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困惑及对策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诸多困惑:写字教学存在诸多误区;课外阅读长期被忽视;背书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朗读训练,只培养少数人;口语训练亟待加强。要提高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必须进行语文教学评价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作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语文素养;困惑;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8-0031-0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素养方面重要的体现。从大量调查研究中得知,当前在提高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存在着以下困惑。
  
  一、写字教学存在的误区
  
  现在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写一手规范、漂亮字的人并不多,许多学生连把字写端正都做不到。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美观,本是对学生们的共同要求,而真正做到这些的,大多只能在社会上举办的书法培训班中能见到。原本是学校的教学任务,是教师的职责,现在却堂而皇之地“让”给了社会。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首先,评价机制的片面性,很多地方评价学生,写字好坏不在其列;评价教师,也不把教学生写字好坏作为其中的条件。其次,在许多语文教师眼中,教学生写字是教学任务,写好字似乎不是教学任务。在认识上,由于写字不与考试分数挂钩,许多家长、教师认为会写字就行,字规范、美观与否并不重要。想要哪类字体,有电脑打印就行了,与学生字好坏没关系。再次,在师资培养方面,“三笔字”被边缘化,特别是本科师范院校“三笔字”淡出了教学内容,师范生毕业与否也不考虑写字好坏,大批民师转正并没有考虑写字基本功,致使大批中小学语文教师写字不过关,无法给学生做示范,学生写字差也就不奇怪了。
  此外,现行教材规定的写字课是无法完成学生写好字的任务的,语文课才是写好字的主课堂。
  
  二、课外阅读被长期忽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农村学校大多还没有图书室,只有县城以上国办学校才有。后来“普九”,农村中小学也都有基本达标的图书室,但能向学生开放借阅的却不多,我们走访了许多学校,不管是县城还是农村的,学校图书室书架上的图书落满了灰尘,竟难找到一所经常向学生借阅、开放图书室的学校。
  有图书学生借不到,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有没有图书室和一定数量的藏书是“普九”必查内容,但向不向学生开放并未列入学校教学工作必做内容,学校工作好坏与借不借图书无关,有关部门也不过问。其次,学校教学管理也不看是否组织看课外书,不把它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再次,学生看不看课外书也不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老师和家长眼睛只盯着考试分数。
  
  三、背书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背书,是最好的语言积累形式之一。古人读书非常重视背诵,熟读成诵,在我国已延续了几千年。而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背诵作为语文教学内容,在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备课及教学中,所占位置微乎其微。原因主要有:教材编排要求背诵量整体偏少;教学管理、评价教师主要看考试分数,背诵量对考试分数影响不大,短期内更小,急功近利和分数挂帅依然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主流(农村中小学尤为严重);对背诵给学生带来的长期积极影响认识不足。美国著名大众演说家简理机先生说:“好好发展我们的记忆力吧。一般人只用了百分之几。背诵好文章越多,你的记忆力愈好。”而大量背诵正是锻炼培养记忆力的大好机会。
  
  四、朗读训练,只培养了少数人
  
  朗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对学生欣赏语言,理解语言,感悟语言、学习语言,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没有朗读的学习不是语文学习。
  在我们的调查中,朗读较好的学生在班级中所占比例最多只有20%,少的在10%以下,大部分学生朗读水平较差。造成多数学生欣赏语言,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能力差,运用语言更差,这是学生不爱学语文的重要原因。古人学语文重在朗读、背诵,他们诵读诗文摇头晃脑,不仅不觉得累,倒觉得在静坐听讲之后摇摇晃晃颇为轻松、快乐、好玩。这种方法很合孩子的心理和年龄特点。
  对比我们的语文教学,多数教师仍然以讲为主,过多的分析充斥着课堂,尽管也嫁接了一些“讨论”等新花样,而学生们的发言,却显得肤浅幼稚,语言苍白无色彩。听某初中生介绍,他们的语文老师教《藤野先生》,老师让学生默读一遍课文后,就听老师分析写作特点,中心思想,仅一课时就把课文学完了,学生只读了一遍课文。我问该生,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他竟说“一点也不好,乱七八糟”。听了这话,着实让我们大吃一惊。
  由于教学中教师不重视朗读,所以给学生读的机会很少,有时,为追求速度,也只盯住学习好的学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只培养了少数尖子生,不能面向全体。
  
  五、口语训练亟待加强
  
  随着社会改革开放和进步,人与人交往日益密切,口语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我们语文教学忽视口语训练。主要表现在,随意更改口语训练课,部分教师认为口语课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意义不大,安排一节口语课浪费时间,不如多做一节课的习题。有的教师虽然按教材安排上了口语课,但只锻炼了部分学生。组织松懈,效率低下,流于形式。更为普遍的是,把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任务全部指望于两周一次的口语课,忽视了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主阵地是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在少读多讲的语文课堂上,一些教师过分地展示自己的口才,夺走了本该属于学生发言的机会,跟学生“抢饭吃”。凡此种种,造成了多数学生羞于当众表达,音低词乏,信心不足,言不由衷,空话套话,甚至词不达意,语无伦次;或是低头不语,面红耳赤。这样,这些学生将来如何融入社会呢?
  
