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amor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必须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素质教育,而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人类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方面素养水平的教育。它改变过去“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单一教育模式,注重培养社会需要的在做人、求知、生存、创新、健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劳动者。而语文教学在教育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以及个体发展功能各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忽视。
  返观近些年的语文教学现状,令人忧心的是,不少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基本是雷同的,往往在字词、段落划分、中心概括上走相似的路子,而且课课、年年如此。久而久之,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厌倦和接受的惰性,语文课也就索然无味了。而教师也是迫于无奈在泯灭了自我个性的教学怪圈中苦苦挣扎,明明连自己都不欣赏,却要强迫学生喜欢,明明自己都不了解,却要照本宣科。究其根底,当然是传统的“唯教参马首是瞻”的思维定式严重地制约着中学语文教师的思想。一线的语文教师只有勇于打破传统,真正在语文的素质教育作用方面钻研创新,才可能走出一条受学生欢迎的全新的教学之路。
  第一,语文教育不可忽视朗读教育。中国古人有“书声琅琅”的说法,明代岳麓书院的楹联上也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昭示,可见朗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在现今中学教育中也只有语文一科可以责无旁贷地实施朗读教育。对中国历朝历代的名家名作反复诵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其气度风仪,更能够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但是现在由于各科教学都把提高分数放在第一位,从而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差异,所以语文课也便成了专门训练思维的习题课、“静默课”,朗读教学名存实亡。因此语文学科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恢复朗读教学,让学生不仅用大脑,还要用耳朵学习知识。
  第二,号召广泛阅读,要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增加阅读课的内容。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单纯囿于课文的语文教学早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阅读中广泛获取信息成为未来社会的趋势。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囿于课时和应试的压力,很少给学生以自由阅读的时间,这是不可取的。在三年初中学习中应分期给学生开书目,定期上阅读课,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培养其良好的语感,还会在无形中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淀深厚的语文素养。
  第三,对文章思想的贯彻要重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初中语文教育是初级语言文字教育阶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和评判能力,因此老师大可不必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字句的细节上。字句以不影响学生的理解为限,重要的是提取文章中的信息和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到文中所传达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理解了这些,字句就容易理了,而语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重于其他科教学教育的关键也在于此。
  第四,审美教育不可忽视。文学是人的精神状态的凝固,它多彩多姿,丰沛细腻,而语文教学正是引导学生感悟人类丰富美好精神的一架长梯。忽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把富于美感的文章肢解切割,无异于焚琴煮鹤。因而,语文教学应该发挥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运用视觉、听觉、联想和想像手段,力争使文章中的美感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每学一篇课文都像接受了一次美学教育的洗礼,哪怕只是让学生从朗读中体会到一种心旷神怡,从讲解中领会到一种崇高。这也是其他学科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语文阅读中的美育涉及到诸多方面,教师要善于发觉它并应用到教学之中,以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生动和谐。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有以下几种“美”可以被老师关注:1.语言之美。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我放弃了文章固有的顺序,请学生从标题入手找寻背影的含义,并分析背影的内涵。2.人性之美。在许多选文中,先贤英烈光明磊落,心胸阔大,这些人物所具备的人性之美是对青少年的极好熏陶,在讲读课文时,我从不放过这些瑰宝加以突出强调。3.生活之美。在吴冠中的《桥之美》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文中带有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说明性文字相向杂出,让人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美学常识。课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美好的景物,而文中所揭示的一些美学原则,如讲究对比、变化、和谐等,不光适用于发现、欣赏、品味“桥之美”,还可以作为通用的原则来进行审美活动,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水平。
  第五,在课堂的教学中不要排斥学生不合规矩的胡思乱想,不要武断封杀学生对核心问题的不同意见,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课上的四十五分钟里,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兴奋和进取状态,高效利用课上时间训练思维,减轻他们在课下的学习负担。尤其在平时的练笔中,经常允许学生对社会以及人生广泛地发表意见,促使他们自觉地观察社会,思考人生,明辨是非。
  第六,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学生,这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老师在学生眼中是近乎神圣的,能得到老师的欣赏是对他们自信心的莫大鼓励,而自信又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品质。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不妨可以大度和善意一些,多给学生一些赞许,这不经意地欣赏或许会使一个内向的孩子外向起来,使一个自卑的孩子自信起来,甚至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一个与众不同的见解,一首小诗,一篇真切感人的随感都应该是可贵的,理应得到老师的赞赏,而一个在校园中就充满自信的学生将来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不可限量的。
  语文教学是中学阶段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最有价值的渠道,我认为,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与责任,勇于抛弃狭隘的语文意识,使学生产生既能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又能提高做人素质,具备“大语文”观,在广袤的园地里给学生以成长的帮扶,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正>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战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人靠什么引导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概括一点说,靠的就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一些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使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纵观新中国成立40余年来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光辉业绩,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条道路我们走对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富强,这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诗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词文字精练,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是浓缩的生活、写意的图画、流淌的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为达到一种新型重油加工工艺中低密度颗粒高效分离的要求,根据离心分离和重力沉降分离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阵列旋转喷射分布器,通过阵列射流,在喷雾造粒的同时,形成旋转流
基础教育主张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目标,教学中能有效解决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自控性,合作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和分享性,探究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和开放性,在学习评价过程中凸显评价的发展性、目的性、尊重性等问题。为此,新课程对基础美术教育教学也提出新目标新要求。通过平时教学工作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熟悉教材,转变理念  我从事基础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已十多年,
1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不能全面地看待生物实验现象  由于初中生初次接触生物课程,对这一门课程还处于好奇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好奇心理。尤其是在生物实验中,学生对显微镜下的每一个实验现象都充满了好奇,然而不管是试验的整个过程还是最终的结果,他们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而忽略了生物学科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总之,学生对生物试验仅仅出于好奇而感兴趣,没有深入的理解试验的真正内涵,对于那些不
一、说教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是高中教材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5第三章第二节,课时安排为三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延续和深化,对已学习过的集合、函数等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具有重要作用,也与后面的线形规划、解析几何以及函数与导数等内容密切相关,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会借助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因此,一元二次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阅读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把学生带入阅读的海洋之中,促进学生形成自主阅读。而小学生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并且也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小学应该做好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素养,也能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通过教师有目的的讲解与点播,让学生更好地把教与学结合起来,形成自主阅读的
<正> 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当前深化改革的中心环节主要是通过完善发展承包制入手,进一步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济南市在推行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方面,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一、搞好承包经营必须围绕建设和发展企业进行,坚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企业改革的产物,也是推进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济南市在工商企业中推行承包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初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
按层流流动理论,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随机分布纤维束间纵向流动时的量纲1速度分布,讨论了中空膜组件中纤维的装填率对流动阻力系数fRe和纤维束间流量分布的影响,并得到了0.1
美丽的南凌河畔,蓊郁的林场北隅,坐落着一方育人的摇篮——如东县洋口镇新林小学。学校始建于1928年,八十多年来,一代代新小人辛勤耕耘,薪火相传,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淳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