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表面波串联谐振器传感系统构建及初步应用研究

来源 :传感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124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了一种声表面波串联谐振器传感系统及其初步应用。该传感器的敏感部件由丝网印刷碳电极和一个433 MHz声表面波谐振器串联组成。采用真空封装的声表面波谐振器工作在较高的频率下,这有利于提高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我们制备了不同浓度的小鼠肠道内分泌肿瘤细胞STC-1悬液用于检测实验,每种样品取100μL滴在丝网印刷碳电极上,实验记录了每种浓度细胞悬液的传感器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以检测不同浓度的细胞悬液,并且具有较好的灵敏度。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在150MHz工作频率下实现AVS高清视频解码器的设计方案,对性能要求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解码器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给出了整体设计架构。对各关键环节的优化提出了设计方
由于电阻层析成像(ERT)和电容层析成像(ECT)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为了拓宽测量范围,通常采用ECT和ERT阵列电极组合形成双模态结构。作者在传统ECT传感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单电极双模态传感器结构,并有效消除了两模态的相互影响,实现单模态或双模态运行。本文设计的数字化系统,充分利用FPGA和DSP,实现了全数字正交序列解调,系统的速度和精度都得到了提高。对系统中单电极双模态传感器、激
用KrF准分子脉冲激光沉积(PLD)法,以石英为衬底,在300℃~600℃制备了MgZnO薄膜。由拉曼光谱仪、AFM、UV/vis分光光度计对薄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600℃制备薄膜有最大的禁带宽度3.78 eV,以及最好的结晶质量。在此薄膜上镀上Al电极制备紫外传感器,测量了传感器的的I-V曲线、光谱响应特性,以及在365 nm紫外光辐照下的时间响应特性。传感器波长响应峰值在约320 nm;上
为掌握Spherical-Cymbal换能器端帽自由胀形的成形规律,在端帽材料选定、几何尺寸(包括外径D、空腔底部直径dc和厚度te)及胀形压边力不变且线性加载等约束条件下,采用ANSYS/LS-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APIT算法只能在二维平面范围内应用的限制,提出了3D-GPIT算法,通过在最佳三角形内点测试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三维空间的延拓,依靠基于四面体测试的方法获得
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DVB-T单频网适配器,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组成和实现方法。经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满足设计要求。
当无线传感网络应用于战场环境时,复杂恶劣的网络环境以及传感节点受限的能源、内存和通信能力导致节点容易失效、遭受攻击或被俘获,从而影响侦察任务的完成。提出一种基于簇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异构普遍存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能量异构分簇路由协议(CSCH算法)。该算法根据异构节点能量确定多级簇头选举的概率,将簇内节点的信息集中在簇头上,而簇头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稀疏、压缩,以减少向汇聚节点传输数据的节点数和通信量,汇聚节点利用重构算法可从来自簇头的少量数据中恢复出信号源。同时设计了一种基于正态分布的权值系数,以优化在数据量过少情况下压缩感知算法的信号重构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下,进行分布式系统下数据流时间序列的离群检测研究,对实际生活中的火灾检测、欺诈、入侵检测和金融分析等诸多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先对序列进行标准化
利用隐身目标的空间特性和移动传感器网络中探测器的机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轨迹优化的反隐身策略。针对隐身目标提出雷达波束入射角的概念并给出其表达式,提出基于模拟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