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

来源 :历史教学·高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q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国际关系史,冷战史,学术会议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3)18-0071-02
  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关系史青年论坛”于2013年3月23—24日在北京紫玉饭店召开。会议开幕式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徐蓝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郝春文教授对近年来历史学院世界史学科的发展作了简要介绍;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史学家齐世荣先生总结了当前世界史研究的现状并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教授Robert Gerwarth作了题为“新视野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研究”(First World War-New Approaches)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特别邀请国内外著名国际关系史研究专家,如华东师范大学崔丕教授和沈志华教授、吉林大学刘德斌教授、北京大学王立新教授、南开大学赵学功教授,以及美国奥本大学翟强教授、香港大学徐国琦教授等担任点评人。此外,来自全国37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12家学术刊物的代表共同出席了本届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与大国关系互动研究”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本次论坛将所收到的六十余篇论文根据不同专题分作三组十五个场次分别进行讨论。分组讨论中,与会学者就所提交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和史料运用等方面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与首届国际关系史青年论坛相比,本届论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首先,在史料运用方面,本届论坛更加注重利用原始档案,尤其是新材料。强调对原始档案的运用,是本届国际关系史青年论坛的重要特色。文章中原始档案的比重相较于首届论坛。有了显著提高,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基于一手档案的研究。原始档案的使用明显提升了文章论点的说服力。材料新,是本届论坛参会论文的另一特点。首届论坛的参会论文主要利用传统的英美国家外交部门解密档案文献,如英国海外政策文件集(DBPO)、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FRUS)等,本次论坛的文章在档案的来源方面又有所扩展:如利用美国其他政府部门如美国新闻署(USIA)的档案,加拿大国家档案馆的档案以及北约(NATO)、联合国(UN)等国际组织的档案。部分论文也开始运用Gale公司出版的《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数据库。史料的不断丰富,反映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国际关系史研究的重视,也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国际关系史学科建设取得的巨大进步。
  其次,参会论文在研究方向上也是精彩纷呈。会议论文的研究领域不仅有传统的大国外交政策研究,也包括媒体冷战宣传、意识形态、文化外交、经济外交等领域,以及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不仅有对大国外交研究,也包括对中、小国家和拉美、非洲等地区的研究,很多文章还注意到了大国与第三世界的互动关系。
  最后,参会的不少文章有很强的现实参考意义。多篇论文内容涉及当下国际热点,如日本的南海政策、美国在中东问题和中菲南海岛屿争端等问题上的政策,力图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与会专家学者对某些现实问题比如中越关系、中国对外援助、中印关系等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在讨论过程中多次强调国际关系史研究要关注现实、联系现实。一些点评专家指出,采用中国思维来考量历史问题,才能体现国际关系史研究的“中国特色”,实现史学为现实服务的功能。
  点评专家在讨论过程中对文章进行了逐个点评,对参会代表的文章使用原始档案文献、挖掘文献史料的深层内涵表示肯定。与会代表认为,点评专家的意见对自己开拓研究视野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各位专家自身的治学经历就是敬畏学术、追求卓越的榜样。点评专家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
  首先,文章的立意应该更高,视野应更开阔。如在文化冷战研究方面,文化冷战最着重要讨论的是美国实行这种文化冷战的影响力,但是如何评估宣传效果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如有的文章提出,《纽约时报》对1959年西藏叛乱的歪曲报道,丑化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明显体现了东西方冷战的历史背景对新闻媒介的影响。点评专家对此指出,文章应着重探讨《纽约时报》在歪曲事实的情况下,为何仍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再如针对一篇研究战后美加关系的文章,点评专家建议应将美加关系与英联邦关系的长期发展、演变相结合,从加拿大为英帝国服务转向为美国战略利益服务的视角来考察美加关系的发展。
  其次,与会的专家还提出了关于论文写作方面的意见:第一,重视学术史的回顾。学术史的回顾,不应仅列出文章、专著的名称等基本信息,还应该把文章或专著的观点进行有效的提炼精选,并对观点作出自己的评价和判断。只有系统地梳理前人的成果,才能知道前人的不足,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做到学术创新。第二,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要在用词准确性和材料解读方面下功夫。青年学者在写作中,往往会出现题目比较大或用词不准的问题,所以专家们提出一定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章,每个词、每个标点都要仔细斟酌,“斤斤计较”,需要考虑使用有吸引力的标题、精炼自己的文字。写文章时心里要有参照系,即文章的写作原因、内容框架。写文章要突出“问题意识”,这样的文章才能有深度。
