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防水施工的做法及质量控制点
关键词:临海建筑、结构自防水、施工质量管制、建筑防水、耐久性混凝土
0引言
建筑防水一直是工程施工中的一大难点,防水工程施工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施工时的气象条件、防水基层等有较高的要求。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使防水施工没能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进行操作,致使防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也有个别工程因设计选材或做法不当出现渗漏问题。要做好防水须注意方方面面,多道把关,多道设防,并需实时监督落实把关。
下面以一工程实例来分析: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第一码头枢纽站及匝道桥工程位于厦门市鹭江道,总建筑面积23161平方米,上部为BRT车站站厅、商场、BRT停车场等;地下建筑面积7321平方米,防水等级Ⅰ级,地下室功能布局有设备用房、车库及商场。
1 基坑支护的选择
本工程濒临大海,外墙距离海水不超过8米,涨潮时海平面比基坑底部高出5米多,这一地理位置对基坑围护结构及止水帷幕的施工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鉴于此种情况,本工程在临海三面采用冲孔灌注桩和旋喷桩止水帷幕进行基坑支护,并为地下室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
围护桩施工前进行地面构筑物、地下管线的调查、拆移,确认无障碍物后进行围护桩施工。在挖设排浆沟和临时泥浆存放池作业中,排浆沟沿长方向挖设,两排桩共用一排浆沟,同时挖设临时排水沟,疏干地表水,使基面层保持干燥状态。
2 降水井施工作业
工程实际旋喷桩止水帷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存在漏点,因止水帷幕设计顶标高不足,在大潮来临时,海水直接从冠梁上方涌向基坑。为确保施工顺利进展,增加基坑降水系统,在紧邻建筑物外边、及基坑内设置降水井,深度至基坑底下4-5米,至黑色的海泥层,沿基坑四周设置环形排水管道排水,在这一过程中保证充足的潜污泵,确保抽水量大于涌进基坑的海水量,保证地下室施工不间断。
3 做好外防水
自改革开放以来,防水材料不断更新,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砂浆和防水密封材料以及柔毡彩瓦等几大类比较完整的防水材料体系。当前,各种防水材料的生产厂家很多,市场上供应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在实际使用时,要选择和购买经推广的名牌产品,并加强材料进场的性能指标检验、复检工作,确保防水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及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在砖胎膜作业时就严控砌体、抹灰质量,保证防水基层强度,并做好阴阳角的倒圆处理,便于防水卷材粘贴牢固。考虑到地下室底板外防水防水基层潮湿和海水涨潮影响,经设计院同意,将热帖防水做法变更为冷粘作业法,采用4mm厚冷粘GBS高分子防水卷材+2mm厚911聚合物防水涂料二道设防。
防水施工是一件精细活,即需要操作工人的施工水准,也需要管理人员的指导监督到位,同时一定要保证使用合格的防水材料。
有了以上几点考虑,施工前细化施工工艺及步骤,首先逐点检查基层,并对砖胎膜砌体出现渗漏的点进行单独堵漏,选用工程上惯用的水玻璃。在抹灰层表面干燥后进行2mm厚911聚合物防水涂料作业。施工管理人员实时旁站指导监督;严控滚刷速度,做到不遗漏、无气泡。卷材铺贴严控搭接位置、搭接宽度、阴阳角加强部位,确保粘结到位,无空鼓现象。
做好防水保护层的施工,地下室防水保护层采用C20细石砼,外墙防水保护层采用挤塑板加120厚砖墙,防止破坏防水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的指导监督及操作人员的精心施工,这一点也是在施工中多次重复的。
4 结构自防水、耐久性性能
结构自防水不单为建筑使用功能考虑,更从结构自身的安全性能出发,临海建筑,结构自身防腐、防水性能不到位,必将大大降低建筑寿命。
该工程地下室最长边达到145米,属超长地下室混凝土施工。如何控制混凝土硬化期间由于水泥水化过程释放的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混凝土干缩应力的共同作用,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开裂,破坏结构防水封闭性及耐久性,将成为施工技术的关键;在结构施工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控制:
1、沿145米长方向设置两条后浇膨胀加强带,在该位置增加防水节点措施、并附加一道防水层;在外墙部位考虑到基坑的回填,在墙竖向800宽后浇带向三个方向扩大60cm做240厚砖砌体围挡,并做好防水砂浆。在浇筑前做好底板、外墙后浇带的保护工作。在后浇带浇筑施工做完防水后,在外墙预留的操作空间部位采用C20砼浇筑密实。
2、地下室底板厚度400mm,外墙厚度350mm,为确保双层双向钢筋保护层厚度,迎水面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公分;外墙钢筋水平筋置于外侧,选用小直径小间距(设计Φ16@200,实际施工采用Φ14@120),有效抵触一部分砼表面张拉应力,减少外墙砼自身裂缝;
