赛内容看,既包含学习内容的竞赛,也包含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各方面的内容,通过竞赛,评选优胜个人和优胜团体,并通过多种方式给予表彰,这样,无论是学生个体方面还是团体方面,无论是学习成绩方面还是行为品质方面,都呈现出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积极进取精神素养得到培养。
  对学生进取精神人文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教师应不断探讨,寻找有效措施,努力培养学生进取的人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是未来人,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必须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好奇心是创新的前提,也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是创新的动力;鼓励多问“为什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古人云:思源于疑。通过问,解决疑,就可以促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萌发创新的欲望;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学生的
期刊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广西基础教育“创新育人模式”实施研究专项课题编号:A类 2012JD030号)  【摘要】良好行为习惯是指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习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差,因而常出现一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过错行为,作为教师有责任对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原则:从小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正面说服启发诱导的原则;
期刊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情感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語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何等之大,当然任务也很艰巨。目前,我们虽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实教材的要求尚任重道远。其原因并非教材本身问题,而
期刊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时期,并且这使得在小学阶段通过数学学科的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具有了可能性。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正是向他们提供养料,使之茁壮成长,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我们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数学成绩整体不很理想。有些数学教学
期刊
1项目实施的背景及目的  1.1项目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在当前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区域游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但在区域活动开展与组织的过程中,有多数的教师只模仿到形式而没有抓住其精髓;或对区域活动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但缺乏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转化为教育行为。遇到的难题主要有: 
期刊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犹如一个尚未开发的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如果没有挖掘,那么就可能把宝藏埋没于地底。如何挖掘这些宝藏,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1激活思维,培养想象力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灵活性、创造力、敏捷性和形象性等品质。思维与想象是相辅相成的。想象力越强,思维就越活跃;思维越活跃,想象力也就越强。教师可采用以下
期刊
【摘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成才、腾飞的两只翅膀。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和学业上的难度,保证持续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初三学生化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非智力水平及其作用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性格特征;情感;兴趣  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
期刊
2011年10月份,西北大学的一些学生(其中就有中国科学院  的研究生)前来我校免费给学生做了一次全面的体质测试,结果显示:  有60%的学生是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贫血!他们就向我们询问了一下  当地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之后,他们就给我校的学生赠送了补充营  养的药品——21金维他,并再三叮咛了服用方法。后来,我们从电  视上看到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和温家宝对这一建议予以采纳并予以实  施,给我国边远山
期刊
1前言  射击是集天赋、技术、心理、枪弹、环境等主客观因素于一身的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对这些因素的全面了解,摆正主客观因素的位置,制定长期训练计划,有效地循序渐进,最终屹立于竞技场的巅峰,是每个运动员努力的方向。  刘淑慧教授是中国射击队的心理辅导老师,她曾经在《射击运动员成功道路上心理的内适应》一文中说道“射击项目基本属于动中求静、静中求稳、稳中求准的项目”,说出了射击运动的特点。难也就是难在运动
期刊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广西基础教育“创新育人模式”实施研究专项课题编号:A类 2012JD030号)  俗话说“病从口入”, 说明了是否讲究卫生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有人认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在现实生活中,确有那么一些人不甚讲究卫生,而身体也还健康,但是他们的身体健康并不是由于卫生造成的,而是受其他因素的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