  最后,对于文章中如何正确看待档案运用的问题,专家也提出了指导意见。本次论坛强调对原始档案的使用。与会专家指出,应根据不同部门的档案、不同层级的档案进行区别利用;要注重对档案的考证;要在阅读过程中对档案的逻辑顺序等进行比较细致的梳理,等等。
  3月23日晚,本届论坛邀请的《世界历史》《史学月刊》《史学集刊》《浙江学刊》《历史教学》《南洋问题研究》等期刊杂志和出版单位的代表与参会学者一起参加了圆桌会议。学者与编辑们围绕着“学术期刊需要什么样的国际关系史稿件”,写作和投递论文时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写作规范以及如何提高论文质量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会专家学者和编辑们并对青年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做了详尽的解释和说明。
  3月24日下午举行的闭幕式由《世界历史》编辑部张丽研究员主持,徐蓝教授作主题发言。上海交通大学邓峰教授、黑龙江大学郭渊教授、中国社科院博士后鞠维伟分别代表三个讨论小组做会议总结报告。徐蓝教授勉励青年学者不能忽视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作用,要注意提升理论水平和提炼问题的能力,以及加强国际关系史理论的学习。最后,张丽研究员和徐蓝教授共同宣布“第二届国际关系史青年论坛”圆满闭幕。
  【作者简介】李云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摘 要 18世纪中叶以后,领事制度愈加受重视,西方各国将领事制度作为争夺市场和向外扩张的工具。因葡萄牙国力相对较弱,与清政府关于澳门地位的谈判迟迟无法达至共识,致使葡驻广州领事的交涉事宜一拖再拖。在葡领事设置之前,葡国在广东等地的事宜多由外国商人或他国驻广州领事兼领。后经中葡多年交涉,葡国驻广州领事馆才得以正式设置。葡国驻广州领事馆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等地区,领事的主要职
【摘要】持续八年的日本侵华战争,导致数以千万的中国人民沦为难民。他们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战后在“联总”大量善后救济物资的帮助下,“行总”对这些难民进行了救助,并帮助其中的相当一部分返回家乡。为了成功遣送难民,行总在署长蒋廷黻的领导下,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明确规定了遣送的标准、程序及遣送的路线、交通工具等问题。行总成立了专门的遣送难民的机构,遣送之前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准备工作。行总的难民遣
关键词 2009年高考,江苏历史试题,命题准确性,答题,评卷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l(2009)19-0048-03    笔者参加了2009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25A的阅卷工作,得知本题得分在6道主观题中最低。现把我参加批阅该题时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做一介绍,供诸位同仁参考。为便于阅读,笔者将原题及答案摘抄如下: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扣阶级矛盾,
编译说明:诚如《历史教学》编辑在征文中所言,历史学科在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方面几乎还是空白。笔者在中国知网上键入“批判性思维”进行搜索,发现关于历史学科批判性思维的文章屈指可数,仅三两篇而已。这些文章基本都以理论为主,很少涉及实践操作层面。理论终究要与实践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在历史课堂中,应该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国内没有可供借鉴的案例,这恐怕是将批判性思维教育融入我国中学历史课堂中的最大不利因素。当
“相对于发展成熟而多元化的西方医史,中国医史或医疗社会史在中国史学范围里的‘妥当性’似乎仍受到置疑。近年来我经常被问到我为何仍在做医疗史,为何不回去做传统的社会史。言下之意,医疗史在中国史里是有点偏门、有点不入流,甚至乏味,所以浅尝其中滋味即可,不宜久留。”[1] (p.3)  梁其姿教授在其新著中的这段告白,确乎道出了目前从事医疗史这一国内尚算不上主流史学研究的研究者的心声。本世纪以来,这一研究
《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3月份发表的一篇题为《新冠肺炎是新的历史分期的起点》的文章中提到,新冠肺炎将成为“公元前和公元后”那样的历史分期的起点。也就是说,新冠前和新冠后,将是如同公元前公元后一样的两个不同的时代。  所谓不同的时代,其实并不是在某一时间节点后突然“变幻”出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但是,这确实意味着,某些事件会成为历史进程的加速器,比如新冠疫情。  在全球疫情走势仍不明朗的
摘 要 20世纪20年代前期,我国国内有关生活费的调查便已有所展开,但规模尚小且不完善。1926年社会调查部(1929年改称北平社会调查所)成立后,迅速成为近代社会调查的主要推动机关。作为一个专业调查研究机构,北平社会调查所在创办初期即以劳工生活费为主要研究对象,不仅取得了丰硕的调查研究成果,留下大量可资利用的调查资料,同时在具体调查方法的推介和生活费指数的编制问题上,也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与导向作用
[摘要]潮汕善堂始于宋代,崇奉大峰祖师。千百年来,潮汕善堂绵延不绝、深入民众、多方行善,广联海外,形成了独特的善堂文化。其特色表现为:民间信仰强力支撑其存续;具有强烈的延展性;生命力非常旺盛。潮汕善堂文化对于当今慈善发展的启示是:传统资源在慈善发展中大有可为;慈善组织应该行为规范服务社会;慈善组织必须把握方向合理定位。  [关键词]潮汕,善堂,文化,慈善  [中图分类号]K2[文献标识码]A[文章
[关键词]课堂教学,内容标准,落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9-0060-02    2008年《历史教学》第3期刊出陆安先生《由“第三次科技革命”一课引发的思考》一文,读后颇受感动:一是感动于陆老师的敬业精神、求实精神和探究精神;认识陆老师源于2001年大作《新课程理念在历史课堂的“软着陆”》,此后留心拜读他的文章,可谓“嘤其鸣矣,求
[关键词]选择材料,重要,有趣,可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7—0018—04   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张元先生的《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见《历史教学》2008年中学版第10期),我读了三遍,最有感触的是他提出,课堂教学中选取材料的“标准”——“材料应该既重要又有趣,重要在于它呈现了精辟的见解,有趣则是它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