3、砼选用及配比控制:底板及外墙均设计采用C35P6自补偿收缩耐久性砼(掺8%膨胀源抗裂剂),耐久性砼要求:最大水胶比0.4,胶凝材料最小用量320Kg/m3;砼抗氯离子侵入性的指标:电量指标(56天龄期)<1200(库仑),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56天龄期)<6(10-12m2/s)。±0.000以下构件所有级配的砼内掺CMA抗裂防水剂和抗拉纤维(如聚丙烯纤维等),膨胀砼要求膨胀率不小于0.04%。为减少水化热,改善砼的黏塑性,砼内掺约占水泥用量15%-25%的粉煤灰;防水砼抗渗等级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0MPa);在施工控制过程中,认真做好与商砼公司的沟通,并确认对方的外加掺料,保证材料供应。
4、砼浇筑时间选择、浇筑方式控制:外墙第一次浇筑至500高位置,设置钢板止水带,钢板搭接满焊,逐点检查封闭交圈到位;地下室浇筑时,以后浇带为分界进行分块浇筑;浇筑时间避开涨潮时间,待潮水退至目标水位即开盘。控制好分层分段浇筑,控制振捣点间距及振捣时间。
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在混凝土终凝前必须用木抹刀或铁抹刀搓压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面,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抹压共2-3遍。底板混凝土原浆收面后,立即进行养护。地下室侧墙混凝土采取斜面分层,阶梯式逐层推进的浇筑方法,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混凝土下料點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避免混凝土自然流淌面过长,混凝土离散性过大,内部收缩应力集中导致开裂。地下室外墙,采用喷淋养护14天,即沿外墙上口布设一圈排水管,靠墙面隔10公分用铁钉取一眼,每日进行3-4次,2小时/次的养护作业。
5地下室底板回填层作业及局部内防水
地下室底板上设计浇筑C20商砼300厚作为回填层,可有效减少地底海水的潮气,减少建筑装饰面泛碱的可能性;在局部深坑位置如集水坑、电梯基坑、地下水池内壁做防水砂浆。外墙管道位置周围通过油膏灌缝处理。
本工程竣工投入使用至今已四年时间,经使用单位反馈和我司回访,整个地下室底板和外墙未发现一处渗漏点。
6结束语
以上只是阐述一些质量控制中应注意的点,并非只需要做好这些便能保证无渗漏,在施工中还应做好其他正常工序的质量控制。有了理论的支持,在实施过程中若有折扣,必将使结果也打折扣。工程施工时应该在材料、人力、机械的投入上严格执行:首先保证采购合格材料,并投入足够的工日,不要节省任何一道工序。就发包方和承包方来讲,对于每个环节的人来讲,要做到三负责:第一,对社会负责;第二,对业主负责;第三,对自己负责。只要有这三负责,就会把这些事做好。
参考文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
关键词:临海建筑、结构自防水、施工质量管制、建筑防水、耐久性混凝土
0引言
建筑防水一直是工程施工中的一大难点,防水工程施工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施工时的气象条件、防水基层等有较高的要求。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使防水施工没能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进行操作,致使防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也有个别工程因设计选材或做法不当出现渗漏问题。要做好防水须注意方方面面,多道把关,多道设防,并需实时监督落实把关。
下面以一工程实例来分析: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第一码头枢纽站及匝道桥工程位于厦门市鹭江道,总建筑面积23161平方米,上部为BRT车站站厅、商场、BRT停车场等;地下建筑面积7321平方米,防水等级Ⅰ级,地下室功能布局有设备用房、车库及商场。
1 基坑支护的选择
本工程濒临大海,外墙距离海水不超过8米,涨潮时海平面比基坑底部高出5米多,这一地理位置对基坑围护结构及止水帷幕的施工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鉴于此种情况,本工程在临海三面采用冲孔灌注桩和旋喷桩止水帷幕进行基坑支护,并为地下室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
围护桩施工前进行地面构筑物、地下管线的调查、拆移,确认无障碍物后进行围护桩施工。在挖设排浆沟和临时泥浆存放池作业中,排浆沟沿长方向挖设,两排桩共用一排浆沟,同时挖设临时排水沟,疏干地表水,使基面层保持干燥状态。
2 降水井施工作业
工程实际旋喷桩止水帷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存在漏点,因止水帷幕设计顶标高不足,在大潮来临时,海水直接从冠梁上方涌向基坑。为确保施工顺利进展,增加基坑降水系统,在紧邻建筑物外边、及基坑内设置降水井,深度至基坑底下4-5米,至黑色的海泥层,沿基坑四周设置环形排水管道排水,在这一过程中保证充足的潜污泵,确保抽水量大于涌进基坑的海水量,保证地下室施工不间断。
3 做好外防水
