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岩竹”师德丰碑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888t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要讲述的,是湖南省宁乡县青山桥镇楼霞小学蒋小贵校长的事迹。
  2012年12月11日,一家慈善机构捐赠给楼霞小学一批游乐设施,为此,学校要拆除一段旧围墙腾出一块空地。蒋校长估算了一下,如果请民工,大概要2000多块钱。他想,何不把这些钱花在学生身上呢?放学后,蒋校长带领几个老师来到操场,顶着刺骨的寒风开始拆墙。六点多,意外发生了。在他和几个老师抬着一根圆木去撞剩下的墙体时,墙体突然朝他们这边压了过来,他一边朝同事大喊“快跑”,一边用力地推开身边的同事,自己却来不及躲闪,圆木重重地砸在了蒋校长身上。在场的老师们忙跑过来扶他,他吃力地说着:“没事,我……没事,躺一下就好了”。 两位同事在蒋校长的保护下,只受了轻伤。可是,蒋校长因外力击打,脾脏破裂,内脏大出血,就这样倒在了寒风里……
  哎!谁会想到呢?那天上午,他还从大山上买回了2000多斤干柴;那天中午,他还在乐呵呵地说着游乐场建好了孩子们就不用在石板上打乒乓球了。他的工作笔记里还写着要做的几件大事,还有他最近的学习心得和剪报;他申报“宁乡首届名师工作室”的资料都还整齐地堆放在写字台上;他要绘制的100幅道德教育故事画,第98幅还没有完成;他给学生排演的元旦节目也还没有完成……可是,蒋校长就这样走了,来不及和亲人说上最后一句话,来不及再看老师和孩子们一眼,他,无声地离去了……
  追悼会上,几百人自发而来,整个灵堂哭声一片。他的儿子哭泣着说:“我在上海工作,为爸妈在长沙买了房子,要他们去住。我爸常说,活到80岁,他还会想要在楼霞教书。我一直在想,尊重我爸的意愿,等他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完了,做好了,退休后再接他出去安享晚年。可没想到,没有这一天了,我再也等不到这样一天了……”
  下葬那天,父老乡亲们集合到公路两旁,泪流满面地燃放鞭炮,为他送行。一位盲人牵着自家的狗,拄着拐杖,摸索着一定要到蒋校长家里去。路上不慎摔进了小溪,全身湿透了,他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嘴里念叨着:“青山桥最好的人死了,我要去给他烧香呀!”这位盲人在楼霞小学读过4年书,离校后,蒋校长经常在村里碰到他,每次都会护送他回家,这么多年,不知道送了多少回。盲人说,这一回,他一定要去送一送蒋校长这个好人!
  楼霞村支部书记安立冬哽咽着说:“老蒋在家乡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老师离不开他,学生离不开他,学校离不开他,楼霞的村民离不开他呀!”
  楼霞村位于宁乡县最边远的红霞山下,距县城90多公里。就是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大山里,蒋校长坚守了40年。这个用生命写就了崇高师德的人,到底有着怎样的教育人生呢?
  他建好了一所学校。
  楼霞村的人都还记得蒋校长1995年筹建希望小学的日子。千辛万苦筹措到建设资金后,在学校施工的9个多月里,他一有空就往工地跑,挑沙子、和水泥、搬红砖,为的只是省几个工钱。房子建完了,要搬教学设备,要处理建筑垃圾,为了节省开销,他不分白天黑夜带领老师们动手,又发动村上党员帮忙,苦干20多天,终于把学校收拾整洁。这么多年来,他像“燕子衔泥”一样,一点一滴地积累,为学校打好水井,修好花坛,建好食堂。他的姨妹向我们讲述了她难忘的一件事:前两年学校的茅厕要挖掉重建,那天她去看望姐夫,一进学校就闻到好大一股臭气。往里面一看,蒋校长正拿着一把大锄头,带着男老师们在那使劲儿挖。“当时正是夏天,又闷又热又臭!我姐夫挖得最起劲,苍蝇围着头打转转他都不躲!”就是这样不要命地付出,蒋校长的手就像开裂了的老树皮,有时抓笔都生生地痛。但是,看到孩子们坐到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再也不用为吃饭喝水发愁的时候,蒋校长比谁都高兴。他在工作笔记中写道:我一生一世的愿望就是要建好一所学校!
