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作业探索与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从2012年开始着手探索一种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意识、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的作业设计方案。通过两年多来的实践和不断完善,初步设计出一套围绕实践性作业开展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法。
  围绕实践性作业开展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进程,遵循可操作性、开放性、知识性,分时段布置实践性作业,并激励学生完成作业创作,教师和学生一起及时评价分析上交的各次作品,分析各次作品,提出适当的意见,提高作业质量。实践性作业的选题可以是学生自己选定,也可以是教师给定范围(本次研究中要求学生自己选定主题创作)。
  一、信息技术实践性作业的研究过程
  (一)硬件和软件基础的调查。
  信息高速发展,学生家中计算机的拥有率普遍较高。调查的学生中,有98%的学生已在小学或初中学习过信息技术知识,经过小学或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他们大部分都已掌握一些应用软件的基本用法,可以解决一些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方式是“通过完成若干任务(或活动)来获取巩固知识”。通过大量调查和分析可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围绕实践性作业开展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法完全可行。
  (二)实施过程。
  在高一第一学期中,根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安排,在班级授课的方式下完成课堂知识的教学后,设计了四个实践性作业,以下具体介绍实践性作业的内容、创作时间、创作要求、作品上交要求。四个实践性作业创作地点可以是三个:一是在课堂中创作;二是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可回家继续创作作品;三是家中无电脑的学生可利用活动课到机房继续创作作品。这三个创作地点以第一个“在课堂中创作”为主,在老师完成某一章节的知识教学后,即可以开始创作,每节课完成作品中某部分的创作,下课后将半成品通过ftp上传到教师机,以便下次课堂继续创作,或回家创作。
  (三)作品创作评价标准。
  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创作作品,既能有据可依,又能自由发挥。教师根据评价表制作实践作品评价成绩统计表,四个实践性作品的评价统计表平时都放在教师机上,让学生共享。学生可以在课前时间点击查看,对自己上节课的练习情况进行了解,如果已经获得满分,就可查看前面作业一些遗漏,进行查漏补缺。根据评价的总得分再转化为四个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加油,需要努力”、“加油,快赶上来”。学生的评价既有定量的评价,又有描述性的文字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合作性、自我发展等下评语。
  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可以对全体学生作品制作情况一目了然,然后针对统计显示的几个分析后仍旧没有完成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可以避免有学生漏网。而且统计后有综合统计处理的详细表格可查,再次避免漏网之鱼。学生对自己、同学的水平也有清楚的体会,根据追踪数据自我分析,及时补全未完成的任务,避免两极分化。
  二、研究成效
  (一)教师精批细评,激励学生创作。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践性作业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批作方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做出及时反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反馈的形式不拘一格。激情洋溢的夸赞、发自肺腑的微笑、关切注视的目光、友善诙谐的提醒,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及时、清醒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成为他们努力学习的推动力。对于学生创作时遇到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学生秀作品、“推销”作品。
  学生完成的实践性作业的成品和半成品作业都上传到教师机上,各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查看其他学生的作品制作情况。还有一个特别的文件夹“秀秀我的佳作”,如果学生想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佳作,就可以把作品放在这个文件夹中。每堂课正式上课前三分钟和上课后三分钟,教师都会在大屏幕投影仪中轮播这些作品。并让学生根据评价表自评,使其正确对待自我,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正确对待自我。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自己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达到学会学习、自我提升的目的。
  (三)学生互评作品,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每次作品展示和自评时,添加一个“给我提提金点子”环节,学生群策群力给展示作品的同学提作品的修改意见。通过交流与合作,学会尊重和理解,学会评价和约束,对合作的情况、结果进行评价与记录,通过评价,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鉴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获得作品成功的体验。这两种评价机制不仅充分展示了自我,还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弹性作业,激其信心。
  实践性作业的选题和创作过程都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学生自主选择作业,不单只满足书本的知识,还有了热情参与的期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弹性化的作业,让每个学生各尽其能,“各显身手”。信息技术课堂中,没有后进生,只有差异,教师必须承认学生发展存在差异性,通过不同作业的要求,引导他们汲取、探究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巩固和灵活应用课本知识。
  课堂教学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就会认为教材的内容不够,且缺乏感性认识,课外创作就可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使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得以应用,吸收多方面的新鲜信息,扩大知识面和视野。
  创作实践性作品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引导学生锻炼各种才干创造极好的机会。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激光光凝治疗视盘新生血管的疗效。方法:对24例(30只眼)视盘新生血管,采用多波长激光机选择不同波长的激光对视网膜无灌注区进行间接光凝,以及对新生血管膜进行直接光凝,1.5 ̄2个月后
目的:探求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998年静点葛根素配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结果:病程1 ̄12个月,视力≤0.2的患者24眼,给予静脉点滴后,18/24激光后视力提高>2行。结论:静点葛
针对对象的不确定性干扰(未建模动态、有界干扰等),提出一种新的不需要持续激励条件的间接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不仅考虑了自适应控制系统的闭环鲁棒稳定性,而且使所设计的自适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研究组制订的治疗技术规定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70例105眼分别为增殖前期,增殖期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按技术规定和光凝范围和光凝
会议
在一维非平衡辐射流体力学程序中,引入非局域电子热传导公式,对三倍频激光与金平面靶耦台产生等离子体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数值结果与加限流处理的Spitzer-Harm公式计算结
该文报道了利用于瓦级Nd:YAG脉冲激光器对灰铸铁和珠墨铸铁进行激光表面重熔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激光重熔,在灰铸铁HT200和球墨铸铁QT400/50/60/70的表面形成层深到1.7mm莱
研究不同功率的半导体激光照射对大鼠损伤神经电生理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15mW的半导体激光照射可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过程,第6、8周时激光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