自改革开放以来,防水材料不断更新,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砂浆和防水密封材料以及柔毡彩瓦等几大类比较完整的防水材料体系。当前,各种防水材料的生产厂家很多,市场上供应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在实际使用时,要选择和购买经推广的名牌产品,并加强材料进场的性能指标检验、复检工作,确保防水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及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在砖胎膜作业时就严控砌体、抹灰质量,保证防水基层强度,并做好阴阳角的倒圆处理,便于防水卷材粘贴牢固。考虑到地下室底板外防水防水基层潮湿和海水涨潮影响,经设计院同意,将热帖防水做法变更为冷粘作业法,采用4mm厚冷粘GBS高分子防水卷材+2mm厚911聚合物防水涂料二道设防。
防水施工是一件精细活,即需要操作工人的施工水准,也需要管理人员的指导监督到位,同时一定要保证使用合格的防水材料。
有了以上几点考虑,施工前细化施工工艺及步骤,首先逐点检查基层,并对砖胎膜砌体出现渗漏的点进行单独堵漏,选用工程上惯用的水玻璃。在抹灰层表面干燥后进行2mm厚911聚合物防水涂料作业。施工管理人员实时旁站指导监督;严控滚刷速度,做到不遗漏、无气泡。卷材铺贴严控搭接位置、搭接宽度、阴阳角加强部位,确保粘结到位,无空鼓现象。
做好防水保护层的施工,地下室防水保护层采用C20细石砼,外墙防水保护层采用挤塑板加120厚砖墙,防止破坏防水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的指导监督及操作人员的精心施工,这一点也是在施工中多次重复的。
4 结构自防水、耐久性性能
结构自防水不单为建筑使用功能考虑,更从结构自身的安全性能出发,临海建筑,结构自身防腐、防水性能不到位,必将大大降低建筑寿命。
该工程地下室最长边达到145米,属超长地下室混凝土施工。如何控制混凝土硬化期间由于水泥水化过程释放的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混凝土干缩应力的共同作用,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开裂,破坏结构防水封闭性及耐久性,将成为施工技术的关键;在结构施工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控制:
1、沿145米长方向设置两条后浇膨胀加强带,在该位置增加防水节点措施、并附加一道防水层;在外墙部位考虑到基坑的回填,在墙竖向800宽后浇带向三个方向扩大60cm做240厚砖砌体围挡,并做好防水砂浆。在浇筑前做好底板、外墙后浇带的保护工作。在后浇带浇筑施工做完防水后,在外墙预留的操作空间部位采用C20砼浇筑密实。
2、地下室底板厚度400mm,外墙厚度350mm,为确保双层双向钢筋保护层厚度,迎水面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公分;外墙钢筋水平筋置于外侧,选用小直径小间距(设计Φ16@200,实际施工采用Φ14@120),有效抵触一部分砼表面张拉应力,减少外墙砼自身裂缝;
3、砼选用及配比控制:底板及外墙均设计采用C35P6自补偿收缩耐久性砼(掺8%膨胀源抗裂剂),耐久性砼要求:最大水胶比0.4,胶凝材料最小用量320Kg/m3;砼抗氯离子侵入性的指标:电量指标(56天龄期)<1200(库仑),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56天龄期)<6(10-12m2/s)。±0.000以下构件所有级配的砼内掺CMA抗裂防水剂和抗拉纤维(如聚丙烯纤维等),膨胀砼要求膨胀率不小于0.04%。为减少水化热,改善砼的黏塑性,砼内掺约占水泥用量15%-25%的粉煤灰;防水砼抗渗等级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0MPa);在施工控制过程中,认真做好与商砼公司的沟通,并确认对方的外加掺料,保证材料供应。
4、砼浇筑时间选择、浇筑方式控制:外墙第一次浇筑至500高位置,设置钢板止水带,钢板搭接满焊,逐点检查封闭交圈到位;地下室浇筑时,以后浇带为分界进行分块浇筑;浇筑时间避开涨潮时间,待潮水退至目标水位即开盘。控制好分层分段浇筑,控制振捣点间距及振捣时间。
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在混凝土终凝前必须用木抹刀或铁抹刀搓压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面,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抹压共2-3遍。底板混凝土原浆收面后,立即进行养护。地下室侧墙混凝土采取斜面分层,阶梯式逐层推进的浇筑方法,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混凝土下料點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避免混凝土自然流淌面过长,混凝土离散性过大,内部收缩应力集中导致开裂。地下室外墙,采用喷淋养护14天,即沿外墙上口布设一圈排水管,靠墙面隔10公分用铁钉取一眼,每日进行3-4次,2小时/次的养护作业。
5地下室底板回填层作业及局部内防水
地下室底板上设计浇筑C20商砼300厚作为回填层,可有效减少地底海水的潮气,减少建筑装饰面泛碱的可能性;在局部深坑位置如集水坑、电梯基坑、地下水池内壁做防水砂浆。外墙管道位置周围通过油膏灌缝处理。
本工程竣工投入使用至今已四年时间,经使用单位反馈和我司回访,整个地下室底板和外墙未发现一处渗漏点。
6结束语
以上只是阐述一些质量控制中应注意的点,并非只需要做好这些便能保证无渗漏,在施工中还应做好其他正常工序的质量控制。有了理论的支持,在实施过程中若有折扣,必将使结果也打折扣。工程施工时应该在材料、人力、机械的投入上严格执行:首先保证采购合格材料,并投入足够的工日,不要节省任何一道工序。就发包方和承包方来讲,对于每个环节的人来讲,要做到三负责:第一,对社会负责;第二,对业主负责;第三,对自己负责。只要有这三负责,就会把这些事做好。
参考文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