  他树起了一面素质教育的红旗。
  在楼霞,蒋校长是最有名的文化人。他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会锣鼓、唢呐等近10种乐器,会唱花鼓戏、写对联,会玩速算、捏泥塑。他把这些融入了教学,扎扎实实地进行着素质教育。很多楼霞弟子都还记得跟着他打着赤脚,到水田里、小溪边做各种泥塑的往事,更记得下课后,在他的指挥下热热闹闹吹唢呐、唱花鼓戏的情景。这些年来,他获得过“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长沙市华天优秀教师奖”“全国少儿书画教育家500强”等多项荣誉,他的学生中更有50多人次在作文、数学、书画、珠心算、文艺等方面获国家级奖项。他在山沟沟里树起了宁乡素质教育的第一面红旗!当时的《宁乡报》以《穷山沟办出大教育》的报道轰动宁乡,《湖南教育报》的《让活动在山沟沟开花》头版报道引得数千位同行前去观摩。面对大家的称赞,他一脸的憨笑,总是那句话:“要把课上好,要把孩子带活, 要让孩子们走出大山。”他虽年近六十却仍对教学抱有很大的热情。2012年11月,青山桥中心学校组织全镇老师进行高效课堂教学赛课,领导请他当评委。他一口就回绝了。他说:“我不当评委!我要赛课!”这位领导当时以为他在开玩笑,可他真就这么做了!这个把“搞课改就是要让孩子们快乐学习”作为办学理念的乡村校长,用他的智慧与不懈探索开创了教育的新天地。
  他当好了一群山区孩子的贴心父母。
  在楼霞,外出打工的人不少,孩子们留在家里,无人照顾,蒋校长腾出自己的卧室让孩子们住,每天照顾他们吃饭、睡觉、洗脸、洗脚,半夜三更给他们盖被子,生病了带他们上医院。他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乐在其中。有个孩子叫小强,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爷爷80多岁了。一次家访,看着一贫如洗的家,蒋校长当时就默默流泪。自此以后,小强上学就没有交过一分钱。他爷爷逢人便说:“党的政策好啊,我孙子读书不要钱。”这位爷爷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他小孙子的学杂费全部是蒋校长代交的。40年来,蒋校长就这样默默资助了100多位贫困生,用去了3万多元,可他却连一声“谢谢”都从未要过。
  这些年来,在蒋校长的带领下,从楼霞小学走出了“华天奖优秀教师”李国栋、市骨干教师邓世锋、县人大代表胡红波等一批优秀人才。今天,这些教师展翅高飞了,最后坚守这个“搬不走的学校”的是永远的蒋小贵。
  其实,这40年来,他并不是没有机会走出这座大山。因为他书画功底好,深圳一家美术设计公司曾高薪聘请他,他婉言谢绝了;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想调他到长沙来任教,他也谢绝了;县里一所条件优越的学校几次想请他担任校领导,他还是谢绝了。
  有人问过他,40年与山村为伴,你就没有感到清贫和简单吗?40年教坛耕耘,你就没有感到疲惫和辛苦吗?
  没有,真的一点都没有。
  他有这样一首诗:“朝过山岗醉日出,晚漫溪边赏夕阳;沟壑林荫品景致,茅檐古舍话家常。白天台上启童子,夜晚灯下阅文章;喜看鲲鹏展翅去,回首小草溢芬芳。”多么美好的人生境界啊!40年来,他就是如此乐观地守望着教育的荣光。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2012年教师节,宁乡县教育局为表彰扎根山区学校30年以上的优秀教师,特别新增了一项“岩竹园丁奖”,蒋小贵校长实至名归。这个40年来一直不言苦,不言累,没有怨,没有悔的乡里汉子,把他对那片土地、那些学子、那方讲台的挚爱,化为了枝枝岩竹,成为了这个时代最朴素最灿烂的风景。《中国教育报》评价他:“蒋小贵校长是教师立德树人的时代典范。”
  是啊!蒋校长是大山的儿子,他已将自己化作了楼霞青山中的一枝岩竹,与深爱的土地紧紧相依。从此,大山里的凌云翠竹,有了蒋校长树起的一座最美的丰碑,更有了一代人师的高贵精魂!
  谢谢!
  (作者单位:湖南省宁乡县铁冲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机专业合作社应用而生,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取得了瞩目成绩。本文通过对榆阳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和目前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和分析,对未来农
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的教育处于劣势。然而,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够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
首先对中西哲学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简要的回顾.进而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文化进行了比对和分析.归纳出两种文化对于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并将其运用于语言学的一些问题上.进而指出中西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体验、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
摘要:美术是对美好事物的描写,是对人生的纸上规划;老师又是辛勤的“园丁”,所以,美术老师注定是一个人生的规划师、向导师,其作用无比重要。本文笔者就如何做好一名美术老师,上好美术课,从而“画出”美丽人生发表几点看法。  关键词:美术老师;美丽人生;美术课    美术是一门艺术,是美的学术,是对生活中的美好理想付诸纸上的过程。任何一个爱好美术的人,都是有着优秀的艺术品质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人。美术老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农村意识形态工作成绩显著。但需要指出的是,新时代基层农村意识形态领域还面临着一系列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