  六、长期忽视练笔习惯培养
  
  许多大学教师感慨,新生高考语文成绩一年比一年高,而他们的写作能力却一年比一年低,这不能不说是对当前教育的一种“讽刺”。听某初中生家长讲,孩子上了三年初中,只写过一篇作文。而高中老师又说,高一新生,作文水平仍停留在小学毕业的水平上。小学呢,每学期8次习作到底能把孩子的作文水平提高多少?
  从小学到中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在小练笔,要培养学生每天练笔的好习惯。没有好习惯,就不会有较高的能力。可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到底怎样呢?据我们了解,许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很少安排学生练笔,从不让学生写日记。偶尔写了,也不批阅,写得好的得不到鼓励,写得差的不能得到激励,致使每次作文,绝大多数学生下笔难,求家长帮忙,或抄作文书。作文成为学生最害怕的作业。
  由此可见,诸多因素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突破。
  对策一:改革语文教学评价势在必行。
  制约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有许多因素,如组织课外阅读、写规范字、朗读、口语表达、背诵等,往往在教学管理中,在现行评价机制中被忽略。评价的单一化、简单化促使教师片面追求分数,忽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从1998年9月开始,我们在小学开展了语文综合改革实验,改革课程设置,语文课每周调整增设了朗读指导课、口语课、听力课、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课在熟读、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一二年级课文全部背诵,三四年级大部分背诵,五六年级短篇背诵,长篇选精彩段背诵。体现多读(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读课外书)、多说(说理解感受,讲故事)、多听、多背、多写(写字、练笔、日记)的教学指导思想;简化语文作业,每天只有练字、写日记两项作业,每篇课文只做抄写词语、用词(词群)写话和仿写句子。在评价方面,期中不考试,期末考试分七项在两周内考完,包括仿写规范字、朗读、口头作文、听力、阅读、写作、基础知识,全部实行等级制。对教师实行过程管理,制定评价细则。实验表明,学生学语文兴趣浓厚,读书量、背诵量、练笔量、练字量、口语训练量大幅增加。听说读写能力远高于非实验学生,赢得了家长的广泛支持,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当一二年级的学生把课本上的所有诗文全部背诵下来后,他们并没有觉得累,相反觉得很快乐,记忆速度越来越快。我们一方面无限欣慰之余,又不禁在问:我们为什么不敢让学生背诵呢?为什么不能学学古人呢?
  因此,评价改革势在必行。不管是高考、中考,还是小考,只要考题内容导向不是为了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背书,多交流,多练笔,教师和家长必然把学生赶向“分数”这座独木桥,眼看大部分“落水”也不去反思教学行为。其结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仍然遥遥无期,挽救“母语”教育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对策二:学习兴趣、习惯培养是重中之重。
  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动力源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是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精神源泉。提高学语文兴趣,就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融进情境,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尔后走出文本,回归生活,感受生活,进而热爱生活,在联想与想象中体会语言的妙处,语文的乐趣。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运用中学语文,学有用的语文,在欣赏与运用中体会学习的价值,尽情享受收获。无数事例证明,把课文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结合,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就乐学,空对空,学生就厌学。
  兴趣培养起来了,还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传授知识是重要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更重要的。遗憾的是,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观察思考习惯(写日记)、练笔习惯、练字习惯、读课外书习惯、背诵习惯、感情朗读习惯、口语表达习惯、听记习惯、读书思考习惯等。
  没有习惯就没有能力。这些好习惯一旦形成,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将会很快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理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也会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王开贵】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YXX型一次性吸氧管产品中的氧气湿化液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持续吸氧24h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予以YXX型一次性吸氧管作为常规吸氧护
现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9例产后出血病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通过真核表达载体介导HPV16型E6、E7基因反义RNA在SiHa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反义RNA能否降低E6、E7基因的表达和诱导细胞凋亡。利用pEGFP构建HPV16型E6、E7基因反义RNA的真核表达
目的观察肝硬化伴脾亢患者肝移植术后外周血细胞及脾脏大小的变化,探讨肝移植对脾功能亢进的影响。方法30例行肝移植保留脾脏手术的乙肝肝硬化伴脾亢患者,测定术前及术毕,术后1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开放试验.30例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TPO 1.0 mg/kg ,疗
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电针对大鼠一侧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50μl后病灶所属脊髓节段(L4~6)N-甲基-D-天门冬氨酸型受体-2B(NMDAR-2B)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尔马林
目的研究新型雌激素受体(ER)β在肺腺癌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吸烟和外周血雌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ERβ在26例
摘 要:多媒体技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利用多媒体上语文课时要注意突出学科特点,注意语文能力的培养。媒体课件不能代替学生的想象,不能取代学生的品读,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应讲究实效。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想象;品读;教师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2-0032-0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种前所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若与信息技术相整合,会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反之,为赶潮流、追热点而摆花架子,不仅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反而给教师增加负担。因此,信息技术应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有机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6-0056-02    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整合已经是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热点。
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中,我院引入美国护理学博士Orem的"自我照顾"的护理模式,根据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三个层次,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最大限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