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ankel矩阵的磁共振波谱成像量化方法

来源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ta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针对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数据,研究基于Hankel矩阵的量化方法、抑水方法及代谢物信息图像成像方法。

方法

分析不同Hankel矩阵结构对几种MRSI数据方法的影响,得到量化效率较高的Hankel矩阵结构。应用水成分信号强度最大的特点,提出基于最大幅值抑水处理MRSI方法。从MRSI数据中提取感兴趣代谢物信息,再通过双线性插值进行代谢物信息成像。

结果

Hankel矩阵列数为量化信号点数3/4时MRSI数据幅值及频率参数误差达到最小,应用3/4信号长度构成Hankel矩阵的基于Hankel矩阵及部分重正交Lanczos算法的奇异值分解(HLSVDPRO)方法,仿真数据的幅值、频率、衰减系数准确度分别为96.94%、99.72%、95.55%。数据量化速度随采样点数的增加而减小,采样点数为512点时,量化参数误差达到最小。基于最大幅值抑水的方法在仿真数据的抑水程度为99.55%。

结论

将优化的Hankel矩阵结构应用于基于Hankel矩阵的MRSI量化方法中对参数准确度和速度均有提升,最佳采样点数为512,基于最大幅值抑水方法对MRSI数据抑水彻底,通过对代谢物信息成像,可在(超)早期对疾病进行诊断。

其他文献
生长分化因子-15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中的一员,是一种应激反应蛋白.GDF-15可由巨噬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技术具有实时、快速、无需标记、无背景干扰和样品无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及药物检测等领域。着重介绍了SPR传感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特别总结了SPR芯片的表面修饰技术和SPR传感器联用技术,其中联用技术重点从分子印迹联用技术、免疫分析联用技术及核酸联用技术3个方面及在医疗等临床检验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目的制备着丝粒相关蛋白E (CENP-E)的兔源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原核细胞表达质粒pHis-CENPEC410,并将其转化至表达菌株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然后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His-CENPEC410融合蛋白,再用Ni-NTA镍离子金属螯合树脂柱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最后将纯化后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特异性CENP-
目的考查乙酰普鲁兰纳米粒子(PAN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为研究PANs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奠定基础。方法将不同浓度的PANs溶液和BSA溶液混合,应用荧光法和圆二色谱(CD)法考察二者间的相互作用,计算PANs与BSA结合的缔合常数(Kq),观测PANs-BSA抗尿素变性的作用。结果PANs对BSA荧光的影响具有浓度相关性,PANs溶液(0.015~0.25 mg/ml)与BSA
目的探讨不同功能化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F-MWCNTs)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透射电镜表征5种直径和长度均相同的MWCNTs(羟基、羧基、氨基、镀镍修饰和未修饰的MWCNTs(P-MWCNTs))在生理盐水溶液中的分散性。体外实验中先通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出PBMC,再将5种MWCNTs分别超声分散于含血清的培养基中,与PBMC共培养12、
目的探究由谷胱甘肽作为表面保护剂的金纳米团簇(GSH-Au NCs)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毒性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用含有GSH-Au NCs的培养基处理HeLa细胞后不同时间点的荧光强度,观察HeLa细胞对GSH-Au NCs在1、2、6、12、24 h内的摄取情况。同时采用BALB/c荷瘤小鼠进行体内实验,分别腹腔注射0.2 ml浓度为3 mmol/L的GSH-Au NCs和等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