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考量

来源 :新疆社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of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牢牢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立足新时代我国民族关系的新变化,民族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把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确定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推动民族工作进入新境界,为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注入强劲动力.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有助于提高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入新境界.
其他文献
当今的知识生产方式已经发生革命性的范式转换,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学科界限并不真正存在,跨学科研究将成为未来知识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法学跨学科研究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吸收借鉴一般性经验的同时,关键在于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差异化和多元化建设原则,以制度创新来破除人为藩篱,营造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瞄准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大力培养跨学科研究人才,推动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互促互融,从而实现原创性理论突破,也为复杂前沿法律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必须关注基层社会的民情民俗,其中尤为值得重视的是互助性社会资源.滕尼斯的“共同体”概念指出了这一社区再造的关键机制,文章称之为一种具体化的社会关系的维系和培育,它是位育个人和社会不可或缺的因素,互助性社会资源对于安顿人心和建设社会具有积极的价值,项飙的“附近”、潘光旦的“乡土性”等,聚焦的都是这一问题,它是构建美好社会的基石.“附近”的消失是指随着商业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紧密结合,传统的互助性资源日渐减弱;潘光旦的“乡土性”思想,主张人与社会的相互位育,这背后强调的也是一种互助性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创新引领人才引领,建设现代化科技强国,成为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调“四个面向”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明确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
期刊
从权力本源看市场力量,其本质就是一种特殊的权力,有必要创建“经济权力”概念,借以科学揭示反垄断法制度中垄断行为的本质属性与运行机制.垄断行为的本质就是因资源占有不平衡而产生的权力对权利的限制.垄断关系是权利和权力的复合,权利关系是垄断关系外在的表现形式,权力关系揭示垄断关系内在的本质属性.基于垄断行为的权力属性的证成,传统以权利来对抗权力的反垄断规制逻辑难以胜任和维护尤其是新经济情形下竞争秩序的需要.进一步细化反垄断法规范、创新规制方法或强化说理,应以经济权力规制为根基,并以经济权力的“三性”为基础细化反
上回说到,1894年,宁局(金陵机器制造局的简称)建立东子弹厂,采用无烟药装弹,这是制造技术上的一大进步.此时,宁局员工发展到1200多人,较初创时增加近两倍.rn经过两次扩充,金陵机器制造局规模相当可观,但生产的产品与先进的生产设备并不相适应.自洋务运动起,清廷对于军工厂坚持“疆臣自办”,所以工厂的分布极不合理,极少考虑到生产的整体布局.而且除了几家大型工厂外,多数的军工厂产业并不完整.有限的军工资源就被稀释到各家军工厂里.直到甲午战争爆发时,尽管技术取得突破,但是生产却并未形成合力.产业规划的短视,终
期刊
国庆节前,2021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受邀主持主题为“以好奇为指引,助教育之未来”的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专题论坛,与各位嘉宾共同探讨了在当前“双减”政策下,科普科幻教育对于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和整体素质的实践、意义、难点等话题.热议中高频度出现的,是诸如科学、科幻、想象力、创造力、创新思维这样的词汇,以及对它们彼此关系的解析.
期刊
依托口岸经济带动沿边地区经济发展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选取全国52个沿边口岸作为研究对象,从全国以及东北、西北、西南三大地区层面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沿边口岸的经济辐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口岸生产加工区对所在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强,边民互市贸易对所在区域经济产生较大影响,所产生的作用位居第二,口岸进出口总额和过货量对所在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口岸经济各因素辐射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口岸进出口总额和过货量对东北地区口岸所在区域经济的辐射
乡村振兴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乡村开发与乡村保护的关系.乡村开发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高乡村生产生活水平、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没有乡村开发就谈不上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保护是明确乡村特有价值、构建良性城乡互动关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保护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不能将乡村保护与乡村振兴简单对立.乡村振兴不只是乡村开发的过程,也是乡村保护的过程,具有开发与保护的双重属性.对乡村进行科学分类有利于实现乡村分类振兴.本文从乡村保护与乡村开发的相互关系出发,将乡村划分为开发型乡村、保护型乡村、开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是党对人民群众地位、立场以及作用的基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始终贯穿于党百年来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阶段,成就斐然.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是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力量源泉,是党长期执政、应对各种风险考验的不竭动力,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人民观的历史,呈现出深层次的话语逻辑和价值意蕴,总结经验智慧,获得历史启迪.深刻把握党践行人民观的根本保障、基本遵循、价值目标,对于新时代坚守人民立场、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新疆故事,理直气壮宣传新疆社会稳定的大好局势、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极大地增强了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讲好新时代的新疆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新疆,既有利于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新疆,又为各族干部群众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增添无穷的力量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