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山区蒸散发能力的季节和空间变化

来源 :山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le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西南山区位于热带与亚热带、印度洋季风与中国季风的过渡带,属于季风气候.5~9月的降水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70%,整个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形成了很多气候带,与中国东部相比,中国西南山区旱季(冬季)温暖,光照充足,天空晴朗.根据中国西南山区36个(主要是云南的)气象站观测资料,利用彭曼修正式估算了中国西南山区蒸散发能力(PET).观测资料统计显示这些气象站位于同一气候区的不同类型区域,本文中估算了不同类型区域的月平均PET的递减率.各种气候类型区域的季节变化反映了季风影响的程度,PET的年内
其他文献
全球构造与地球大尺度地形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重新成为一个地学研究热点。在国内,夷平面研究的"回春"是其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但在研究中,一些基本的理论与问题有待明确、探讨和解决。在夷平面理论的研究中,地貌演化的历史研究和演化的机制研究仍是最基本的问题。"夷平面"定义的混乱严重阻碍了相关研究的发展。不同气候和构造环境下,夷平面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仍需科学地概括和抽象。在研究实践中,时间和空间尺度的精确解释成
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日趋退化,使人们开始从各种角度思考人类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但当追求可持续发展时,自然资源保护本身与相关乡土知识系统的保护具有同等重要
对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小兴安岭东部全新世最早发育的沼泽剖面进行^14C测年、孢粉分析、粘土矿物分析、泥炭植物残体鉴定,根据获得的信息,综合分析,相互印证,研究了9.0ka B.P.以来沼
针对现有地貌基本形态分类法的欠缺,提出了"地貌基本形态的主客分类法"。本分类法是一种以相对高度为主,绝对高度为辐的地貌分类法。它首先根据相对高度将地貌基本形态划分为平原、丘陵、低山,中山和高山等,然后再按绝对高度把这些形态再分别划分为低位、中位、高位三种类型。该地貌分类法的优点在于①符合人们对于山地的高、中、低的观念,避免了现有地貌分类法中出现的那种与人们固有观念相冲突的高山不高、低山不低的现象;
退耕是目前国家关于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措施.在总结"赈济退耕25"、"赈济退耕15"和"梯田退耕"各模式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耕地坡度分级数据、农业人口数
攀西地区是一个多山的区域,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区域,也是一个资源非常丰富的区域。区内有三大资源体系: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和生物资源。本文阐述了攀西地区资源开发的过程,资源开发
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陇中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SD模型,对该区的三种典型治理模式一综合治理型、农牧协调发展型和传统经营型,用该模型仿真研究了2000~2080年的生
以已有的数据、理论和模型为基础,在南方亚热带山地对MTCLIM模型的温度估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和订正.结果表明:当研究区域内平均气温的正弦加权系数TEMCF为-0.15时,用日最高气温
泥石流是特殊的流域侵蚀作用 ,同其他流域过程一样 ,密切联系着流域的形态特征。一般说来 ,泥石流都发生在小流域 (10 2 km2 以下 ) ,而经典的流域形态研究所涉及的流域范围
分析了高寒草甸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种类组成、生物量变化规律及其差异.研究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与土壤湿度和温度有很大的关系.藏嵩草草甸、金露梅灌丛草甸、矮嵩草草甸、正