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开发实证研究

来源 :海外英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6982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英语长期以来一直被孤立地看作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传统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授课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严重脱节,很难满足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本课题组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研究,秉承“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了适合高职学生的大学公共英语LCPP(Language语言知识讲授+Culture文化知识拓展+Project-practice职业项目实践)教学改革模式,将语言学习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融合,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有机协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职业化,真正实现
其他文献
本文以产出导向法理论为基础,结合对分课堂的隔堂讨论原则探索了高校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策原则、动机流原则以及教学评一体原则等对POA+PAD高校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分析,阐述了如何在高校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中把握教学中的驱动环节、促成环节以及评价环节。
该文阐述了“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探索,探究了“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思政元素,主要包括对学生加强家国情怀的培育,增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坚定和弘扬中国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分析了“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当中需要关注的要点,主要有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入思政考评元素。
近些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多改变。智能手机作为互联网技术的衍生产物,在近些年我国得到了普及和广泛应用,就学习方面而言,通过智能手机下载App软件可以实现线上资源移动学习,这种学习目前在我国高校的英语学习中成了一种新趋势,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我国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将其与教育进行了完美的结合。英语词汇作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内容,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移动端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来帮助学生进行单词的辅助记忆。在本文中,笔者结
为改善我国大学生缺乏英语口语训练、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差的现状,该文引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英语口语项目课题以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结合医学院校学情,让医学生们通过做医学题材的英语口语项目,实现本专业学科知识和英语口语水平的双重提高。课堂教学实践和学生问卷调查反馈结果显示学生对项目式教学模式满意度高,充分说明了引入项目式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加深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交往合作,翻译任务量也随之增加,这激发了市场对翻译技术的强烈需求。在信息时代,翻译技术已成为完成翻译任务的必备要素,但翻译技术教学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已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各地方高校应对翻译人才培养进行改革,顺应技术发展,满足行业需求。
《夜莺与玫瑰》是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奥斯卡·王尔德的代表作,辞藻华美,内容引人深思。自出版以来,汉译本曾出不绝,但由于译者所处时代背景不同、性别不同和人生境遇不同等,译文语体风格和采取的翻译策略也不同。该文从译者主体性出发,对比分析林徽因与朱纯深汉译本在文体风格、情感表达、词汇和语段处理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究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英语作为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性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以其独特的交互性和趣味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我们要依托网络的良好平台,切实有效地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效率,该文通过对信息化为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供的有利条件分析,说明了当下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在网络条件下更好地改革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促进高职英语教学优化和发展的策略。
在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背景下,外语院校如何抓住时代契机,助力自由贸易区(港)建设,担当起海南公民外语水平提升的职责和使命?本文主要以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探究外语高校利用自身的条件和优势,采用抖音等新媒体手段,打开服务窗口,教授日常英语、行业英语、公共场所英语标识等。通过新媒体传播方式提升公民英语水平,为美好新海南的建设发挥高校应有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存在进程中不断演化至今而形成的,其本质是用于传递信息与交流的工具,具有指向性、描述性、逻辑性、交际性、物种性等特性,而属于语言范畴的英语亦具有语言的特性,在历史的浮沉中,经过不同民族、地区文化的洗礼与沉淀,形成了语言差别,也造成了不同民族、地区之间的交流障碍。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国际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这种交流障碍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阻碍。因此,究其根本,了解文化是规避语言差异所造成的交流障碍的基础。然而在目前的高校英语教学中,往往更加倾向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对跨文化教学却不够重视。在此背
大学英语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课时精简,教学任务繁重的现状,亟须在教学环节中找到突破。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探索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模式,是解决大学英语教学困境的有益尝试。该文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验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通过教学反思,获得适合理工科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