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新课程教学的领悟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engli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标,把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任务,摆在了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九年级化学中的创新教育并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领域的知识或知识体系,而是创设出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前辈科学家们的实践活动过程,从而发现所谓的“新”现象,通过“查阅资料,收集证据,再加以分析、归纳、推理和论证,得出合理的结论和答案。这就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本人认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能培养学生探索“新”、发现“新”、研究“新”、以至创“新”,这也是九年级化学教学对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或创新精神的培养。
  下面就九年级化学教学阶段,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这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开启化学之创新之门
  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创新就首先要造就学生有一双“慧眼”,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使之具有较敏锐的观察能力。事实上,“观”“察”这两个字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观”是仔细看的意思,“察”是有调查和想的意思。“观”而不“察”,是只看不想;不经过思维加工,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观察。因此在观察中应要求学生积极展开思维,把每一步的观察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观”促“察”。同时,要学生通过思考,把握实验现中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联系,使观察更加深入的进行,使观察的目的更加明确,以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
  培养观察能力基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端正观察态度。无论观察什么一定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若是马马虎虎、不以为然就会错失发现“新”的良机。
  第二,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程序,从而有一个全面系统且有主次地观察。 第三,注重具体实验的实践。新课程中化学活动与探究比较多,让学生注重课堂实验的实践机会并体会观察,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环节。
  第四,鼓励学生开阔视野,扩大观察范围。引导学生观察工农业生产中、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第五,写好观察记录,做好实验报告。记录一定要实事求是,准确地记录实验条件、过程和现象,尤其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记录,为后面的分析和得出结论提供较为可靠的资料。
  二、注重培养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意识之本
  实验是创新之本,是探索、发现、验证新物质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的与众不同处,可能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时需要探究的的奇异化学现象,也可能需要动手做实验来破解其中的奥秘。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及相关的思维能力,变“听化学”为“学化学”,变“接受式”为“探究式”。
  如一些比较抽象的化学问题,会在学生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主动的思考和分析加以解决,而且特别不容易遗忘。这也是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在周密思考的基础上主动探究而形成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九年级化学教材中不少都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因此要特别注重验证性实验。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三、注重生产、生活实际,开发创新之源
  实际生产生活是创新之源,化学与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厂矿,考察实际生活,探索分析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极佳。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布置一些家庭能做的小实验,比如,在家中自己准备材料来电解水并收集氢气和氧气;家中做面粉的爆炸实验;用醋和碳酸钠制造二氧化碳;将鸡蛋泡在白醋里面来观察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铁钉生锈的条件等,可以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开发智力,激发学生研讨化学问题的浓厚兴趣。
  也可用如下形式进行课外化学实验活动:一是组织实验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研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撰写小论文,编辑实验资料。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做“小先生”,在课堂上采用各种方法,来一个演示实验,或者教学片段等。
  二是开展化学游戏,寓实验于娱乐之中。举办如化学晚会、化学游园等活动,通过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统一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变“学会”为“会学”。
  四、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创新之“芯”
  思维是创新的核心。要创新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首先,是要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其方法有:一是激发兴趣、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进行探索,揭示矛盾;二是重视探究的学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是培养解决问题和判断、推理的能力;四是培养学生有目的地、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善于找出问题的本质;五是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不盲目地迷信书本和前人,要敢于设想、善于设想、发表创见。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辨别领悟能力,使学生能迅速地深刻地抓住事物或现象的本质。
  再次,课堂教学要精讲精练,要多采用讨论形式的学习方法,选题可多选一些综合性的习题或一题多解的习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学生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
  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能让学生们在精神不振时振作起来,在茫茫然了无头绪时获得启迪;能让学生们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益终身。同时,能让教师的工作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也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的一种创新!
其他文献
七年级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关键时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备课,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个别学生做有针对性的课后辅导。备课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为顺利进行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保障;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是相对艰巨的工作,它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步骤。  一、备课  作为一名教师,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丰富的备课准备工作。这一堂课上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备课的
期刊
冬天供暖是幼儿园后勤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地处寒带的北方,采、供暖工作虽然主要体现在供暖期的近半年时间,但它却是一项贯穿全年的检修—大修—技术改造—冬季运行的系统管理工程,同时又是一项涉及能源供应、设备维修、运行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性、科学性很强的系统工作。如何在保证师生员工在严寒的冬季,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的前提下,采暖管理能降低煤炭、电力、水、机械能量的消耗,节约资金,减少
期刊
很多人以为,只有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才是优秀的、具有良好素质的学生。是的,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在智力、身体、情感与社会行为等各方面取得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肩头也同样担着培养良好素质学生的重担。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是指一个人敏锐地感知客观事物及现象、把握机会、敢于挑战并敢于进行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
期刊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在教学中,我们应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的指导下,努力营造一种自由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学好思想品德课的关键。下面就谈谈我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精心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  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气氛则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气氛是活跃在整个课堂内的一种活生生的气息,是一种特有的心理情态。课堂气氛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的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教材的思想点,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21世纪需要德才兼备的人,这样的人的培养是离不开教育的。因此,国
期刊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新课程标准中被列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的第一条。对于职业学校教育兴趣则在英语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可见,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一、英语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前准备  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绘画、拷贝影像画面、视频、发声等功能,可以向学生展现全新的视听效果,把教材中的情景内容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现于眼前,又或是把事件的整
期刊
进入21世纪的今天,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的基础学科,要能真正将物理“学懂、学精”,从而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四者之间的综合关系。有效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观察、思维、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初中物理课是使刚入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年人深入现代科学殿堂的第一个阶梯,是否上好初中物理课,对能否培养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提供有价值的数学、要重视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最终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和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系统性、逻辑性等因素,致使学生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难度。而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解决数学难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 创设良好的开端,引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期刊
数学的精髓在于探索和创新,在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获取新信息、提出新观点、探求新方法和得出新结构,关注数学的人文价值,促使学生科学观的形成,坚持“创新”的价值取向。  一、问题情境设计的创新原则  问题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
期刊
小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倾听、书写、表达、思考和阅读。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2011年版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总的要求中指出:“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拼读音节。”如何达到“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拼读音节”,这便成了所有小学低段语文教师的研修课题。可是,即便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也是趁兴而来败兴而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